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A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011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合成路线,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倍半萜醛醇为原料,依次通过区域选择性脱水反应、烯烃异构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青霉素、头孢菌素、胸膜多菌素和福西地酸一直是对抗细菌感染的关键因素,并且都对延长人类寿命做出了贡献。尽管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抗生素的发现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抗菌素耐药性的增加,一个后抗生素时代已经到来。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多药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列为严重威胁名单上,可能危及卫生保健系统(J. Nat. Prod. 2021, 84, 37

45),因为对它们的防御有限,还有可能转为更危险的化学抗性病原体。目前正在使用针对多种细菌途径或增强药物活性的组合治疗,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用药治疗产生β

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万古霉素与β

内酰胺或达托霉素的联合使用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找到协同作用的化合物可能会提高对抗耐药性的几率,进而提高对抗传染病的能力(Nat. Rev. Microbiol. 2015, 13, 42)。
[0003]焦曲霉能够产生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其中就包括补身烷型倍半萜烯。补身烷型倍半萜烯是一大类具有二环骨架的天然产物。它们主要存在于植物、苔纲、青霉菌、海绵动物以及真菌等真核生物之中。这类天然产物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杀菌、抗炎、杀细胞、抗糖尿病、抗高血脂。此外著名的补身烷二醛就是可以作为昆虫的拒食剂从而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昆虫杀虫剂,天然产物ustusal A作为补身烷型倍半萜烯中的一种,其收率低,合成步骤复杂,需要金属催化反应,环境破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合成步骤简单快捷,并且每一步具有很高的收率。在反应过程未用到金属催化反应,实验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的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a)化合物1 通过区域选择性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2 ;b)化合物2通过烯烃异构化

邻位羟基化串联反应,得到化合物3 ;c)化合物3通过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4;
d)化合物4通过羰基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5 ;e)化合物5通过与氧气的[4+2]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 ;f)化合物6发生过氧键还原反应,实现了天然产物ustusal A 的合成。
[0006]上述所述的步骤a中化合物1是采用香紫苏内脂为起始原料制备成化合物1。
[0007]上述所述的步骤a具体为:化合物1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四氯化锡作用下0
ꢀ°
C反应2小时脱水形成化合物2,化合物1与四氯化锡摩尔比为1:1~2。
[0008]上述所述的步骤b具体为:化合物2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溶剂得到粗产物溶于乙醚中,再加入四氢吡咯,室温搅拌1 h得到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2与间氯过氧苯甲酸摩尔比为1:1.2~2,化合物2与四氢吡咯比为1:1.5~3。
[0009]上述所述的步骤c具体为:将化合物3溶于甲苯中,加入Burgess试剂并在120
ꢀ°
C反应2 h得到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四和Burgess试剂摩尔比为1:3~5。
[0010]上述所述的步骤d具体为:将化合物4溶于乙醇中,加入硼氢化钠,室温搅拌1 h,再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氯仿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4和硼氢化钠摩尔比为1:1~1.2。
[0011]上述所述的步骤e具体为:将化合物5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TPP,用150 W卤灯照射下通入氧气得到化合物6,其中化合物5和TPP的摩尔比为1:0.05~0.1。
[0012]上述所述的步骤f具体为:将化合物6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DMP室温搅拌1 h,加入碳酸氢钠使溶液,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粗产物,将得到的粗产物于甲醇中,再加入硫脲搅拌2 h得到ustusal A,其中化合物6和DMP的摩尔比比为1:1~2,和硫脲的摩尔比为1:1.5~2。
[001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步骤,合成步骤简单快捷,并且每一步具有很高的收率,在反应过程未用到金属催化反应,实验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其中主要步骤是光催化[4+2]得到氧化中间体,所得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谱图(1H

NMR 和
13
C

NMR)确认,结构无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合成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a)化合物1 通过区域选择性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2 ;
b)化合物2通过烯烃异构化

邻位羟基化串联反应,得到化合物3;c)化合物3通过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4;d)化合物4通过羰基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5;e)化合物5通过与氧气的[4+2]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f)化合物6发生过氧键还原反应,实现了天然产物ustusalA的合成。
[0016]上述所述的步骤a中化合物1是采用香紫苏内脂为起始原料制备成化合物1。
[0017]上述所述的步骤a具体为:化合物1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四氯化锡作用下0
°
C反应2h脱水形成化合物2,化合物1与四氯化锡摩尔比为1:1~2。
[0018]上述所述的步骤b具体为:化合物2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在室温下搅拌1h,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溶剂得到粗产物溶于乙醚中,再加入四氢吡咯,室温搅拌1h得到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2与间氯过氧苯甲酸摩尔比为1:1.2~2,化合物2与四氢吡咯比为1:1.5~3。
[0019]上述所述的步骤c具体为:将化合物3溶于甲苯中,加入Burgess试剂并在120
°
C反应2h得到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四和Burgess试剂摩尔比为1:3~5。
[0020]上述所述的步骤d具体为:将化合物4溶于乙醇中,加入硼氢化钠,室温搅拌1h,再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氯仿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4和硼氢化钠摩尔比为1:1~1.2。
[0021]上述所述的步骤e具体为:将化合物5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TPP,用150W卤灯照射下通入氧气得到化合物6,其中化合物5和TPP的摩尔比为1:0.05~0.1。
[0022]上述所述的步骤f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a)化合物1 通过区域选择性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2 ;b)化合物2通过烯烃异构化

邻位羟基化串联反应,得到化合物3 ;c)化合物3通过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4;d)化合物4通过羰基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5;e)化合物5通过与氧气的[4+2]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 ;f)化合物6发生过氧键还原反应,实现了天然产物ustusal A 的合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化合物1是采用香紫苏内脂为起始原料制备成化合物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具体为:化合物1溶于二氯甲烷中,在四氯化锡作用下0
ꢀ°
C反应2 h脱水形成化合物2,化合物1与四氯化锡摩尔比为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产物ustusal A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具体为:化合物2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在室温下搅拌1 h,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并有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溶剂得到粗产物溶于乙醚中,再加入四氢吡咯,室温搅拌1 h得到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2与间氯过氧苯甲酸摩尔比为1:1.2~2,化合物2与四氢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超李惠静吴约成边雅静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