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966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该方法根据大气压力、大气温度、从发动机上一次熄火时间到发动机启动前的时间间隔、本次发动机启动后的燃烧次数、发动机转速、当前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与报警水温限值的比值、火路扭矩与气路扭矩的比值、空燃比以及EGR率获得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而后根据车速变化率与轮端总请求扭矩变化率的比值得到车辆驾驶特性值,根据驾驶循环中计算得到的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和车辆驾驶特性值执行不同的发动机冷却水温高温保护策略,进而实现了在维持发动机一定动力的条件下对发动机的保护。机的保护。机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会导致供油系统、点火系统不正常,机油变质以及爆震等,给发动机带来极大的危害。结合混动车型的特点,更智能合理设计发动机水温保护控制。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发动机水温高温保护方法,通过控制扭矩电磁阀的电流来减小输出功率,进而降低水温。然而该技术方案并未结合混动车型特点根据工况实时获取水温和发动机水温上升的趋势来计算出水温高温特征值,兼顾车辆动力性进行动力电池允许充电速率进行修正,无法做到权衡发动机高温保护和动力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以避免发动机水温过高而导致发动机损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根据大气压力、大气温度、从发动机上一次熄火时间到发动机启动前的时间间隔以及本次发动机启动后的燃烧次数得到预设时间;根据获取的预设时间、发动机转速、当前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与报警水温限值的比值、火路扭矩与气路扭矩的比值、空燃比以及EGR率获得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
[0007]S2、根据车速变化率与轮端总请求扭矩变化率的比值得到车辆驾驶特性值;
[0008]S3、在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的变化范围中设置若干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限值,并根据驾驶循环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与各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限值的关系得到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对应的区域值;
[0009]S4、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特性值和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对应的区域值设定不同的发动机冷却水温高温保护策略,各发动机冷却水温高温保护策略包括以下子策略,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SOC变化率降低、动力电池目标SOC降低、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降低以及上述子策略的组合。
[0010]按上述方案,S1具体为,设置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r
CoolantHigh

[0011]其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r
CoolantHigh
的计算方式如下,
[0012][0013]上式中相乘的各项的计算方式如下,
[0014]S101、设置预设时间t0;t0含义为,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高于报警水温限值时,应在t0内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t0计算方式如下,
[0015]t0=f(P
Amb
,T
Amb
)
×
[1+f(t
EngOffTime
,Cnt
Comb
)][0016]上式中,P
Amb
为大气压力,T
Amb
为大气温度,t
EngOffTime
为从发动机上一次熄火时间到发动机启动前的时间间隔,Cnt
Comb
为本次发动机启动后的燃烧次数;
[0017]为当前发动机冷却水温度T
Coolant
与报警水温限值T
CoolantAlarmLim
的比值;
[0018]S103、为火路扭矩M
SparkTrq
与气路扭矩M
AirTrq
的比值和发动机转速n的修正因子;其确定方法为,固定EGR率r
EGR
为0、空燃比r
AFRatio
为最佳空燃比,在不同的n和的情况下,将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的t0后的变化情况作为
[0019]S104、f(n,r
EGR
)为EGR率r
EGR
和发动机转速n的修正因子;其确定方法为,固定为1、空燃比r
AFRatio
为最佳空燃比,在不同的n和r
EGR
的情况下,将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的t0后的变化情况作为f(n,r
EGR
);
[0020]S105、f(n,r
AFRatio
)为空燃比r
AFRatio
和发动机转速n的修正因子;其确定方法为,固定为1、r
EGR
为0,在不同的n和r
AFRatio
的情况下,将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的t0后的变化情况作为f(n,r
AFRatio
)。
[0021]按上述方案,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r
CoolantHigh
的取值范围为0~1。
[0022]按上述方案,S103、S104中所述的最佳空燃比为14.33。
[0023]按上述方案,S2具体为,设置车辆驾驶特性值r
DrivingDynPerf
,有
[0024][0025]上式中,dv为车速变化率,dM
WheelTrqReq
为轮端总请求扭矩变化率。
[0026]按上述方案,S3中所述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限值共计5个,分别为r
CoolantHighRestL
、r
CoolantHighLim1
、r
CoolantHighLim2
、r
CoolantHigh
、r
CoolantHighL

[0027]按上述方案,r
CoolantHighR
、r
CoolantHighLim1
、r
CoolantHighL
、r
CoolantHighL
、r
CoolantHighLim4
取值分别为0.8、0.95、0.98、1.08、1.1;
[0028]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对应的区域值包括0、1、2、3,驾驶循环中
的具体值获得方法如下,
[0029]若本次驾驶循环中,r
CoolantHig
小于r
CoolantHigh
,则为空,不采取任何发动机冷却水温高温保护策略;
[0030]若本次驾驶循环中,r
CoolantHig
≤r
CoolantHighLim1
,则
[0031]若本次驾驶循环中,r
CoolantHighLi
<r
CoolantHigh
≤r
CoolantHighLim2
,则
[0032]若本次驾驶循环中,r
CoolantHighLi
<r
CoolantHig
≤r
CoolantHighLim3
,则
[0033]若本次驾驶循环中,r
CoolantHigh
>r...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大气压力、大气温度、从发动机上一次熄火时间到发动机启动前的时间间隔以及本次发动机启动后的燃烧次数得到预设时间;根据获取的预设时间、发动机转速、当前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与报警水温限值的比值、火路扭矩与气路扭矩的比值、空燃比以及EGR率获得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S2、根据车速变化率与轮端总请求扭矩变化率的比值得到车辆驾驶特性值;S3、在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的变化范围中设置若干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限值,并根据驾驶循环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与各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限值的关系得到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对应的区域值;S4、根据不同的车辆驾驶特性值和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对应的区域值设定不同的发动机冷却水温高温保护策略,各发动机冷却水温高温保护策略包括以下子策略,动力电池最大允许充电SOC变化率降低、动力电池目标SOC降低、发动机请求火路扭矩降低以及上述子策略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S1具体为,设置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r
CoolantHigh
;其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r
CoolantHigh
的计算方式如下,上式中相乘的各项的计算方式如下,S101、设置预设时间t0;t0含义为,当发动机冷却水温度高于报警水温限值时,应在t0内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t0计算方式如下,t0=f(P
Amb
,T
Amb
)
×
[1+f(t
EngOffTime
,Cnt
Comb
)]上式中,P
Amb
为大气压力,T
Amb
为大气温度,t
EngOffTime
为从发动机上一次熄火时间到发动机启动前的时间间隔,Cnt
Comb
为本次发动机启动后的燃烧次数;S102、为当前发动机冷却水温度T
Coolant
与报警水温限值T
CoolantAlarm
的比值;S103、为火路扭矩M
SparkTrq
与气路扭矩M
AirTrq
的比值和发动机转速n的修正因子;其确定方法为,固定EGR率r
EGR
为0、空燃比r
AFRatio
为最佳空燃比,在不同的n和的情况下,将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的t0后的变化情况作为S104、f(n,r
EGR
)为EGR率r
EGR
和发动机转速n的修正因子;其确定方法为,固定为1、空燃比r
AFRatio
为最佳空燃比,在不同的n和r
EGR
的情况下,将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
报警水温限值以下的t0后的变化情况作为f(n,r
EGR
);S105、f(n,r
AFRatio
)为空燃比r
AFRatio
和发动机转速n的修正因子;其确定方法为,固定为1、r
EGR
为0,在不同的n和r
AFRatio
的情况下,将降低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至报警水温限值以下的t0后的变化情况作为f(n,r
AFRati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征值r
CoolantHig
的取值范围为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S103、S104中所述的最佳空燃比为14.3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为,设置车辆驾驶特性值r
DrivingDynPerf
,有上式中,dv为车速变化率,dM
WheelTrqReq
为轮端总请求扭矩变化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限值共计5个,分别为r
CoolantHighRestLim
、r
CoolantHighLi
、r
CoolantHighLi
、r
CoolantHighLim3
、r
CoolantHighLim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动车型中发动机冷却水高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r
CoolantHighRestLim
、r
CoolantHighLim1
、r
CoolantHighLim2
、r
CoolantHighLim3
、r
CoolantHighL
取值分别为0.8、0.95、0.98、1.08、1.1;发动机冷却水高温特性值对应的区域值包括0、1、2、3,驾驶循环中的具体值获得方法如下,若本次驾驶循环中,r
CoolantHigh
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娇郑韩麟鲁盼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