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载流接触触指及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52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载流接触触指及连接端子,包括触指本体,所述触指本体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触指本体相连接,并自所述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弯曲延伸,形成“几”字型,相邻所述弹片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弹片交错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底部为平面,以用于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设置几字型结构的弹片来使得弹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可以外力挤压下与铜排内壁相接触,来增大其与铜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的传导效率,达到提高电流荷载的目的。提高电流荷载的目的。提高电流荷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载流接触触指及连接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端子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载流接触触指及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日新月异,也对电路连接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能源汽车上,安装在车体电池包内的高压连接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高压连接器内装配有连接端子等器件,在高压连接器中使得高压大电流流畅通过的关键在于连接端子上的触指结构与功率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触指结构和功率端子均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其本身质地较硬,这使得触指和功率端子之间的连接存在不稳定性,容易不相贴合,阻碍电流的通过。因此,如何保证大电流的稳定流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载流接触触指及连接端子。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高载流接触触指,包括触指本体,所述触指本体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弹片,每个所述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触指本体相连接,并自所述第一端向其第二端弯曲延伸,形成“几”字型,相邻所述弹片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弹片交错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底部为平面,以用于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弹片弯曲的顶面上均布有一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纵向延伸,将所述顶面分割成波浪状。
[0008]优选的,相邻所述弹片的顶面不位于同一直线上。
[0009]优选的,所述触指本体上并列设置有两组所述弹片,每组所述弹片为个。/>[0010]优选的,所述弹片与所述触指本体一体成型。
[0011]优选的,所述触指本体的边侧设置有用于焊接的焊缝。
[0012]优选的,所述触指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孔。
[0013]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本体,所述连接端子的前端为由两片铜排拼合而成的接触部,所述铜排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接触部的内部中空且其一侧形成插口,每个所述铜排内壁上均固设有如上所述的高载流接触触指,当所述连接端子本体与功率端子插接时,所述弹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底部与所述铜排的内壁抵接,所述顶面与功率端子抵接。
[0014]优选的,所述触指本体的侧边与所述铜排焊接,所述触指本体的边角通过在安装孔内插设铆钉与所述铜排铆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6]1、设置几字型结构的弹片来使得弹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可以外力挤压下与
铜排内壁相接触,来增大其与铜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的传导效率,达到提高电流荷载的目的;
[0017]2、顶面由条形凹槽分割成波浪状,使得顶面可以与功率端子之间形成多点接触,从而确保顶面与功率端子之间形成电接触,来有效抵消加工误差,避免弹片与功率端子之间不接触的情况;
[0018]3、设置9个弹片,并交错间隔设置,有效缩小排列体积,并尽可能地增大整个触指本体与功率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电阻,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在使用中的升温速度,保证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高载流接触触指的示意图;
[0021]图2:高载流接触触指的侧视图;
[0022]图3:连接端子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3]图4:连接端子的剖视图;
[0024]图5:连接端子在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27]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高载流接触触指,包括触指本体1,所述触指本体1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弹片2,每个所述弹片2的第一端201与所述触指本体1相连接,并自所述第一端201向其第二端202弯曲延伸,形成“几”字型,相邻所述弹片2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弹片2交错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的底部为平面,以用于接触。交错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弹片2可以使得所述弹片2之间排列的更加紧凑,从而缩小所述触指本体1的面积,使其结构更加精巧以适配结构较小的连接端子。
[0028]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弹片2弯曲的顶面203上均布有一组条形凹槽204,所述条形凹槽204纵向延伸,将所述顶面203分割成波浪状。这样的结构使得所述顶面203形成多个接触面,当与功率端子4抵接时,所述顶面203可与功率端子4之间形成多点接触,确保所述弹片2与所述功率端子4之间的电线连接,避免因为加工误差,导致所述弹片2与所述功率端子4之间接触失败的情况。
[0029]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弹片2的顶面203不位于同一直线上,间隔的所述弹片2的顶面
203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的排列相比于所有所述顶面203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并且进一步保证每个所述弹片2上的所述顶面203与功率端子4之间的有效连接。
[003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触指本体1上并列设置有两组所述弹片2,每组所述弹片2为9个。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增大所述弹片9的个数,来增大整个所述触指本体1进行电连接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传导效率,和电性连接的有效性、稳定性,并且可以减少电阻,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在使用中的升温速度,保证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触指本体1上的所述弹片2的数量并不唯一,所述触指本体1上可以设置一组或2组以上的所述弹片2,每组所述弹片2的数量可以不是9个,并且每组所述弹片2也可以以其他可行的结构排列,此处不做限制。
[0031]为了便于制造,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弹片2与所述触指本体1一体成型。所述触指本体1优选为高导电性的金属材质制成。
[0032]如图1所示,所述触指本体1的边侧设置有用于焊接的焊缝101。所述触指本体1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安装孔102。所述焊缝101和安装孔102使得所述触指本体1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安装连接,确保其安装的稳定性。
[0033]进一步的,如图3

5所示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连接端子,包括连接端子本体3,所述连接端子本体3的前端为由两片铜排301拼合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载流接触触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指本体(1),所述触指本体(1)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弹片(2),每个所述弹片(2)的第一端(201)与所述触指本体(1)相连接,并自所述第一端(201)向其第二端(202)弯曲延伸,形成“几”字型,相邻所述弹片(2)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弹片(2)交错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的底部为平面,以用于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载流接触触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弯曲的顶面(203)上均布有一组条形凹槽(204),所述条形凹槽(204)纵向延伸,将所述顶面(203)分割成波浪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载流接触触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弹片(2)的顶面(203)不位于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载流接触触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本体(1)上并列设置有两组所述弹片(2),每组所述弹片(2)为9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载流接触触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与所述触指本体(1)一体成型。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生超张亮周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