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903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包括油缸总成、活塞本体、活塞杆及浮动塞,油缸总成包括油缸本体,活塞本体与油缸本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活塞杆和油缸本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气孔,气孔的一端与油缸本体的内腔连通,气孔的另一端封闭;浮动塞与气孔的内壁滑动密封,浮动塞与气孔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气室;活塞本体在油缸本体的内腔中滑动时,浮动塞能够沿气孔的轴向运动,以改变气室的大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气室的大小改变,形成相应的阻尼力,以提高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还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减振器内增加气弹簧,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减振器体积的增大,利于车辆的空间布局。利于车辆的空间布局。利于车辆的空间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减振
,涉及一种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减振器通常包括油缸总成和活塞总成。其中,油缸总成包括油缸本体、导向器以及底盖,油缸本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导向器为环形结构,其与油缸本体的上端密封连接,底盖连接在油缸本体的下端,并封闭油缸的下端开口。活塞总成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活塞本体密封安装在油缸本体内,活塞杆与活塞本体连接,并伸出油缸本体,同时活塞杆从导向器的中空部位穿过,并与导向器密封接触。
[0003]为了提高缓冲效果,减振器内还设置了气弹簧,气弹簧为气囊结构,安装在油缸本体内并位于活塞本体和底盖之间,工作时,利用气弹簧的收缩和膨胀来提高减振器的缓冲效果。这种减振器可以参考申请号为CN201020510082.1的中国专利。
[0004]但是由于气弹簧的设置,使得减振器的体积较大,不利于车辆的空间布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减振器,由于气弹簧的设置,使得减振器的体积较大,不利于车辆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总成、活塞本体、活塞杆以及浮动塞,所述油缸总成包括油缸本体,所述活塞本体与所述油缸本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油缸本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油缸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气孔的另一端封闭;所述浮动塞与所述气孔的内壁滑动密封,所述浮动塞与所述气孔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气室;所述活塞本体在所述油缸本体的内腔中滑动时,所述浮动塞能够沿所述气孔的轴向运动,以改变所述气室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与所述活塞杆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由所述活塞杆的底面向所述活塞杆的上表面延伸,所述气孔位于所述浮动塞与所述活塞杆的底面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油缸本体的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包括杆体和密封塞;所述杆体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由所述杆体的底面贯穿至所述杆体的上表面,所述密封塞密封安装在所述装配孔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辉黄飞李安铭黄泰硕廖银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