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73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包括管道,除所述管道的两端管头外,所述管道的其他部位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玻璃纤维针刺毡、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第一铝箔防潮层、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第二铝箔防潮层、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所述管道两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上刷涂有汽阻密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均一稳定的涂层大幅提高了系统的保冷效果。大幅提高了系统的保冷效果。大幅提高了系统的保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


[0001]本技术涉及LNG接收站及码头管道输送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

技术介绍

[0002]LNG是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简称(Liquefied Natural Gas)。主要由甲烷组成,组分可能含有少量乙烷、丙烷、氮或通常存在于天然气中的其他组分。它是天然气在经过净化及超低温状态下(一个大气压、

162℃)冷却液化的产物。LNG输送管道及储罐等设施长期低温运行,内部的LNG一般呈低温液态,外界热能一旦侵入,就很容易使之汽化,进而使单相液流变为气液两相流,甚至发生气塞,导致局部管段压力增大,流量减小,严重影响LNG的正常输送及安全生产。因此,必须采取保冷措施以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设施内部,防止设施外壁凝露,经济有效地保护低温设施中的冷量不散失。
[0003]保冷采用的绝热方法通常有堆积绝热和真空绝热两种。堆积绝热是一种传统绝热方法,即在设施外侧敷设多孔型绝热材料,因孔泡中充满常压空气(或其它气体)而实现绝热。真空绝热包括高真空绝热、真空多孔绝热及真空多层绝热三类,其原理是将绝热结构做成密闭的夹层,内部空间抽至一定真空度,以减少热量传入。在绝热效率方面,堆积绝热不及真空绝热,但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维护方便,因此,目前国内外LNG保冷多采用堆积绝热。
[0004]PIR由于其深冷条件下优异的导热性、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是目前国内外已建的LNG接收站管道保冷结构的主要材料。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工厂大块泡PIR材料经切割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管壳,再由工人现场多层错缝拼接,不同保冷层之间以防潮层间隔,然后最外层做外护。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拼接缝多,材料种类繁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缺点,所有环节由工人手工操作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造成管线经常存在漏冷现象,增加后期维护费用。
[0005]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不会产生空洞,并能够解决密度不均匀、横向及环向接缝以及施工周期长等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包括管道,除所述管道的两端管头外,所述管道的其他部位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玻璃纤维针刺毡、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第一铝箔防潮层、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第二铝箔防潮层、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所述管道两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上刷涂有汽阻密封层。
[0009]所述台阶的宽度为50mm。
[0010]所述第一铝箔防潮层替换为玻璃布。
[0011]所述第二铝箔防潮层替换为玻璃布。
[0012]所述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和所述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的厚度均不超过80mm。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对LNG管道连续喷涂预制保冷层,在保持既有“过渡层+保冷层+防潮层+外护层”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均一稳定的涂层大幅提高了系统的保冷效果;可以通过工厂自动化预制的方式,替代传统工人现场手工操作,实现LNG管道的工厂预保冷生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汽阻密封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的主视剖面图。
[0017]图中:1、管道,2、玻璃纤维针刺毡,3、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4、第一铝箔防潮层,5、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6、第二铝箔防潮层,7、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8、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9、汽阻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19]如图1

3所示的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包括管道1,其特征是,除管道1的两端管头外,管道1的其他部位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玻璃纤维针刺毡2、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第一铝箔防潮层4、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5、第二铝箔防潮层6、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7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8,管道1两端设置有台阶,台阶的宽度为50mm,台阶上刷涂有汽阻密封层9。
[0020]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5和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7均采用喷涂施工,以保证无孔洞、密度均匀,减少横向及环向接缝,相比较于大块泡切割管壳拼接工艺,产品利用率高并避免固废产生。
[0021]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5和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7均使用零ODP材料,属于耐低温聚氨酯,具有环保、导热系数低、安全的特点。
[0022]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7外表面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8使用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敷,厚度5.5mm,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水性好优点。
[0023]硬质聚氨酯保冷层连续无接缝,密度均匀。根据钢管管径不同,硬质聚氨酯总厚度不同,分层数量不同,但每层厚度不超过80mm
[0024]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首先,将已经刷涂玻璃纤维针刺毡2的管道1使用小车运送至聚氨酯喷涂生产线上,本喷涂产线为间歇式生产,喷涂前需要将喷涂机主机中黑料和白料充分加热、循环,使其达到30℃左右;然后,按照管径、原料密度、保冷层厚度设定喷涂流量、喷涂距离、喷涂角度、管道1旋转速度与管道1移动速度,待上述全部设定完成后,通过感应线圈将管道预热至35℃左右,让管道1匀速前进开始喷涂;每层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喷涂后,使用打磨设备沿着管道打磨,将其表面打磨平整;在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喷涂及打磨后,在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表面刷涂第一铝箔防潮层4;在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5喷涂及打磨后,在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5表面刷涂第二铝箔防潮层6;在第三
聚氨酯喷涂保冷层7喷涂及打磨后,在外表面刷涂玻璃纤维复合环氧树脂材料,待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8固化后,使用周转小车将管道转运至切割设备平台,将管道两端切出台阶后,使用汽阻密封材料将管道两端密封,转运到产品待检区,对成品管进行检验、出库。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包括管道(1),其特征是,除所述管道(1)的两端管头外,所述管道(1)的其他部位自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玻璃纤维针刺毡(2)、第一聚氨酯喷涂保冷层(3)、第一铝箔防潮层(4)、第二聚氨酯喷涂保冷层(5)、第二铝箔防潮层(6)、第三聚氨酯喷涂保冷层(7)和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8),所述管道(1)两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上刷涂有汽阻密封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介质输送用预制保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任洪宝梁旭郑树峰穆海鹏杨文辉张胜普张宏旭张婉露金娜曲智道蒋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发防腐保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