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尾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01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尾顶机构,涉及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顶紧盘、顶尖、芯轴、轴套、碟簧、感应开关、箱体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安装在箱体底部并与减速机连接,芯轴套设于轴套内并安装于箱体内,轴套内具有可供芯轴移动的空间,碟簧安装于顶紧盘和轴套之间,顶紧盘和顶尖安装于芯轴前端,感应开关安装于箱体上并正对芯轴尾端,控制伺服电机停止。可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定位,具有从动回转功能,通过机械和电气的结合使用,使原有的刚性顶紧变为柔性顶紧。性顶紧。性顶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尾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尾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缸、管道等回转工件焊接的过程中,多采用气缸顶工件,承载力不够大,结构不够稳定可靠。为提高工件的回转精度,保证工件的稳定性,确保在焊接时工件的两个部分在轴向上能很好的结合不松动,应市场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柔性尾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柔性尾顶机构,包括顶紧盘、顶尖、芯轴、轴套、碟簧、感应开关、箱体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安装在箱体底部并与减速机连接,芯轴套设于轴套内并安装于箱体内,轴套内具有可供芯轴移动的空间,碟簧安装于顶紧盘和轴套之间,顶紧盘和顶尖安装于芯轴前端,感应开关安装于箱体上并正对芯轴尾端,控制伺服电机停止。
[000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伺服驱动系统和芯轴结构的结合使用,从而实现了尾顶机构的柔性顶紧功能。此柔性顶级机构可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定位,具有从动回转功能,通过机械和电气的结合使用,使原有的刚性顶紧变为柔性顶紧。
附图说明
[0005]图1为本技术工件安装机构示意图;
[0006]图2为柔性尾顶机构剖视图;
[0007]其中:1、固定变位机;2、工件;3、托架升降支撑;4、柔性尾顶机构;5、顶紧盘;6、芯轴;7、顶尖;8、碟簧;9、轴套;10、尾顶箱体;11、感应开关;12、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尾顶机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顶紧盘5、顶尖7、芯轴6、轴套9、碟簧8、感应开关11、箱体和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安装在箱体底部并与减速机连接,芯轴6套设于轴套9内并安装于箱体内,轴套9内具有可供芯轴6移动的空间,碟簧8安装于顶紧盘5和轴套9之间,顶紧盘5和顶尖7安装于芯轴6前端,感应开关11安装于箱体上并正对芯轴6尾端,控制伺服电机12停止。
[0009]工作过程:安装工件2时先将尾顶机构移动到地轨的一端,使其远离工件2,将工件2放置在具有升降和轴向移动功能的托架升降支撑3上,调整中心高,使工件2的中心与固定变位机1和尾顶机构等高,移动托架升降支撑3使工件2接近卡盘端面,此时移动尾顶机构,接近工件2,降低移动速度,通过顶尖7或者顶紧盘5把工件2顶向卡盘,当工件2紧靠卡盘时,此时移动伺服电机12的扭矩增大,达到设定值时,电机停止,并通过制动器锁紧电机,此时尾顶机构不能移动,达到了对工件2的顶紧效果。同时,尾顶机构的芯轴6会在顶紧力的作用
下对后端的碟簧8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变形,因为芯轴6在轴套9内具有移动功能,会向后位移动一定的距离,当达到感应开关11的触发位置时,也会反馈信号使尾顶机构停止运动。
[0010]通过对尾顶机构的移动伺服电机12的实时扭矩监测和控制,可以实现对不同工件2的顶紧,尾顶顶紧盘5后端的碟簧8可以在顶紧工件2时起到缓冲作用,尾顶芯轴6后端的感应开关11在超过预定的顶紧力时发出的信号是对工件2和固定变位机1的一种过载保护。
[0011]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尾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紧盘(5)、顶尖(7)、芯轴(6)、轴套(9)、碟簧(8)、感应开关(11)、箱体和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安装在所述箱体底部并与减速机连接,所述芯轴(6)套设于所述轴套(9)内并安装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明傅传东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