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机加工前,需要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常用的工件固定夹具结构较单一,其装夹固定维度通常是一维的,仅能对工件的某一方向上进行夹持,调整时需要借助外力或人工,增加劳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此方式下的夹持也是刚性的,当各个方向上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时,也需要二次动力输入,进一步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人工调整多有主观因素影响,无法做到精确定位夹紧,给后续精密加工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工件夹持工具固定维度单一、刚性夹持、无法自主调整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可实现左右、前后以及上下的三维工件自动夹紧,且无须二次动力输入,提高工作效率和夹持调整精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包括轨道座和移动基座,轨道座的两侧分别连有两个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座(1)和移动基座(2),轨道座(1)的两侧分别连有两个移动基座(2),且移动基座(2)与轨道座(1)形成滑动导向配合,移动基座(2)的平移方向与轨道座(1)的轴线相互平行;每个移动基座(2)上均设有一个转动夹具(3),转动夹具(3)的底部设有中轴(31a),中轴(31a)活动连接在移动基座(2)上;每个转动夹具(3)上均铰接一对相互配合的压头(4)和弹性触动块(5),弹性触动块(5)沿着移动基座(2)的轴线前后滑动且弹性触动块(5)的一端与压头(4)的尾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2)为C型结构,其槽口正好嵌在轨道座(1)两侧的导轨(1a)上,同侧的移动基座(2)分别设于轨道座(1)的前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加工用自适应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夹具(3)包括底部的转盘(31),转盘(31)的下表面设有中轴(31a),转盘(31)上连有一对竖直的固定耳(32),压头(4)设于两个固定耳(32)之间,且压头(4)的尾部与固定耳(32)的上部铰接,每个固定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