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572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适用于以甲酸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融雪剂中氯化物含量的检测,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原料甲酸钠融雪剂样品,放入马弗炉500℃以上灼烧处理,利用甲酸钠热分解特性,让甲酸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和少量碳,用滤纸过滤掉灼烧生成的碳,再按照汞量法用硝酸调节pH值到一定酸性范围(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按照国家标准GB/T23851

2017《融雪剂》,融雪剂分为非氯化物类和氯化物类。对于非氯化物类的融雪剂,按照国家标准GB/T23851

2017《融雪剂》要求氯化物含量≤1.0%,按照美国标准AMS1431E《飞行跑道除冰、防冰固体除冰剂》》和AMS1435C《飞行跑道除冰、防冰液体除冰剂》要求,要求氯含量低于250ppm。因此,为了防止融雪剂中氯含量超标,氯离子检测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0003]国家标准GB/T23851

2017《融雪剂》规定氯离子的检测是按照GB/T11896《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是采用硝酸银直接滴定法。该方法是容量法,所用设备操作简单,采用比较广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很多局限性,具体表现在:硝酸银滴定法为沉淀滴定法,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达到滴定终点时,硝酸银与指示剂铬酸钾反应生成铬酸银砖红色沉淀指示终点。由于氯化银沉淀的干扰,导致终点变色不敏锐,带有很大的经验性,测定结果不准确。
[0004]同样,按照甲酸钠化工行业标准HG/T5390

2018《甲酸钠》规定甲酸钠中氯离子的检测,也是按照上述硝酸银滴定法。我们用硝酸银滴定法对甲酸钠和甲酸钠融雪剂中氯离子进行测定,发现存在问题:

滴定终点判断模糊,平行测定结果误差大;

干扰因素多,测定结果普遍偏高很多,由于生产甲酸钠融雪剂的主要原料甲酸钠含有很多杂质成分(合成甲酸钠含有碳酸钠,副产甲酸钠含有甲醛等有机杂质),此外,生产甲酸钠融雪剂需要添加防止金属腐蚀的助剂成分(例如正磷酸盐/偏磷酸盐/聚磷酸盐等),硝酸银滴定法要求中性至弱碱性(pH6.5

10.5)条件下滴定,在此条件下,这些杂质成分均可与银离子发生反应,例如,甲醛与银离子发生银镜反应,磷酸盐、碳酸钠与银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导致结果偏高。
[0005]对于容量法检测氯离子的常规方法,除硝酸银滴定法之外,此外还有硝酸汞滴定法。相较于硝酸银滴定法存在终点变色不敏锐,带有很大的经验性和误差的问题,硝酸汞滴定法则具有变色很敏锐,易于判断,准确度高的特点。因此,我们考虑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测试甲酸钠融雪剂中氯含量,参考GB/T3051

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的通用方法

汞量法》,甲酸钠融雪剂试样不经过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溶液调整溶液微酸性(pH=3.0

3.5),直接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指示终点变色不明显,非常不容易判断,无法保证准确性。专利技术人推测原因为:试样甲酸钠调至微酸性(检测时需要将pH值调整至酸性)时,形成一种很强缓冲性的甲酸

甲酸钠缓冲液,影响了终点变色。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办法消除这种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对现有的硝酸汞滴定法进行了改良,通过简单的方法即可排出甲酸

甲酸钠的干扰,保证了检测精度,检测结果与离子色谱
法的检测结果接近,较常规的硝酸银滴定法和硝酸汞滴定法好。
[0007]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酸钠融雪剂试样于500

800℃下灼烧,时间为30

60分钟。
[0008](2)根据目测情况;若灼烧后的试样为白色,则用去离子水冲洗试样得到试液;若灼烧后的试样为灰黑色,则用去离子水冲洗试样并过滤,次数大于等于三次(优选为3

5次),至滤液无碱性或无氯离子时停止,合并滤液得到试液;试液的体积为100

200mL。(3)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检测试液的氯离子含量。
[0009]在步骤(1)中,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发现:甲酸钠存在以下热分解行为:25

330℃时,熔融。
[0010]330

400℃时,存在2个反应:2HCOONa = NaC2O
2 +H2;2HCOONa = Na2CO
3 +H2+CO。
[0011]330

400℃时,存在3个反应:2HCOONa = NaC2O
2 +H2;2HCOONa = Na2CO
3 +H2+CO;NaC2O
2 = Na2CO
3 + CO。
[0012]420

500℃时,甲酸钠全部消耗,少量草酸钠分解:NaC2O
2 = Na2CO
3 + CO。
[0013]500

580℃时,草酸钠迅速分解:NaC2O
2 = Na2CO
3 + CO。
[0014]7NaC2O
2 = 7Na2CO
3 + CO + 3CO
2 + 3C。
[0015]580

600℃时,草酸钠全部分解为碳酸钠。
[0016]而实际操作过程中,于500

800℃之间均可能出现炭,可能是由于时间不够、受热不均等,但是在该温度下并在一定时间后,无甲酸钠存在。甲酸钠热分解过程中,分解产物碳酸钠显碱性,样品中的氯离子一直以氯化钠存在,不会损失消耗。热分解温度达到500℃以上,反应时间只需要30

60分钟即可完成。
[0017]在步骤(2)中,为常规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需要过滤,可采用氯离子试纸或pH试纸判断试样中的氯离子被全部洗下来;优选地,经专利技术人发现,氯离子相对于碳酸根离子更容易被洗下来,如果洗液非碱性,则可默认氯离子全部被洗下来,更便于判断。
[0018]在步骤(3)中,过程与硝酸汞滴定法差不多,在硝酸汞滴定法中,需要将试液的pH值调整至3.0

3.5,在该条件下可去除碳酸根离子,让结果更加准确。经过实验测试和研究发现,甲酸钠融雪剂样品,不经过样品处理,直接按照GB/T3051

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的通用方法

汞量法》测定,指示剂变色不灵敏,分析不准确,基本上不能完成测试,但只要采用热分解步骤处理后,再按照GB/T3051

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的通用方法

汞量法》进行氯含量测定,指示剂变色非常灵敏,测试快速准确。
[0019]其中,在步骤(1)中,称取固体或液体甲酸钠融雪剂试样放置于30

100mL的坩埚中;以固体融雪剂计,试样的重量大于等于0.5g,称重精度为0.0001g;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500

800℃后开始计时,灼烧30

60分钟,灼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酸钠融雪剂试样于500

800℃下灼烧,时间为30

60分钟;(2)根据目测情况;若灼烧后的试样为白色,则用去离子水冲洗试样得到试液;反之,则用去离子水冲洗试样并过滤,次数大于等于三次,至滤液无碱性或无氯离子时停止,合并滤液得到试液;试液的体积为100

200mL;(3)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检测试液的氯离子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称取固体或液体甲酸钠融雪剂试样放置于30

100mL的坩埚中;以固体融雪剂计,试样的重量大于等于0.5g,称重精度为0.0001g;将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500

800℃后开始计时,灼烧30

60分钟,灼烧完成后取出坩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坩埚为挥发分瓷坩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灼烧温度为500

60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若灼烧后的试样为灰黑色,每次用20

30mL去离子水冲洗坩埚内试样并倒入放有滤纸的玻璃漏斗中过滤,至滤液无碱性或无氯离子时停止,合并滤液并转移到250mL三角烧杯中;若灼烧后的试样为白色,用去离子水冲洗坩埚内试样,然后转移到250mL三角烧杯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滤纸为φ12

15cm定性滤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雪剂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包括以下步骤:S301:调整试液的pH值至3.0

3.5;S302:向试液中加入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变紫红色为终点,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1

0.1mol/L;同时作空白实验;S30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氯离子的浓度:CL

% =(V

V0)*C*0.03545*100/M;式中:V为试样滴定消耗硝酸汞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mL;V0为空白实验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胜利程新川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力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