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9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属于汽车电机电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永磁钢通过极靴由螺钉安装在第一矩形槽内,第二矩形永磁钢、第三矩形永磁钢、第四矩形永磁钢分别安装在转子铁芯上的第二矩形槽、第三矩形槽、第四矩形槽内,第五矩形永磁钢安装在径向矩形槽内,半圆形永磁钢安装在半圆形槽内,形成N极、S极间隔排列的永磁转子,每个磁极的磁场由多片永磁钢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功率密度高,聚磁效果显著,并且该转子为非对称磁极结构,齿槽转矩低,驱动装置转矩脉动小,运行平稳。行平稳。行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属于汽车电机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上采用的驱动电机转子的生产方法大多采用转子一体化结构,如现有技术,专利名称:一种磁钢嵌入式混合励磁电机,专利号:201510607042.6,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转子、定子、励磁绕组和磁钢,定子和转子采用硅钢片制成,转子冲片上均匀开有若干个冲片槽,使转子形成若干个磁极,磁极靠外圆侧嵌入磁钢,磁钢随转子的N、S极交替分布,励磁绕组直接绕在转子磁极上,励磁绕组以顺时针方向随转子的N、S极交替分布,该结构转子为一体化结构,下线空间有限,不利于机器绕线,且该结构中电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力线经过永磁钢,损耗大且使永磁钢产生不可逆退磁,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每个磁极的磁场由多片永磁钢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功率密度高,具有显著的聚磁作用,气隙磁密为正弦分布且畸变率小,永磁钢利用率高,驱动装置输出扭矩平稳。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冲剪圆环形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上均布有偶数个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径向矩形槽,径向矩形槽的外端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圆弧形隔磁气隙,圆弧形隔磁气隙的拱高为1mm,圆弧形隔磁气隙的外端与转子冲片的外圆不连通,不连通部分的尺寸为1.5mm,在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外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上端与转子冲片外圆连通,第一矩形槽的长度大于第一矩形永磁钢的长度,在第一矩形槽下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用于安装铁铆钉的圆孔,安装铁铆钉的圆孔上端与第一矩形槽下端不连通,安装铁铆钉的圆孔直径大于螺钉的直径,在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内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两个第二矩形槽的外端不连通且与安装铁铆钉圆孔的下端不连通,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与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一隔磁气隙,第一隔磁气隙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均连通,第一隔磁气隙的宽度均小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宽度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宽度,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左侧、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右侧和第一隔磁气隙的上端处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二隔磁气隙,第二隔磁气隙内端与第一隔磁气隙上端连通,第二
隔磁气隙外端延伸到转子冲片外圆且与转子冲片外圆、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外端、第一矩形槽左端均不连通,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与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三隔磁气隙,第三隔磁气隙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均连通,第三隔磁气隙的宽度均小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宽度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宽度,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右侧、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左侧和第三隔磁气隙的上端处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四隔磁气隙,第四隔磁气隙内端与第三隔磁气隙上端连通,第四隔磁气隙外端延伸到转子冲片外圆且与转子冲片外圆、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外端、第一矩形槽右端均不连通;2)在相邻的另外一个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外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半圆形槽且半圆形槽的内圆弧面朝向转子冲片外圆,半圆形槽的左右两端与转子冲片外圆均不连通,在半圆形槽的正下方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呈切向结构的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第三矩形槽和第四矩形槽大小相等、左右对称,第三矩形槽在S磁极中心线的左侧,第四矩形槽在S磁极中心线的右侧,第三矩形槽的右端与第四矩形槽的左端不连通,在第三矩形槽的左侧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五隔磁气隙,在第五隔磁气隙右边与第三矩形槽左边之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五矩形槽,第五矩形槽的长度比第三矩形槽的宽度小0.3mm,第五矩形槽右边与第三矩形槽的左边连通,第五矩形槽左边与第五隔磁气隙内端的右边连通,第五隔磁气隙外端延伸到转子冲片外圆且与转子冲片外圆、相邻的另外一个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外端、半圆形槽的左端均不连通,在第四矩形槽的右侧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六隔磁气隙,在第六隔磁气隙左边与第四矩形槽右边之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六矩形槽,第六矩形槽的长度比第四矩形槽的宽度小0.3mm,第六矩形槽左边与第四矩形槽的右边连通,第六矩形槽右边与第六隔磁气隙内端的左边连通,第六隔磁气隙外端延伸到转子冲片外圆且与转子冲片外圆、相邻的另外一个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外端、半圆形槽的右端均不连通,把转子冲片按毛刺朝一个方向的方式叠压,通过铁铆钉铆接,形成转子铁芯;3)将完全相同的两片第五矩形永磁钢分别安装在转子铁芯上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内且两片第五矩形永磁钢相对侧面的极性均为N极,将上端面为N极的第一矩形永磁钢通过极靴由螺钉安装在第一矩形槽内且螺钉固定在铁铆钉上,将完全相同的两片第二矩形永磁钢分别安装在转子铁芯上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内且两片第二矩形永磁钢外侧面的极性均为N极,将内圆弧面为S极的半圆形永磁钢安装在半圆形槽内,将上端面为S极的第三矩形永磁钢安装在第三矩形槽内,将上端面为S极的第四矩形永磁钢安装在第四矩形槽内,以此类推,形成N极、S极相互间隔的永磁转子,转子铁芯压装在轴上,完成驱动电机转子的装配。
[000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矩形永磁钢通过极靴由螺钉安装在第一矩形槽内,第二矩形永磁钢、第三矩形永磁钢、第四矩形永磁钢分别安装在转子铁芯上的第二矩形槽、
第三矩形槽、第四矩形槽内,第五矩形永磁钢安装在径向矩形槽内,半圆形永磁钢安装在半圆形槽内,形成N极、S极间隔排列的永磁转子,每个磁极的磁场由多片永磁钢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功率密度高,聚磁效果显著,并且该转子为非对称磁极结构,齿槽转矩低,驱动装置转矩脉动小,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冲剪圆环形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上均布有偶数个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径向矩形槽,径向矩形槽的外端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圆弧形隔磁气隙,圆弧形隔磁气隙的拱高为1mm,圆弧形隔磁气隙的外端与转子冲片的外圆不连通,不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冲剪圆环形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上均布有偶数个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径向矩形槽,径向矩形槽的外端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圆弧形隔磁气隙,圆弧形隔磁气隙的拱高为1mm,圆弧形隔磁气隙的外端与转子冲片的外圆不连通,不连通部分的尺寸为1.5mm,在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外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上端与转子冲片外圆连通,第一矩形槽的长度大于第一矩形永磁钢的长度,在第一矩形槽下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用于安装铁铆钉的圆孔,安装铁铆钉的圆孔上端与第一矩形槽下端不连通,安装铁铆钉的圆孔直径大于螺钉的直径,在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内端中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两个第二矩形槽的外端不连通且与安装铁铆钉圆孔的下端不连通,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与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一隔磁气隙,第一隔磁气隙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均连通,第一隔磁气隙的宽度均小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宽度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宽度,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左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左侧、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右侧和第一隔磁气隙的上端处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二隔磁气隙,第二隔磁气隙内端与第一隔磁气隙上端连通,第二隔磁气隙外端延伸到转子冲片外圆且与转子冲片外圆、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左边的径向矩形槽外端、第一矩形槽左端均不连通,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与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之间设有贯穿转子冲片厚度的第三隔磁气隙,第三隔磁气隙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内端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内端均连通,第三隔磁气隙的宽度均小于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宽度和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宽度,在呈正“八”字形结构的两个第二矩形槽右边的第二矩形槽的右侧、呈倒“八”字形结构的两个径向矩形槽右边的径向矩形槽的左侧和第三隔磁气隙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玲张军史立伟尹红彬胡文静耿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