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磨床,特别涉及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磨床是用砂轮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
[0003]传统磨床中上下料采用人工方式,其效率低、事故率高,不适合目前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因此目前磨床中通常采用旋转式机械手来实现工件的自动上下料,如我国公开的,申请号“202021265049.7”,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式台磨床机械手”的专利文献,其主要在磨床中用以自动抓夹工件,解决传统人工上下料的弊端。
[0004]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磨床磨削工件中通常有长杆形工件,而这类工件不适宜使用旋转式机械手,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采用交叉式上下料方式来解决上述所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运用广泛、上下料便捷,且效率高的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钢桁梁(1)和手爪组件,所述的钢桁梁(1)设置于基座组件上且供手爪组件移动式安装,所述的手爪组件由滑板(2)、两对称间隔设置的主支撑板(3),以及安装于两主支撑板(3)之间呈交叉式分布的两组手爪模块构成,两所述主支撑板(3)的端部通过手爪安装板(4)连接,所述的手爪模块上分别设有行程调节结构、横向角度调节结构和精调平结构,所述的主支撑板(3)上设有用以调节相对应手爪模块纵向位置的纵向角度调节结构,所述的基座组件上设有用于修正其倾斜角度的粗调平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爪模块又包括固定座(5)、驱动气缸(6)和用以装夹工件的手指气缸(7),所述的驱动气缸(6)安装于固定座(5)上并用于驱动手指气缸(7)的往复移动,所述的固定座(5)通过纵向角度调节结构安装于两主支撑板(3)之间;所述的纵向角度调节结构由柱头螺钉一(8)和开设在主支撑板(3)上供柱头螺钉一(8)调节安装的腰形圆弧槽(9)组成,所述的柱头螺钉一(8)头部与主支撑板(3)之间设有平垫圈(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指气缸(7)顶部设置有供其安装的安装板(11),所述的安装板(11)顶部固定有铰链配合块(12),位于所述安装板(11)的正上方还设有角度调节板(13),所述的精调平结构设置于安装板(11)与角度调节板(13)之间;所述的精调平结构由铰链固定块(14)和两个柱头螺钉二(15)组成,所述的铰链固定块(14)顶部与角度调节板(13)相连,且该铰链固定块(14)中部开设有供铰链配合块(12)安装的铰接槽,所述的铰链固定块(14)与铰链配合块(12)通过卡簧销轴(16)铰接相配,两所述柱头螺钉二(15)分别配装在铰链固定块(14)两侧方,且该柱头螺钉二(15)连接并穿出安装板(11)外朝角度调节板(13)方向拧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适应性磨床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板(13)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连接板(17),所述的固定座(5)与气缸连接板(17)之间通过一组导向轴(18)相连,所述导向轴(18)端部穿出固定座(5)外连接有气缸行程调节板(19),所述的行程调节结构设置于气缸行程调节板(19)顶部,并用以调节手指气缸(7)行程;所述的行程调节结构采用抱箍结构,并包括安装在气缸行程调节板(19)上的导向轴支座(20),所述的导向轴支座(20)内端具有抱箍口(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显国,冉波,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伟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