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83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矫直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和所述矫直机构均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控制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机构输入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顶部的吸尘板相连,所述打磨机构远离所述吸尘板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相连的张力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机构在对壳体内部进行吸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对碳纤维进行打磨,从而避免碳纤维表面的锈迹对矫直机构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矫直机构进行调节,使得矫直机构能对碳纤维进行有效的矫直,保证矫直质量。保证矫直质量。保证矫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产
,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常采用打磨处理。
[0003]现有的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能进行打磨、损伤处理、矫直一体化处理,降低了损伤处理效率,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隔板另一侧设置有矫直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和所述矫直机构均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控制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机构输入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顶部的吸尘板相连,所述打磨机构远离所述吸尘板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相连的张力调节机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箱固定连接的滤箱,所述滤箱前后两侧输入端与导气管相连,所述导气管另一端通过吸尘管与吸尘板相连,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导气管一端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风扇,所述控制箱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打磨机构相连的传动管,所述传动管与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侧的固定架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二锥齿轮与所述驱动杆啮合连接,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传动管一端箱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矫直机构相连的出气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两端均滑动连接设置有活动板,两侧所述活动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的凸轮,所述凸轮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侧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凸轮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侧设置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有滤网,所述箱体靠近所述风扇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支撑架
转动连接,所述打磨轮外侧转动连接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的传动组件,所述打磨轮壳壁内侧设置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通过设置在壳壁上的若干进气孔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打磨轮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固定块,两侧所述固定块内侧均设置有空腔,一侧所述空腔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导气槽相连,两侧所述空腔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的活塞管,所述活塞管靠近导气槽一侧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管内侧滑动连接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所述活塞管滑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块外侧的打磨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管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其中,所述进气管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阀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设置在所述打磨轮外侧的连接箱,所述连接箱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箱内侧两端均滑动连接设置有与所述打磨轮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所述传动管通至所述连接箱内侧,且通过第一锥齿轮与所述打磨轮啮合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矫直机构包括若干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底部的下矫直轮,所述下矫直轮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隔板相连,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调节板另一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下矫直轮错位设置的上矫直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与滑动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侧的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扇叶,所述扇叶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吹气管,所述吹气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相连,所述螺纹杆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的传动架,所述传动架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外侧的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伸缩杆相连。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外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导向杆,两侧所述导向杆外侧均滑动连接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导向杆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两侧所述楔形块之间抵接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滑动连接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侧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设置有输送轮,所述连接框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限位轮。
[0014]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控制机构在对壳体内部进行吸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对碳纤维进行打磨,从而避免碳纤维表面的锈迹对矫直机构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矫直机构进行调节,使得矫直机构能对碳纤维进行有效的矫直,保证矫直质量,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利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杆旋转,驱动杆一方面带动风扇旋转,可以对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吸收,从而对打磨时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另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传动管旋转,进而通过传动管驱动所述打磨机构,实现对碳纤维的打磨,保证装置矫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滤箱,驱动杆可以带动凸轮旋转,活动板在凸轮和第三弹簧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所述连接板的往复运动,随着连接板的运动,设置在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的滤网会发生振动,从而避免滤网被堵塞,保证了空气过滤的有效性,通过设置打磨机构,控制机构排出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导气槽内侧,并通过进气管进入空腔内侧,空气沿通孔进入活塞管内侧驱动所述活塞一侧,
活塞通过推杆驱动所述打磨板移动,进而使得装置能对不同类型的碳纤维完成除锈,保证了除锈有效性的同时,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设置矫直机构,控制机构通过连接组件可以驱动所述调节板在所述壳体内升降,进而使得上矫直轮能与下矫直轮配合对碳纤维完成有效矫直,通过设置张力调节机构,利用第一弹簧可以驱动所述连接框移动,并配合两侧的限位轮,可以保证碳纤维在装置内张力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碳纤维在打磨和矫直时的有效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装置,控制机构在对壳体内部进行吸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对碳纤维进行打磨,从而避免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锈迹对矫直机构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可以驱动所述矫直机构进行调节,使得矫直机构能对碳纤维进行有效的矫直,保证矫直质量,通过打磨、矫直配合,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一侧设置有打磨机构,所述隔板(12)另一侧设置有矫直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和所述矫直机构均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控制机构相连,所述控制机构输入端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顶部的吸尘板(13)相连,所述打磨机构远离所述吸尘板(13)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隔板(12)相连的张力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12)外侧的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导向杆(7),两侧所述导向杆(7)外侧均滑动连接设置有楔形块(6),所述楔形块(6)与导向杆(7)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8),两侧所述楔形块(6)之间抵接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座(5)滑动连接的连接框(3),所述连接框(3)内侧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设置有输送轮(4),所述连接框(3)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的限位轮(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的控制箱(42),所述控制箱(42)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电机(43),所述电机(43)输出端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驱动杆(44),所述驱动杆(44)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箱(42)固定连接的滤箱(45),所述滤箱(45)前后两侧输入端与导气管(15)相连,所述导气管(15)另一端通过吸尘管(14)与吸尘板(13)相连,所述驱动杆(44)远离所述导气管(15)一端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风扇(49),所述控制箱(42)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打磨机构相连的传动管(29),所述传动管(29)与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控制箱(42)内侧的固定架(40)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二锥齿轮与所述驱动杆(44)啮合连接,所述控制箱(42)靠近所述传动管(29)一端箱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矫直机构相连的出气管(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箱(45)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侧两端均滑动连接设置有活动板(46),两侧所述活动板(46)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44)固定连接的凸轮(48),所述凸轮(48)外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弹簧(47),所述第三弹簧(47)两端分别与两侧活动板(46)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46)远离所述凸轮(48)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连接板(53),所述连接板(53)外侧设置有与箱体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2),所述支撑板(52)与所述连接板(53)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有滤网(54),所述箱体靠近所述风扇(49)一侧设置有出气口(5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损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的打磨轮(10),所述打磨轮(10)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限位环(28),所述限位环(28)与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隔板(12)上的支撑架(9)转动连接,所述打磨轮(10)外侧转动连接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的传动组件,所述打磨轮(10)壳壁内侧设置有导气槽(26),所述导气槽(26)通过设置在壳壁上的若干进气孔(31)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打磨轮(10)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固定块(32),两侧所述固定块(32)内侧均设置有空腔(36),一侧所述空腔(36)通过进气管(34)与所述导气槽(26)相连,两侧所述空腔(36)内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块(32)固定连接的活塞管(37),所述活塞管(37)靠近导气槽(26)一侧管壁上设置有通孔(38),所述活塞管(37)内侧滑动连接设置有活塞(39),所述活塞(39)外侧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所述活塞管(37)滑动连接的推杆(40),所述推杆(40)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固定块(32)外侧的打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卓威沈明调彭才华周南鑫黄志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