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式抱杆自提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3840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式抱杆自提升降装置,包括铁塔、底杆和主杆,所述铁塔一侧表面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表面开设有插槽。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底部升降箱和顶部升降箱,主杆提升时,顶部升降箱内部的第二电缸缩短,第一电缸伸长,推动主杆和顶部升降箱上移,顶部升降箱内部的第二电缸重新伸长,推动固定杆插入到插槽中,随后,底部升降箱内部的第二电缸缩短,第一电缸缩短,拉动底部升降箱和底杆上移,位于底部升降箱内部的第二电缸重新伸长,推动固定杆穿过插槽即可完成自提升固定,省去了工作人员频繁拆卸固定的麻烦,显著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同时,没有复杂的绳索和线缆结构,结构非常简单,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抱杆,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附着式抱杆自提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1、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107227881a,名称为一种附着式自提升抱杆,该申请提出了由于铁路部门规定贴近铁路施工不允许使用吊车,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贴近铁路安装架体的吊装问题,由抱杆杆柱组成跨越架的组立过程中,使用自提式小抱杆进行跨越架架体的组立,在贴近铁路及铁路贯通线跨越架架体组立时,解决了使用吊车进行吊装架体作业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高,构件就位难度大的问题。

2、但是,该申请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不断提升,虽然本申请可进行一定的升降,但是高度升降范围有限,高度调节范围有限,工作人员在整体升降本装置时,均需要进行大量的拆卸和重新安装的操作,且都为人工操作,过程十分麻烦,还可以进一步做出改进。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附着式抱杆自提升降装置,具备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结构更加简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式抱杆自提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塔(1)、底杆(2)和主杆(3),所述铁塔(1)一侧表面焊接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表面开设有插槽(25),所述底杆(2)和主杆(3)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部升降箱(13)和顶部升降箱(14),且底部升降箱(13)和顶部升降箱(14)均位于固定板(12)之间并与固定板(12)滑动抵接,并且底部升降箱(13)和顶部升降箱(14)结构相同,所述底部升降箱(13)内部通过内板(21)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缸(20),且第二电缸(20)的移动杆另一端通过端座(22)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并且固定杆(23)贯穿底部升降箱(13)表面并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式抱杆自提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塔(1)、底杆(2)和主杆(3),所述铁塔(1)一侧表面焊接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表面开设有插槽(25),所述底杆(2)和主杆(3)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底部升降箱(13)和顶部升降箱(14),且底部升降箱(13)和顶部升降箱(14)均位于固定板(12)之间并与固定板(12)滑动抵接,并且底部升降箱(13)和顶部升降箱(14)结构相同,所述底部升降箱(13)内部通过内板(21)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缸(20),且第二电缸(20)的移动杆另一端通过端座(22)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并且固定杆(23)贯穿底部升降箱(13)表面并贯穿插槽(25),所述主杆(3)和底杆(2)之间竖向连接有第一电缸(17),且第一电缸(17)行程等于上下相邻的两个固定板(12)之间的间距,所述主杆(3)顶面固定安装有承台(4),且承台(4)顶面通过转动座(5)转动连接有转动柱(9),并且转动柱(9)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顶面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卷扬机(11),所述转动柱(9)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6),所述承台(4)底面位于主杆(3)一侧固定安装有制动电机(8),且制动电机(8)的主轴贯穿承台(4)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7),并且驱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琪边侃饶诗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