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35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属于硅胶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朝向滑槽槽口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的一端,第二丝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横杆,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铰接在铰接杆上,两个铰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底部连接有定位组件,目的是增加多种打孔角度,使得不同方向的开排气孔方式增加,且能提高在钻孔时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硅胶模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部分硅胶模在复模件之前都要做硅胶模具,模具内部是一个封闭的腔体,腔体内部需要抽真空便于进料,所以需要在硅胶模具上开排气口。较大的复模件开多个排气口,但现有的装置通常为竖直打孔,不能满足需要斜式开孔的需求,且在钻孔时稳定性比较差,影响工作效率。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常的开排气孔装置为竖直打孔,不能满足需要斜式开孔工件,提供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目的在于增加多种打孔角度,使得不同方向的开排气孔方式增加,且能提高在钻孔时的稳定性。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入到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的轴向转动,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滑槽槽口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横杆,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铰接在铰接杆上,两个所述铰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连接有定位组件。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1、根据硅胶模具实际大小,启动第一电机,壳体内的滑块在第一丝杆的作用下上下移动,直至移动到所需打孔的位置;
[0008]2、手动转动旋转横杆带动第二丝杆的转动,第二丝杆通过螺纹推动定位块发生角度偏移后,与定位块铰接的铰接杆也发生角度偏移,从而带动固定在两个铰接杆之间的铰接块发生角度偏移,从而带动第二电机和转动杆的角度偏移,增加多种打孔角度;
[0009]3、启动第二电机,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转动杆运行带动钻头进行转动,使得钻头对硅胶模具进行开排气孔操作,定位板能顶在硅胶模具的表面,对开排气孔位置进行定位,当钻头和转动杆伸入或者伸出硅胶模具时,伸缩杆在伸缩导柱内伸缩活动,对钻头和转动杆进行定位,增加操作的稳定性。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定位块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
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铰接杆上。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铰接杆与定位块铰接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杆、伸缩导柱、伸缩杆以及定位板,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导柱的顶部,所述伸缩导柱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活动安装有所述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两侧,两个所述伸缩导柱之间设置有所述转动杆,所述定位板中部设置有贯穿式通孔,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部通过贯穿式通孔穿过所述定位板并固定连接有钻头。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对钻头和转动杆定位,增加操作稳定性。
[0015]进一步,所述伸缩杆贯穿至伸缩导柱的内表面。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钻头和转动杆伸入或者伸出硅胶模具的同时,伸缩杆随之伸缩。
[0017]进一步,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梯形底座。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壳体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转动杆以及所述定位块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减少转动杆的偏移,增加定位组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壳体;2、滑槽;3、第一丝杆;4、滑块;5、第二丝杆;6、旋转横杆;7、定位块;8、第二电机;9、固定块;10、伸缩导柱;11、伸缩杆;12、钻头;13、第一电机;14、梯形底座;15、转动杆;16、定位板;17、铰接杆;18、铰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穿入到所述滑槽2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杆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3的竖向转动,所述第一丝杆3上螺纹连接滑块4,所述滑块4朝向所述滑槽槽口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5,所述第二丝杆5远离所述滑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横杆6,所述第二丝杆5螺纹连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铰接在铰接杆17上,两个所述铰接杆17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8,所述定位块7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丝杆5宽度,所述定位块7可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所述铰接块18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底部连接有定位组件。
[0027]所述定位块7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铰接杆17上。
[0028]定位组件包括转动杆15、伸缩导柱10、伸缩杆11以及定位板16,所述固定块9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导柱10的顶部,所述伸缩导柱10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活动安装有所述伸缩杆11,两个所述伸缩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定位板16的顶部两侧,两个所述伸缩导柱10之间设置有所述转动杆15,所述定位板16中部设置有贯穿式通孔,所述转动杆15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5通过贯穿式通孔穿过所述定位板16,所述转动杆15设置在所述固定板8的中部,两个所述伸缩导柱10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伸缩杆11相互平行。
[0029]所述转动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12,所述钻头12上可设置有刀片,所述钻头12的材质为合金材料或者金属材质。
[0030]所述伸缩杆11贯穿至伸缩导柱10的内表面。
[0031]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梯形底座14,所述梯形底座14的上底长度大于所述壳体1的宽度。
[0032]所述旋转横杆6与所述第二丝杆5通过焊接连接。
[0033]所述固定块9与所述转动杆15以及所述定位块7在同一垂直中心线上。
[0034]本实施案例中,使用时,将壳体1和底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滑槽(2),所述滑槽(2)内部转动连接有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2)的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穿入到所述滑槽(2)内并与所述第一丝杆(3)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丝杆(3)轴向转动,所述第一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朝向所述滑槽(2)槽口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的一端,所述第二丝杆(5)远离所述滑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横杆(6),所述第二丝杆(5)螺纹连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铰接在铰接杆(17)上,两个所述铰接杆(17)之间固定连接有铰接块(18),所述铰接块(18)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安装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底部连接有定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7)底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铰接杆(17)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胶模具用开排气孔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国宝袁毅杨鑫刘本正杨超张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千汇鼎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