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18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护壳,它包括主壳体、翻盖、取付板、转轴以及电子锁,所述取付板设置于主壳体内壁边缘,所述取付板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转套,所述翻盖靠近取付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套,所述转轴设置在两个第二转套之间,所述第一转套转动套接在转轴上并紧贴于两个第二转套中间,所述电子锁设置于主壳体与翻盖之间;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两个扭簧,所述第一转套两端均开设有适配扭簧的第一卡槽,两个第二转套相近的一端均开设有适配扭簧的第二卡槽,两个扭簧一端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一卡槽内并另一端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二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翻盖与壳体闭合后的缝隙很小,保护效果更佳,且整体结构稳定不易晃动,使用寿命更长。用寿命更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保护壳


[0001]本技术涉及零配件保护壳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许多二轮车、三轮车的零配件长时间暴露在外,风吹日晒雨淋容易发生损坏,尤其是电动车以及电摩的电池,因此需要保护壳对其进行保护。但是,就目前的保护壳而言,翻盖与壳体之间普遍采用传统的转轴或者合页实现转动连接,导致翻盖闭合后与壳体边缘的缝隙较大,很难做到客户要求的0.5mm以内,对于雨水灰尘的保护效果不佳,在使用时还容易出现左右摆动不稳定的情况,时间一长会出现中线不稳的现象,进而影响翻盖的开合,不利于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随着壳体本身使用时间的延长,也会发生形变,与翻盖闭合后的缝隙会越来越大,甚至导致翻盖无法完全闭合或者电子锁错位无法锁紧的问题,最后只能选择重新更换保护壳,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保护壳,它能够使翻盖与壳体闭合后的缝隙很小,保护效果更佳,且整体结构稳定不易晃动,使用寿命更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保护壳,它包括主壳体、翻盖、取付板、转轴以及电子锁,所述取付板设置于主壳体内壁边缘,所述取付板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转套,所述翻盖靠近取付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套,所述转轴设置在两个第二转套之间,所述第一转套转动套接在转轴上并紧贴于两个第二转套中间,所述电子锁设置于主壳体与翻盖之间;
[0006]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两个扭簧,所述第一转套两端均开设有适配扭簧的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二转套相近的一端均开设有适配扭簧的第二卡槽,两个所述扭簧一端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一卡槽内并另一端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二卡槽内。
[0007]进一步,所述取付板上开设有两个腰型孔,所述取付板通过螺丝可调节安装在主壳体内壁顶端。
[0008]进一步,所述转轴可拆卸穿接在两个第二转套中心,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套上径向设置有锁紧螺丝,所述转轴通过锁紧螺丝紧固于两个第二转套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电子锁包括安装在主壳体内壁上的锁舌以及设置在翻盖内壁上的锁钩,当所述翻盖闭合时,所述锁舌能够伸出卡入锁钩内。
[0010]进一步,所述翻盖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滑槽,所述锁钩根部开设有两个第三腰孔,所述锁钩通过螺丝可调节安装在定位滑槽内。
[0011]进一步,所述锁钩内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0012]进一步,所述主壳体包括可拆卸装配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合处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第一腰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
过连接片与螺丝进行紧固。
[0013]进一步,所述主壳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腰孔。
[0014]进一步,所述主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网格状的加强板。
[0015]进一步,所述翻盖两侧内壁边缘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主壳体两侧内壁顶端设置有对应限位槽的多个限位板,当所述翻盖闭合时,每个所述限位板对应插接于每个限位槽内。
[00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翻盖与主壳体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转轴或合页结构,采用了新型可拆卸式的分体转套结构。具体把第一转套以及两个第二转套分别设置在取付板上和翻盖上,并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同时将扭簧隐藏式地卡嵌于第一转套与第二转套之间,不仅外型上更加美观,而且减小了转套间的间隙,也减小了翻盖与主壳体闭合时的边缘间隙,使得保护内部零部件的效果更佳,符合客户的要求;另外翻盖在闭合后也会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降低维护成本,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8]2.本技术通过可调节安装的取付板的设计,可以随时根据主壳体本身的形变程度、翻盖与主壳体之间的缝隙大小来调整取付板的位置,进而调整优化第一转套与第二转套的配合位置,从而使得翻盖与主壳体之间的缝隙能够随时得到调节优化,保证整体的保护效果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9]3.本技术的转动结构拆装方便,尤其是转轴通过锁紧螺丝可拆卸穿接在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之间,使得拆换维修时更加便捷,并且转动结构的设计具体细化,维修时可针对单个小部件进行更换维护,无需整体更换,有利于节约维护成本。
[0020]4.本技术通过定位滑槽与锁钩的可调节装配,可以随时根据部件的形变进行位置调整,使锁钩保持与锁舌对准,防止卡锁或者无法锁紧的问题发生。
[0021]5.本技术将主壳体设计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体式结构,并通过带有腰孔的连接片进行相互固定衔接,有利于根据需求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相对调整,进而使翻盖与两壳体的边缘间隙还能有调节优化的空间,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2]6.本技术通过主壳体内壁上网格状加强板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主壳体的强度,减小其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形变的程度,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3]7.本技术通过翻盖边缘限位槽以及主壳体顶端限位板的配合,使得翻盖与主壳体闭合后的稳定性更好,同时当主壳体发生少量形变后还能依靠限位槽与限位板的作用把主壳体尽量拨正到位,防止翻盖与主壳体边缘间隙的进一步扩大,保证整体的保护效果,同时也降低电子锁卡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主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闭合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打开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7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1.主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连接片;14.安装板;2.翻盖;20.第二转套;200.第二卡槽;21.定位滑槽;3.取付板;30.第一转套;300.第一卡槽;31.腰型孔;4.转轴;40.锁紧螺丝;5.扭簧;6.电子锁;60.锁钩;600.加强筋;61.锁舌;7.加强板;8.限位槽;9.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实施例一:
[0036]如图1

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一种新型保护壳,它主要由主壳体1、翻盖2、取付板3、转轴4以及电子锁6等结构组成。其中取付板3上开设有两个腰型孔31,取付板3通过螺丝可调节安装在主壳体1内壁顶端边缘处。取付板3靠近翻盖2的外侧边缘处成形有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翻盖(2)、取付板(3)、转轴(4)以及电子锁(6),所述取付板(3)设置于主壳体(1)内壁边缘,所述取付板(3)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转套(30),所述翻盖(2)靠近取付板(3)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两个第二转套(20),所述转轴(4)设置在两个第二转套(20)之间,所述第一转套(30)转动套接在转轴(4)上并紧贴于两个第二转套(20)中间,所述电子锁(6)设置于主壳体(1)与翻盖(2)之间;所述转轴(4)上还套设有两个扭簧(5),所述第一转套(30)两端均开设有适配扭簧(5)的第一卡槽(300),两个所述第二转套(20)相近的一端均开设有适配扭簧(5)的第二卡槽(200),两个所述扭簧(5)一端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一卡槽(300)内并另一端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二卡槽(2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付板(3)上开设有两个腰型孔(31),所述取付板(3)通过螺丝可调节安装在主壳体(1)内壁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可拆卸穿接在两个第二转套(20)中心,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套(20)上径向设置有锁紧螺丝(40),所述转轴(4)通过锁紧螺丝(40)紧固于两个第二转套(2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6)包括安装在主壳体(1)内壁上的锁舌(61)以及设置在翻盖(2)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凯高丽艳钱俊可姬效印丁友成张泰山
申请(专利权)人:永祺中国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