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19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包括四块直板、三个弯头,直板之间通过弯头相连,直板和弯头连接构成山字形状的叶片本体;所述直板的迎风面上分别固定有二次夹带抑制器,所述二次夹带抑制器包括与直板固定的吸附层模架、输出高频电压的驱动板,吸附层模架的内侧面设有正极板、外侧面设有负极板,负极板连接有微孔金属片,微孔金属片内侧固定有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与正极板连接,微孔金属片上密布有将除雾液膜导向吸附层模架与直板壁面之间构成的通道内的锥形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叶片直板上安装二次夹带抑制器,可有效控制叶片壁面上的液膜厚度,大幅降低二次夹带现象的发生概率,解决了除雾叶片滤除效率不足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过滤
,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滤清装置的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

技术介绍

[0002]除雾叶片用于将捕捉到的液滴铺展形成液膜,液膜在高流速的剪切、撞击的作用下,形成小液滴再次进入气流,导致滤清装置出口处依然存在诸多液滴,此现象被称为二次夹带。
[0003]为了解决二次夹带对除雾叶片滤除性能的影响,通常在弯头处增设钩槽等疏水结构,但依然存在二次夹带现象,同时也增大了阻力损失。
[0004]除雾叶片对进气流速有着苛刻要求,传统除雾叶片工作工况的进口气流速度为1~7m/s。由于进气流速及滤除效率存在阈值,且最佳滤除效率不高,当流速高于临界流速后,会造成滤除效率骤减。
[0005]由于滤清装置的流通面积固定,进气量的增加则会导致高的进气流速,传统除雾叶片在高流速的条件下会发生二次夹带现象,导致滤除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进气流速下维持着低阻力且获得较高的分离效率的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包括四块直板、三个弯头,其中第一直板右侧与第二直板左侧通过第一弯头相连,第二直板右侧通过第二弯头与第三直板左侧相连,第三直板右侧通过第三弯头与第四直板相连,所述直板和弯头连接构成山字形状的叶片本体;所述的第一直板上表面和第三直板上表面、第二直板下表面和第四直板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二次夹带抑制器。
[0008]所述二次夹带抑制器包括与直板固定的吸附层模架、输出高频电压的驱动板,位于吸附层模架的内侧面设有正极板、外侧面设有负极板,负极板接触连接有微孔金属片,微孔金属片内侧固定有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与正极板接触连接;所述微孔金属片上密布有将除雾液膜导向由吸附层模架与直板壁面之间构成的通道内的锥形小孔。
[0009]所述驱动板通过正极板、负极板向压电陶瓷环输出高频电压使压电陶瓷环产生高频振动。
[0010]具体说,所述的锥形小孔的大端朝向微孔金属片外侧面、小端朝向直板壁面,锥形小孔的大端孔径为20μm,锥形小孔的小端孔径为10μm;压电陶瓷环的振动频率范围为每秒50万次~200万次。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层模架两侧分别与直板弯头圆切过渡,以减小阻力损失,增强叶片的滤除能力。
[0012]优选地,所述的弯头角度为60
°
~150
°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叶片直板上安装二次夹带抑制器,可有效控制叶片壁面上的液膜厚度,大幅降低二次夹带现象的发生概率,解决了除雾叶片滤除效率不足的问题,可以在高流速的条件下,维持低阻力且获得较高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二次夹带抑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二次夹带抑制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时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中:1.第一直板,2.第一弯头,3.第二直板,4.第二弯头,5.第三直板,6.第三弯头,7.第四直板,8.二次夹带抑制器,8

1.吸附层模架,8

2.正极板,8

3.负极板,8

4.微孔金属片,8

5.压电陶瓷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每张叶片包括三个弯头、四块直板和四个二次夹带抑制器8。
[0022]其中第一直板1右侧与第二直板3左侧通过第一弯头2相连,第二直板3右侧通过第二弯头4与第三直板5左侧相连,第三直板5右侧通过第三弯头6与第四直板7相连,四块直板和三个弯头连接构成山字形状的叶片本体。该除雾叶片的直板、弯头数量可随所应用的通道数量变化而增加或减少。
[0023]二次夹带抑制器8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直板1上表面和第三直板5上表面、第二直板3下表面和第四直板7下表面。
[0024]如图2、图3所示,二次夹带抑制器8包括吸附层模架8

1、驱动板(图中未显示)、正极板8

2、负极板8

3、微孔金属片8

4以及压电陶瓷环8

5,吸附层模架8

1长度与直板长度相同,吸附层模架8

1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吸附层模架81两侧与直板固定,吸附层模架8

1固定于直板上后,凹槽与直板壁面构成导入除雾液滴的通道。
[0025]吸附层模架8

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十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均设有微孔金属片8

4和压电陶瓷环8

5,其中微孔金属片8

4位于吸附层模架8

1外侧面,压电陶瓷环8

5固定在微孔金属片8

4的内侧面;驱动板输出高频电压,其分别电路连接正极板8

2和负极板8

3,正极板8

2设在吸附层模架8

1的内侧面,负极板8

3设在吸附层模架8

1的外侧面,负极板8

3与微孔金属片8

4接触连接,压电陶瓷环8

5与正极板8

2接触连接,微孔金属片8

4上密布有将除雾液膜导向由吸附层模架8

1与直板壁面之间构成的通道内的锥形小孔。
[0026]锥形小孔的大端朝向微孔金属片8

4外侧面、小端朝向直板壁面,锥形小孔的大端孔径为20μm,锥形小孔的小端孔径为10μm。
[0027]驱动板通过正极板8

2、负极板8

3向压电陶瓷环8

5输出高频电压,使压电陶瓷环8

5产生高频振动,压电陶瓷环8

5的振动频率范围为每秒50万次~200万次。
[0028]二次夹带抑制器8的整体厚度在5mm以下,流通截面积小;为减少阻力损失,吸附层模架8

1两侧分别与直板弯头圆切过渡,与传统叶片不同的是叶片本体的折角处采用了角度为90
°
的弯头过渡,以此增强叶片滤除能力。
[0029]相较于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次夹带抑制器的除雾叶片,包括四块直板、三个弯头,其中第一直板右侧与第二直板左侧通过第一弯头相连,第二直板右侧通过第二弯头与第三直板左侧相连,第三直板右侧通过第三弯头与第四直板相连,所述直板和弯头连接构成山字形状的叶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直板上表面和第三直板上表面、第二直板下表面和第四直板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二次夹带抑制器;所述二次夹带抑制器包括与直板固定的吸附层模架、输出高频电压的驱动板,位于吸附层模架的内侧面设有正极板、外侧面设有负极板,负极板接触连接有微孔金属片,微孔金属片内侧固定有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与正极板接触连接;所述微孔金属片上密布有将除雾液膜导向由吸附层模架与直板壁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羊美莲杨正君卜诗许伟刚柳林王傲余爱梅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