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介质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91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介质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首先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其中从车列车管初始状态为处于保压状态;S2、释放主车列车管的压力,并持续监测主车列车管和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并在各列车管的压力处于稳定后,判断各列车管的压力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判断无线重联编组错误;若相同,则进入步骤S3:S3、主车升弓通电并对主车列车管充气升压以进行缓解制动,持续监测各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当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至预设阈值时,则判断主车与从车完成无线重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人工确认、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介质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介质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无线通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无线连接相对有线连接具有更灵活和便捷的特性,在机车领域,无线连接已经被用于越来越多的重联场景中。
[0003]与此同时,当前无线重联连接的车辆信息过于依赖人工确认,而无线重联运用中对于自动编组和自动初运行技术的需求正日益增多。无线重联具有灵活的编组能力、便捷的编组过程,但是机车使用无线连接对比有线连接存在一个缺陷,即有线连接作为一般与车钩同步完成连接的物理连接,隐含了对整个编组的连接确认,一旦线缆插接闭合,则编组完成;而无线连接基于其信号可在空间中自由发散的特性,无法保证其链路上建立连接的车辆是否真正处于同一股道内,且完成了车钩连接。如图1所示,股道1#内连挂的车辆进行无线编组时,无法排除误编股道3#车辆的可能性。
[0004]上述缺陷导致无线重联存在连接错误车辆并编组的风险。在传统机车无线重联系统中,该风险一般通过人工确认并辅以列车管连通测试的方法进行消除。如《一种基于数字电台通信的无线重联编组方法》中的无线重联系统,需要人工输入主从车车号并相互确认才能连接;如《一种自动识别的无线重联方法及系统》中自动连接的近距离无线重联,即使通过无线信号自动识别,完成了无线链路建立后,仍需要人工确认连接机车信息。
[0005]无论是人工录入车辆信息的无线重联系统、还是依赖一些无线信号获取车辆信息并自动连接的无线重联系统,都需要人工核对非操作车以及确认其工况和状态后,才能发起列车管连通测试,以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无需人工确认、自动化程度高的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介质及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包括步骤:
[0009]S1、首先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其中从车列车管初始状态为处于保压状态;
[0010]S2、释放主车列车管的压力,并持续监测主车列车管和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并在各列车管的压力处于稳定后,判断各列车管的压力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判断无线重联编组错误;若相同,则进入步骤S3:
[0011]S3、主车升弓通电并对主车列车管充气升压以进行缓解制动,持续监测各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当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至预设阈值时,则判断主车与从车完成无线重联。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3]在步骤S1中,通过人工输入车号,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
[0014]在步骤S1中,车辆自身基于无线信号自动判别后,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
[0015]在步骤S3中,通过各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到预设压力时所用的上升时间长短来识别车辆方向。
[0016]在步骤S1中,从车在未完成最终连接确认之前,始终处于锁定状态,不同步主车任何操作,同时使制动机处于保压状态;在步骤S3中,当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至预设阈值时,从车解锁,在交叉对比前置编组信息确认无误后,进入响应主车操作的重联工作状态。
[0017]在步骤S3中,在预设时间段内,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至预设阈值时,才判断主车与从车完成无线重联。
[00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在建立初步无线连接后,释放主车列车管的压力,再对各从车的列车管的压力进行监测,如编组正确的情况下,从车的列车管与主车的列车管对接,则在主车列车管进行压力释放的同时,从车列车管也同步进行压力释放(初始为保压状态),即从车列车管与主车列车管压力同步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列车管压力是否同步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编组正确;然后在从车仅处于保压状态时,通过主车列车管打风,通过检测从车列车管压力与主车列车管同步上升来最终确认列车管的连通性,即编组的正确性。上述方法操作简便且易于实现,解决了传统无线重联使用列车管进行连接确认时,因列车管无压需要打风,而编组未完成则不允许高压操作,从而无法自动完成重联确认的问题。
[002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由可以安全自动执行的流程组成,既避免了无线错误连接导致不应响应操作的车辆误动作的问题,又使得列车编组后不再需要人工确认连接和干预编组,从而实现车辆连挂后的无线自动初运行系统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现在技术中的无线重联编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线重联方法在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包括步骤:
[0027]S1、首先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其中从车列车管初始状态为处于保压状态;
[0028]S2、释放主车列车管的压力,并持续监测主车列车管和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并在各列车管的压力处于稳定后,判断各列车管的压力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判断无线重联编组错误;若相同,则进入步骤S3:
[0029]S3、主车升弓通电并对主车列车管充气升压以进行缓解制动,持续监测各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当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至预设阈值时,则判断主车与从车完成无线重联。
[0030]本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在建立初步无线连接后,释放主车列车管的压力,再对各从车的列车管的压力进行监测,如编组正确的情况下,从车的列车管与主车的列车管对接,则在主车列车管进行压力释放的同时,从车列车管也同步进行压力释放(初始为保压状态),即从车列车管与主车列车管压力同步变化,从而可以根据列车管压力是否同步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编组正确;然后在从车仅处于保压状态时,通过主车列车管打风,通过检测从车列车管压力与主车列车管同步上升来最终确认列车管的连通性,即编组的正确性。上述方法操作简便且易于实现,解决了传统无线重联使用列车管进行连接确认时,因列车管无压需要打风,而编组未完成则不允许高压操作,从而无法自动完成重联确认的问题。
[003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由可以安全自动执行的流程组成,既避免了无线错误连接导致不应响应操作的车辆误动作的问题,又使得列车编组后不再需要人工确认连接和干预编组,从而实现车辆连挂后的无线自动初运行系统成为可能。
[003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通过人工输入车号或者车辆自身基于无线信号自动判别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首先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其中从车列车管初始状态为处于保压状态;S2、释放主车列车管的压力,并持续监测主车列车管和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并在各列车管的压力处于稳定后,判断各列车管的压力是否相同,如不相同,则判断无线重联编组错误;若相同,则进入步骤S3:S3、主车升弓通电并对主车列车管充气升压以进行缓解制动,持续监测各从车列车管的压力,当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至预设阈值时,则判断主车与从车完成无线重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通过人工输入车号,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车辆自身基于无线信号自动判别后,建立主从车的初步无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无线重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各从车列车管的压力上升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运邓亚波伍子逸董定圆林磊徐富宏沈红平吕杰王佳胡国宏陈思熙燕富超罗皓中石海霖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