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30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9
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属于铝合金机加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人工定位难以保证钻孔精度,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的问题。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打孔定位架,第一支撑架装夹异形筒零件左端,第二支撑架装夹异形筒零件右端,打孔定位架上设有配钻套,角度定位盘与第二支撑架转动配合,角度定位盘上设有定位孔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环阵孔组,定位孔与环阵孔相配合时,配钻套正对异形筒零件的筒壁既是打孔处,本定位夹具装夹方便,定位准确,可快速准确的转换打孔位置,解决了人工定位难以保证钻孔精度,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的问题。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的问题。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铝合金机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

技术介绍

[0002]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铝合金异形筒零件,一端为端部设有定位套的回转体端,另一端为筒壁呈扇环形的扇环端,扇环端的端面沿小径侧向大径侧方向向回转体端倾斜,且扇环端的筒壁外周还设有扇环凸缘,扇环凸缘的大径侧设有一卡接矩形块。
[0003]现需要在异形筒零件的回转体端侧壁上钻三组周向阵列的孔组,由于异形筒零件的扇环端不便于装卡,且三组孔组的轴向位置和周向的角度均需要保证,采用人工定位难以保证钻孔精度,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导致异形筒零件加工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以解决人工定位难以保证钻孔精度,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打孔定位架;
[0006]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板的左端,从动轴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从动轴头与异形筒零件的定位套沿轴向和周向相配合;
[0007]第二支撑架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上,或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主动轴头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主动轴头与从动轴头同轴设置,主动轴头的左端与卡盘相连,主动轴头的右端与角度定位盘相连;
[0008]卡盘的左端面与异形筒零件的右端面相抵靠,卡盘的左端面上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为弧面,扇环凸缘的下侧外壁与限位凸台的上端面抵靠配合,卡盘的左端面顶部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的顶块与扇环凸缘上下抵靠夹紧,若干压板分别与扇环凸缘左右抵靠,并均通过螺栓与卡盘相连;
[0009]打孔定位架的顶端设有第一配钻套、第二配钻套和第三配钻套,第一配钻套、第二配钻套和第三配钻套分别与打孔定位架通过止口配合,第一配钻套、第二配钻套和第三配钻套的轴心线分别与主动轴头的轴心线相垂直;
[0010]角度定位盘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第一环阵孔组、第二环阵孔组和第三环阵孔组;
[0011]当通过第一配钻套向异形筒零件的侧壁打孔时,第一定位棒与第一定位孔配合,并与第一环阵孔组中的任意一孔配合;
[0012]当通过第二配钻套向异形筒零件的侧壁打孔时,第二定位棒与第二定位孔配合,并与第二环阵孔组中的任意一孔配合;
[0013]当通过第三配钻套向异形筒零件的侧壁打孔时,第三定位棒与第三定位孔配合,并与第三环阵孔组中的任意一孔配合。
[0014]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若干长圆孔,长圆孔沿左右开设,若干支架调节
螺栓一一对应穿过若干长圆孔,并与底板相连;
[0015]当若干支架调节螺栓松动时,第二支撑架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上,当若干支架调节螺栓拧紧时,第二支撑架固定在底板上。
[0016]进一步的,夹紧装置还包括固定块和升降螺栓,固定块与卡盘的左端面相连,固定块上设有竖向的滑槽,顶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升降螺栓与固定块的上端壁螺纹配合,升降螺栓的下端与顶块铰连接,顶块的下端面设有避让槽,异形筒零件的卡接矩形块与避让槽相配合,顶块的下端面与扇环凸缘的上侧壁相抵靠。
[0017]进一步的,升降螺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螺纹段、卡槽段和凸缘段,顶块的上端面上设有圆槽孔,凸缘段与所述圆槽孔转动配合,两个卡片夹合在卡槽段的外周,两个卡片分别与顶块相连,两个卡片分别与凸缘段上下抵靠。
[0018]进一步的,升降螺栓的顶部设有手柄。
[0019]进一步的,从动轴头的左部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架相连。
[0020]进一步的,从动轴头的右部设有轴肩,从动轴头的右端外周与定位套的内孔相配合,所述轴肩与定位套相抵靠。
[0021]进一步的,主动轴头的中部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架相连。
[0022]进一步的,底板的右端设有紧定架,顶紧架上设有若干顶紧螺栓,当异形筒零件的两端分别装夹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时,若干顶紧螺栓的工作端面分别与第二支撑架的右端面相抵靠。
[0023]进一步的,角度定位盘上设有把手。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异形筒零件左端的定位套与从动轴头沿周向和轴向抵靠限位,异形筒零件右端设有扇环凸缘,扇环凸缘的下侧为小径端,扇环凸缘的上侧为大径端,扇环凸缘的下侧与限位凸台抵靠限位,扇环凸缘的上侧与顶块夹紧限位,异形筒零件的右端面与卡盘的左端面抵靠限位,若干压板还与扇环凸缘抵靠限位,使异形筒零件的两端沿周向和轴向均得到装夹限位,并可绕回转体端的轴线转动。第一配钻套、第二配钻套和第三配钻套依据异形筒零件侧壁上的三组孔组的轴向位置设置,第一环阵孔组、第二环阵孔组和第三环阵孔组的孔数依据异形筒零件侧壁上的三组孔组的孔数设置,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一环阵孔组、第二环阵孔组和第三环阵孔组的配合角度依据异形筒零件侧壁上的三组孔组在异形筒零件侧壁上的分布角度设置,使各定位孔与对应的环阵孔相配合时,所对应的配钻套正对异形筒零件的筒壁既是打孔处,本定位夹具装夹方便,定位准确,可快速准确的转换打孔位置,解决了人工定位难以保证钻孔精度,孔位常发生偏移错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8]图3是角度定位盘的右视图;
[0029]图4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30]图5是异形筒零件扇环端的装夹示意图;
[0031]图6是图1的B处放大图;
[0032]图7是顶块的俯视图;
[0033]图8是升降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异形筒零件的主视图;
[0035]图10是异形筒零件的扇环端截面示意图。
[0036]图中:1

底板、2

第一支撑架、21

从动轴头、3

打孔定位架、31

第一配钻套、32

第二配钻套、33

第三配钻套、4

第二支撑架、41

第一环阵孔组、42

第二环阵孔组、43

第三环阵孔组、44

主动轴头、45

长圆孔、46

支架调节螺栓、5

卡盘、51

固定块、511

滑槽、52

升降螺栓、521

手柄、522

螺纹段、523

卡槽段、524

凸缘段、53

顶块、531

避让槽、54

限位凸台、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4)和打孔定位架(3);第一支撑架(2)设置在底板(1)的左端,从动轴头(21)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上,从动轴头(21)与异形筒零件(8)的定位套(83)沿轴向和周向相配合;第二支撑架(4)左右滑动设置在底板(1)上,或通过螺栓与底板(1)固定,主动轴头(44)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架(4)上,主动轴头(44)与从动轴头(21)同轴设置,主动轴头(44)的左端与卡盘(5)相连,主动轴头(44)的右端与角度定位盘(6)相连;卡盘(5)的左端面与异形筒零件(8)的右端面相抵靠,卡盘(5)的左端面上设有限位凸台(54),限位凸台(54)的上端面为弧面,扇环凸缘(84)的下侧外壁与限位凸台(54)的上端面抵靠配合,卡盘(5)的左端面顶部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的顶块(53)与扇环凸缘(84)上下抵靠夹紧,若干压板(55)分别与扇环凸缘(84)左右抵靠,并均通过螺栓与卡盘(5)相连;打孔定位架(3)的顶端设有第一配钻套(31)、第二配钻套(32)和第三配钻套(33),第一配钻套(31)、第二配钻套(32)和第三配钻套(33)的轴心线分别与主动轴头(44)的轴心线相垂直;角度定位盘(6)上设有第一定位孔(61)、第二定位孔(62)和第三定位孔(63),第二支撑架(4)上设有第一环阵孔组(41)、第二环阵孔组(42)和第三环阵孔组(43);当通过第一配钻套(31)向异形筒零件(8)的侧壁打孔时,第一定位棒与第一定位孔(61)配合,并与第一环阵孔组(41)中的任意一孔配合;当通过第二配钻套(32)向异形筒零件(8)的侧壁打孔时,第二定位棒(64)与第二定位孔(62)配合,并与第二环阵孔组(42)中的任意一孔配合;当通过第三配钻套(33)向异形筒零件(8)的侧壁打孔时,第三定位棒与第三定位孔(63)配合,并与第三环阵孔组(43)中的任意一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筒零件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架(4)的底部设有若干长圆孔(45),长圆孔(45)沿左右开设,若干支架调节螺栓(46)一一对应穿过若干长圆孔(45),并与底板(1)相连;当若干支架调节螺栓(46)松动时,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龙张智姚佳奇杨靖李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光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