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17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可以增加尿酸酶的稳定性,提高尿酸酶抗蛋白酶水解的能力,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降低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制剂领域,涉及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其在全球的发病率持续升高。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以及分解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和别嘌醇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但存在心血管风险和肝功异常等毒副作用。丙磺舒等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中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但会引起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在广泛的医学治疗中,蛋白质疗法为治疗代谢紊乱,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尿酸酶是一种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蛋白质药物,可快速将已形成的尿酸转化为更易溶解和排泄的尿囊素和过氧化氢,其特异性强,催化效率高,但具有稳定性差、给药后易被清除、免疫原性,作用后产生有细胞毒性的过氧化氢等缺点,极大限制其临床应用。过氧化氢酶可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清除体内因尿酸降解产生的过氧化氢,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过氧化氢的毒害,是生物防御体系的关键酶之一。过氧化氢的分解会促进尿酸酶分解尿酸的速度,同时氧气可加快尿酸酶分解尿酸的速度。
[0003]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环糊精可自组装形成中空纳米粒,该自组装中空纳米粒具有生物膜相似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特点,可以降低蛋白质的免疫原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频繁交互的界面,其上具有各种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是发挥细胞特异性功能的关键。纳米粒用两种细胞膜融合而成的融合膜包被后可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作用效果和制剂稳定性均优于单一细胞膜修饰的仿生载体。用红细胞膜与内质网膜所形成的融合膜对纳米粒进行伪装,不仅能延长纳米粒血液循环时间,且能有效促进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最终大大提高药物疗效。
[0004]经查询专利及文献,目前尚无载带复合酶的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环糊精自组装中空纳米粒的任何报道,尚无红细胞膜和内质网膜的融合膜包裹载带复合酶的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环糊精自组装中空纳米粒的任何报道,当然,目前也尚无载带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和环糊精自组装中空纳米粒的任何报道。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可以增加尿酸酶的稳定性,提高尿酸酶抗蛋白酶水解的能力,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可以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克服了尿酸酶稳定性差、
易被清除、免疫原应、作用后产生有细胞毒性的过氧化氢等缺点,可保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具有缓释作用,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降低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控制,易于工业化生产。本研究为尿酸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型制剂,可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红细胞膜和内质网膜的融合膜仿生包裹层。制剂中尿酸酶含量5

15U/mL,过氧化氢酶含量为2

6U/mL,缓冲液pH为8

10,制剂中其余各组分重量份数比为: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20

58份,环糊精150

300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制备步骤如下:(1)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合成方法:将透明质酸,N

羟基琥珀酰亚胺,1

乙基

(3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溶解于硼酸盐缓冲液pH 8.5中,搅拌20

40分钟得到液体A,将甲氧基聚乙二醇胺基(mPEG

NH2)溶解于硼酸盐缓冲液pH 8.5中,得到液体B,将液体B加至液体A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5

25小时,纯水透析,将所得溶液冷冻干燥即得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2)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将处方量的尿酸酶、过氧化氢酶和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溶解于碳酸盐缓冲液pH 8

10中,得到液体

,将环糊精溶解于碳酸盐缓冲液pH 8

10中,得到液体

,将液体

加至液体

中,搅拌1

4小时,即得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3)红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将新鲜血液离心1

10分钟,收集沉淀,用10mM磷酸盐缓冲液pH 7.4洗涤沉淀3

5次,加入2.5mM磷酸盐缓冲液pH 7.4使红细胞破裂,离心15

25分钟,收集沉淀,分散于10mM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即得红细胞膜;(4)内质网膜的制备方法:按细胞和组织内质网膜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取1

5克肝脏组织或2000

4000万个肝细胞,加入内质网膜提取液A并研磨1

5分钟,离心,将沉淀重新分散于内质网膜提取液A中,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微量离心管中,离心,收集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内质网膜提取液B,搅拌后于4℃放置20

30分钟,离心收集沉淀并加入内质网膜提取液A,再向管中加入内质网膜提取液C,混合均匀,放置10

20分钟,离心,向上清液中加入内质网膜提取液D,混合均匀,4℃放置20

30分钟,收集沉淀,将其分散于10mM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即得内质网膜;(5)融合膜的制备方法:将步骤(3)得到的红细胞膜和步骤(4)得到的内质网膜以质量比1:2至2:1在冰浴条件下超声10

20分钟使膜融合;(6)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的制备:将步骤(5)得到的融合膜与步骤(2)得到的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以体积比1:2至2:1混合均匀,使用脂质体挤出器分别通过400nm和200nm聚碳酸酯膜挤出,来回挤出次数10

20次,即得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红细胞膜和内质网膜的融合膜仿生包裹层;所述的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中尿酸酶含量为5

15U/mL,过氧化氢酶含量为2

6U/mL,缓冲液pH为8

10,其余各组分质量份数比为: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
ꢀꢀꢀꢀꢀꢀꢀꢀꢀꢀꢀꢀ
20

56份,环糊精
ꢀꢀꢀꢀꢀꢀꢀꢀꢀꢀꢀꢀꢀꢀꢀꢀꢀꢀꢀꢀꢀꢀꢀꢀꢀꢀꢀꢀꢀꢀꢀꢀꢀꢀꢀꢀ
150

300份;所述的环糊精包括:羟丙基

α

环糊精、磺丁基

α

环糊精、磺丁基

β

环糊精、羟丙基

β

环糊精、甲基

β

环糊精、羟丁基

β

环糊精、羟丙基

γ

环糊精、磺丁基

γ

环糊精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一种融合膜包裹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仿生纳米粒的制备包括下列步骤:(1)尿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将处方量的尿酸酶、过氧化氢酶、透明质酸

甘氨酸

甲氧基聚乙二醇溶解于碳酸盐缓冲液pH 8

10中,得到液体

,将环糊精溶解于碳酸盐缓冲液p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勍伯敏钟彩铃杨婕袁誉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