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6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由板件折置呈折板状,各单元板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集成线束的约束部及元器件的固定部。安装支架设置呈折板状保证了安装支架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各单元板体上设置安装固定部不仅可以约束集成线束,同时还可以对集成线束端部引出的分线所连的元器件直接就近进行安装固定,折板状的安装支架的各板面彼此位置关系可以设计为有利于分线走向和器件的固定的布置方案。件的固定的布置方案。件的固定的布置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线束安装支架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汽车底盘领域,具体涉及车辆加速度传感器及其连接线束、电磁阀连接器、集成线束的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气化升级,电控悬架应用开始普及,车辆前轮处的线束数量增加,车辆行驶容易造成线束和周边零部件发生动态干涉,严重时构成的摩擦将会损坏线束。
[0003]名称为“一种集成线束支架结构”(CN216390351U),包括线束支架本体1,线束支架本体1包括支架结构2以及固定结构3,线束筒204 的外表面套设的安装环205置于安装孔203后再用卡合结构的固定结构 3给予约束固定。该方案仅提供了线束筒204固定约束方案,并未同步解决集成在一线束对应连接的元器件的布置于固定,即该现有技术方案并不适用于车辆上既要实现集成线束的固定,同时又要解决集成线束中的各分线对应连接元器件的布置,换句话讲就是该上述文献适合于集成线束的布置路径中段部位处的约束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线束安装支架,既可以实现集成线束的约束固定,同时还实现了由集成线束引出的分线所连的元器件的固定。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由板件折置呈折板状,各单元板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集成线束的约束部及元器件的固定部。
[0006]安装支架设置呈折板状保证了安装支架本身的结构强度,同时在各单元板体上设置安装固定部不仅可以约束集成线束,同时还可以对集成线束端部引出的分线所连的元器件直接就近进行安装固定,折板状的安装支架的各板面彼此位置关系可以设计为有利于分线走向和器件的固定的布置方案。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结合图1、2,集成线束安装支架由板件折置呈折板状,各单元板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集成线束A的约束部及元器件的固定部。具体加工时可以采用冲压工艺成型,所成型的安装支架为折板状,也就是各板体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关系,因此安装支架的强度或称抗弯、抗扭强度显著增加,同时在各板面上不仅可以实施集成线束A的约束,尤其是对由集成线束A中引出的分线A1、A2等所连的元器件进行固定,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元器件的独立安装支架,也有利于分线的走向布置,显著地降低了分线布置的困难,也避免了各分线干涉、磨损现
象。
[0010]作为优选方案,安装支架包括槽型架10,槽型架10的槽底板和/ 或槽壁板在板边部位延伸有支板20。将安装支架由板件坯料冲压成槽型结构构成槽型架10,在槽底或槽壁上可以布置相应的安装位来安装固定集成线束A及从中引出的分线A1、A2所连的元器件。
[0011]槽型架10的槽底板11的端部有整体上沿槽长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板 20,所述的支板20为折板状且折痕方向与槽型架10的槽宽方向一致,所述的支板20与槽底板11呈夹角式交界布置。
[0012]所述的支板20本身以及支板20与槽底板11呈夹角式交界的方案,既实现了支板20强度的提升,同时又为布置相关部件提供了合适的空间与位置。
[0013]更优选的,所述的支板20包括近侧板22、远侧板21,近侧板22、远侧板21呈夹角式布置且两者交界处的折痕方向与槽型架10的槽宽方向一致,近侧板22、槽底板11呈钝角式的夹角布置且两者之间交界处有凸或凹形的筋部30。所述的支板20自身的结构强度得以确保且结构简单,加设了筋部30后,可以避免近侧板22、槽底板11弯折部形成的应力集中对局部结构强度的不利影响。结合图1、2,近侧板22可以理解为靠近槽型架10端部的板体,远侧板21则是远离槽型架10端部的板体,由于近侧板22、远侧板21之间的夹角折弯方向与侧板22、槽底板11之间的弯折方向相反且所夹钝角基本相等,所以远侧板21与槽底板11为彼此几乎相互平行的关系,这为在远侧板21上布置集成线束A 提供了合适的空间及位置。
[0014]所述的支板20边沿处设置有收口状的缺口23。缺口23设置在支板 20边沿处,也就是说缺口23位于槽型架10的一端且相对于两侧的槽壁来讲基本上处于居中部位处,将集成线束A布置在缺口23处,从集成线束A的分线端引出的分线A1、A2只需适当弯曲便可将分线A1、A2所连的元器件顺引到槽型架10的槽壁或槽底部位处实施安装固定,可以避免分线的过渡折弯而损坏。
[0015]槽型架10的槽底板11、槽壁板12上开设元器件的安装连接孔。
[0016]更具体地讲,所述的槽型架10的槽底板11的槽腔侧板面上设置有连接螺母111,槽型架10一侧的槽壁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121。与分线A1相连的加速器传感器1安装在槽底板11上并由连接螺母111实现连接固定,与分线A2相连的电磁阀连接器2安装在一侧的槽壁板12上开设的腰型的连接孔121部位处实施固定。其它分线A3所连的元器件固定安装位距离本支架有适当间距,所以只管引出即可,本技术的固定安装位可以适配于机舱的整体布置选择确定,如可以将本技术焊接在减振器储油缸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由板件折置呈折板状,各单元板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集成线束的约束部及元器件的固定部,安装支架包括槽型架(10),槽型架(10)的槽底板和/或槽壁板在板边部位延伸有支板(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槽型架(10)的槽底板(11)的端部有整体上沿槽长方向向外延伸的支板(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板(20)为折板状且折痕方向与槽型架(10)的槽宽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板(20)与槽底板(11)呈夹角式交界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集成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板(20)包括近侧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先军姜海波王秀梅肖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