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门的线缆加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301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9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车门的线缆加强件”。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支柱和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柱间隔开的第二支柱。旋转致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处。所述旋转致动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固定。线缆与所述旋转致动器接合并且沿着所述车辆纵向轴线伸长到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线缆可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移动到展开位置,并且在所述展开位置处于张力下。并且在所述展开位置处于张力下。并且在所述展开位置处于张力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门的线缆加强件


[0001]本公开涉及用于车门的线缆加强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可能会经历碰撞测试。在这些碰撞测试中使用标准化协议来评估车辆结构性能和乘员伤害值。这样的测试可以由各种政府或行业组织标准化。例如,一些测试测量车门侵入及/或车辆碰撞期间车辆乘员的移动,所述车辆碰撞使车辆乘员沿车辆横向方向移动。这些测试包括移动可变性障碍物侧面碰撞测试和侧面斜向碰撞测试。例如,FMVSS 214对车辆的乘员强制执行静态车门侵入要求和动态碰撞限制。一些公共领域组织(诸如IIHS)还在动态侧面碰撞期间测试乘员的运动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支柱和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柱间隔开的第二支柱。旋转致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处。所述旋转致动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固定。线缆与所述旋转致动器接合并且沿着所述车辆纵向轴线伸长到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线缆可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移动到展开位置,并且在所述展开位置处于张力下。
[0004]所述车辆可以包括第二旋转致动器,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柱处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柱固定。所述线缆可以与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接合。
[0005]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各自可以包括电动马达。
[0006]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各自可以包括烟火填料。
[0007]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通信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可以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基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到预碰撞来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的致动。所述指令可以包括用于基于所述传感器未检测到碰撞来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的致动的指令。
[0008]所述线缆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柱处的端部。所述端部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柱固定。
[0009]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柱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柱的下边梁,以及从所述下边梁延伸到所述线缆的次级线缆。
[0010]所述次级线缆可以包括相对于所述下边梁固定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线缆接合的第二端。
[0011]所述次级线缆可以与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等距地设置。
[0012]然后,所述线缆处于展开位置,所述次级线缆可以大致垂直于所述线缆延伸。
[0013]所述旋转致动器可以被配置为释放所述线缆中的张力。
[0014]所述车辆可以包括各自与所述线缆接合的两个可移动带轮。每个可移动带轮可以设置在一个相应的支柱处,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转致动器释放所述线缆中的张力时
将所述线缆引导到收起位置。
[0015]每个可移动带轮可以包括安装到相应的所述支柱的弹簧。所述弹簧可以被配置为使所述可移动带轮朝向收起位置偏置。
[0016]当所述线缆处于收起位置时,所述线缆中的张力可以相对于所述线缆处于展开位置时的张力被松弛。
[0017]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通信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可以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基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到预碰撞来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的致动。所述指令可以包括用于基于所述传感器未检测到碰撞来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的致动的指令。
[0018]处于展开位置的所述线缆可以沿着大致平行于车辆纵向轴线的轴线延伸。
[0019]所述旋转致动器可以是电动马达。
[0020]所述旋转致动器可以包括烟火填料。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包括以隐藏线示出且包括线缆和与线缆接合的旋转致动器的示例性线缆加强件的车辆的透视图。
[0022]图2A是包括处于收起位置的线缆的车辆的侧视图。
[0023]图2B是包括处于展开位置的线缆的车辆的侧视图。
[0024]图3A是包括马达的示例性旋转致动器的侧视图。
[0025]图3B是包括烟火填料的示例性旋转致动器的侧视图。
[0026]图4A是包括另一个示例性线缆加强件(包括处于收起位置的线缆和与线缆接合的第二旋转致动器)的车辆的侧视图。
[0027]图4B是包括图3A的包括处于展开位置的线缆的示例性线缆加强件的车辆的侧视图。
[0028]图5A是具有另一个示例性线缆加强件(包括处于收起位置的线缆和与线缆接合的可移动带轮)的车辆的侧视图。
[0029]图5B是包括图5A的包括处于展开位置的线缆的示例性线缆加强件的车辆的侧视图。
[0030]图6是用于车辆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若干视图表示相同的部分,总体上示出了车辆10。车辆10包括第一支柱12和沿着车辆纵向轴线A1与第一支柱12间隔开的第二支柱14。旋转致动器16设置在第一支柱12处。旋转致动器16相对于第一支柱12固定。线缆18与旋转致动器16接合并且沿着车辆纵向轴线A1伸长到第二支柱14。线缆18可通过旋转致动器16移动到展开位置,并且在展开位置处于张力下。
[0032]车辆10可以包括在第一支柱12和第二支柱14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车门,例如,前车门20和/或后车门22。作为一个示例,车辆10可以包括在支柱12、14之间的一个车门20、22。作为另一个示例,车辆10可以包括在支柱12、14之间的两个车门20、22。在这样的示例中,车
辆10可以具有无B柱配置。换句话说,车辆10在前车门20与后车门22之间不包括支柱。由于线缆18从第一支柱12延伸到第二支柱14,即,跨过前车门20和后车门22,因此旋转致动器16的致动使第一支柱12与第二支柱14之间的线缆18张紧。在侧面碰撞期间,线缆18可以将来自侧面碰撞的力分配到第一支柱12和第二支柱14。将力分配到车辆10的支柱12、14在侧面碰撞期间为前车门20和后车门22提供了加强。另外,使用旋转致动器16来张紧线缆18可以满足车辆10内的封装约束,并且可以允许调整线缆18中的张力,如下所述。
[0033]参考图1,车辆1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乘用或商用汽车,诸如轿车、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跨界车、货车、小型货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例如,车辆10可以是自动驾驶车辆。换句话说,车辆10可自主地操作,使得车辆10可在无须驾驶员持续注意的情况下驾驶,即车辆10可在没有人类输入的情况下自行

驾驶。
[0034]车辆10限定例如在车辆10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A1。车辆10限定例如在车辆10的左侧和右侧之间延伸的横向轴线A2。车辆10限定例如在车辆10的车顶和车底之间延伸的竖直轴线A3。纵向轴线A1、横向轴线A2和竖直轴线A3彼此垂直。
[0035]车辆10包括车架(未编号)和车身24。车架可以是一体式车身结构,其中车架与车身24(包括车架纵梁、支柱12、14、车顶纵梁等)成一体。作为另一个示例,车身24和车架可以具有框架车身结构(也称为驾驶室车架分离式结构),其中车身24和车架是单独的部件(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包括: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沿着车辆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柱间隔开;旋转致动器,所述旋转致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处,所述旋转致动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柱固定;以及线缆,所述线缆与所述旋转致动器接合并且沿着所述车辆纵向轴线伸长到所述第二支柱,所述线缆能够通过所述旋转致动器移动到展开位置并且在所述展开位置处于张力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处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所述线缆沿着大致平行于所述车辆纵向轴线的轴线延伸。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第二旋转致动器,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柱处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柱固定,其中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接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传感器和与所述传感器通信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基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到预碰撞来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的致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指令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传感器未检测到碰撞来控制所述旋转致动器和所述第二旋转致动器的致动的指令。6.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线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柱处的端部,所述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柱固定。7.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还包括从所述第一支柱延伸到所述第二支柱的下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卜杜勒莫纳姆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