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26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管控制装置,包括:外壳;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侧;第一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第二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延长线相交设置;导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且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有由其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的穿孔;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管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控制效果好,且适用范围更广。且适用范围更广。且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导管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创医疗技术旨在用于减少医疗程序期间被损坏的组织的量,从而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减轻患者的不适。
[0003]目前,此类微创医疗技术可以通过患者解剖结构中的自然孔口或通过一个或多个手术切口来执行。使用时,通过将医疗工具插入这些自然孔口或切口,以直达目标的组织部位,从而实现治疗作用。
[0004]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就是上述医疗工具中的一种,PCI手术机器人是主要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医疗器械。在现有的PCI手术中,手术医生由于长期暴露在X射线的电离辐射下,因此需要穿戴铅衣以减少电离辐射,而铅衣的使用虽然能够减少电离辐射,但同时增加了医生的负重,长期以往会对手术医生的骨骼系统产生巨大损伤,所以PCI手术机器人便是用于减少PCI手术对医生造成损伤的相关器械,其它能够完全模拟医生的操作动作,让医生在远端完成手术。
[0005]现有的PCI手术机器人一般由主梁、直线导轨、夹持机构、套筒驱动以及刹车制动组件等来实现对导管中的导丝的前进、后退、夹紧、及旋转等的控制。
[0006]然而,上述的导管旋转控制机构不仅整体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控制效果差,适用范围小。
[0007]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导丝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控制效果好且适用范围广的导管控制装置
[0009]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管控制装置,其包括:
[0010]外壳;
[0011]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侧;
[0012]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其第一端伸出所述外壳,第二端位于所述外壳内;
[0013]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延长线相交设置;
[0014]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且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有由其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的穿孔,以供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上的导丝穿过;
[0015]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
第二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二端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齿轮传动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传动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长线相交设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以实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连接,所述导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长线垂直设置。
[00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三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一端的第二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第二端的联轴器以及与所述联轴器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长线相交设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以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长线垂直设置。
[0021]优选的,所述导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端的夹头、部分夹设于所述夹头内的导管以及与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夹头的一端连接的Y阀,所述Y阀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0022]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0023]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一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导管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002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由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向所述导管组件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管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导管控制装置中,通过将导丝穿过导管组件,再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带动第一传动机构转动,然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二传动机构转动,最后通过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导管组件转动,这样便可以实现导管组件内导丝的转动,其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控制效果好,且适用范围更广,另外,通过第二传动机构的延长线与第一传动机构的延长线形成相交设置,还能减少两者所占用的布置空间,进而实现整体结构的优化布置。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控制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控制装置的部分侧面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控制装置的部分剖视图一;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控制装置的部分剖视图二;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管控制装置安装于设备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100、导管控制装置;1、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支架;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3、第一传动机构;31、第一传动轴;32、第一主动齿轮;33、第一从动齿轮;4、第二传动机构;41、第二传动轴;410、穿孔;42、第二从动齿轮;5、导管组件;51、夹头;52、导管;53、Y阀;6、驱动组件;61、第三传动轴;62、第二主动齿轮;63、联轴器;64、电机;7、导丝;200、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此记载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侧;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其第一端伸出所述外壳,第二端位于所述外壳内;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延长线相交设置;导管组件,所述导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且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置有由其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的穿孔,以供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上的导丝穿过;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二端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齿轮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二传动轴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一端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长线相交设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以实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传动连接,所述导管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第二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长线垂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智力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