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131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解决目前测温装置抗干扰性差、测温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基座、电磁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电磁加热组件作用于容器,使得容器的导磁材料感应交变磁场而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产生热量,进而能够加热容器内盛装的待加热物体。测温组件包括测温支架和测温线圈,测温线圈通过测温支架直接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上,使得测温线圈更靠近于容器,测温线圈与容器的导磁材料之间能够产生电磁耦合,测温线圈感应容器的电涡流,进而能够获取容器的加热温度,利用电磁耦合作用实现精准、高效测温。并且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水渍均不会影响测温组件,抗干扰性好。抗干扰性好。抗干扰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电磁灶等各种加热设备主要是通过导磁性材料的加热器具,由电磁感应涡流产生的热,来加热器具内的物质等,其具有加热速度快、节能安全的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加热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实时测温,一方面可以避免温度过高发生故障,另一方面目前许多带数显的电器均可实时显示温度,便于用户使用。
[0003]目前加热设备常用的测温方式是红外测温,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温度,红外传感器体积小,便于安装,但是测温精度较低,测温误差在
±
3℃。并且红外传感器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例如传感器表面有水滴或脏污时,会严重影响检测精度。
[0004]因此,目前的测温装置存在抗干扰性差、测温精度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目前测温装置抗干扰性差、测温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电磁加热设备,通过磁耦合技术精确测温。
[0006]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包括:
[0007]基座,设有安装腔;
[0008]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产生交变磁场、并作用于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或所述基座内的容器,以使所述容器感应所述交变磁场产生电涡流;
[0009]测温组件,包括测温支架和用于感应所述电涡流的测温线圈,所述测温支架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述测温线圈设于所述测温支架上。
[001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基座、电磁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电磁加热组件作用于容器,使得容器的导磁材料感应交变磁场而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产生热量,进而能够加热容器内盛装的待加热物体。测温组件包括测温支架和测温线圈,测温线圈通过测温支架直接安装在电磁加热组件上,使得测温线圈更靠近于容器,测温线圈与容器的导磁材料之间能够产生电磁耦合,测温线圈感应容器的电涡流,进而能够获取容器的加热温度,利用电磁耦合作用实现精准、高效测温,测温误差可控制在
±
2℃以内。相比于传统的红外测温元件容易受到外界灰尘、水渍的影响,使用的时间越长,其测量精度越低,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采用电磁耦合测温组件来检测加热温度,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水渍均不会影响测温组件,抗干扰性好,从而保证本申请提供的电磁加热装置在长时间工作后仍能保证较高的测温精度。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圈盘和磁条;沿所述线圈盘的中心轴的轴向,所述测温线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外。通过将电磁加热组件中用于加热的部件设置为线圈盘,线圈盘整体呈盘装,厚度小,便于装配,使得基座的厚度变得更薄,增加基座的美观性;磁条用于形成磁力线的闭合回路。测温线圈在线圈盘的轴向上更接
近于容器的导磁材料,提高测温线圈检测温度的精准度
[0012]所述测温线圈与所述线圈盘同轴设置;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所述测温线圈的靠近所述线圈盘的表面与所述线圈盘/磁条的靠近所述测温线圈的表面具有间距H;所述间距H为

5mm≤H≤10mm。
[0013]通过设置测温线圈与线圈盘共中心轴,一方面沿周向,测温线圈所处磁场均匀分布,另一方面能够合理利用线圈盘缠绕时所形成的中心空间,为测温组件提供安装空间,使得电磁加热组件与测温组件装配更紧凑,有利于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小型化。通过设置该间距H,能够降低测温线圈与线圈盘同轴设置时,磁条产生的磁场对测温线圈检测温度的精准度的影响。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距H为0≤H≤5mm。
[0015]通过设置该间距H为正向间距,且0≤H≤5mm,使得沿线圈盘的中心轴方向,测温线圈与磁条无重合部分,最大限度降低磁条产生的磁场对测温线圈检测温度的精准度的影响。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
[0017]托架,连接于所述线圈盘和所述磁条,所述托架设有中心空腔和第一环槽,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测温支架安装于所述中心空腔中。
[0018]通过设置托架,便于线圈盘、磁条和测温组件的安装。通过在托架中设置中心空腔,用于安装测温支架,通过在托架中设置第一环槽,用于安装线圈盘。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支架上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托架可拆卸连接。
[0020]通过在测温支架设置支撑脚,支撑脚便于与托架可拆卸连接,方便电磁加热组件与测温组件的拆装。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支架设有:
[0022]第二环槽,所述测温线圈设于所述第二环槽中;
[0023]若干过线孔,位于所述第二环槽的内环空间中;相邻两个所述过线孔之间设有绝缘件。
[0024]通过在测温支架设置第二环槽,便于测温线圈的绕设。通过设置过线孔使得电导线能够从测温支架的中部引出,使得测温支架中线束较为集中,便于走线。通过在两个过线孔之间设置绝缘件,能够避免相邻的电导线意外接触而短路。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控板,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电磁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通过设置电控板实现电磁加热装置的自动控温。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连接线,所述测温线圈与所述电控板通过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测温线圈通过金属压件铆接。
[0027]通过设置连接线,便于测温线圈与电控板的电连接,能够实现自动控温。通过金属压件实现连接线与测温线圈的连接以及电导通,一方面金属压件的强度较大,保证连接线与测温线圈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由于测温线圈利用磁耦合测温,测温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金属压件熔点高,相比于目前常用的焊接连接,能够避免连接失效,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
[0029]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测温支架上,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
[0030]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且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测温支架上,由于测温支架更靠近基座,能够直接检测基座的温度,在基座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系统会停止加热,提高安全性。
[00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测温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测温支架之间;
[0032]所述测温支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过盈装配于所述安装槽中。
[0033]通过在温度传感器与测温支架之间设置弹性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保证温度传感器始终靠近基座,通过设置弹性件在测温支架上过盈装配,使得弹性件始终保持受压缩状态,以将温度传感器抵紧于基座,提高基座温度的检测精度。
[00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
[0035]温度开关,设于所述测温支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或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温度开关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有安装腔;电磁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产生交变磁场、并作用于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或所述基座内的容器,以使所述容器感应所述交变磁场产生电涡流;测温组件,包括测温支架和用于感应所述电涡流的测温线圈,所述测温支架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所述测温线圈设于所述测温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线圈盘和磁条;沿所述线圈盘的中心轴的轴向,所述测温线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线圈与所述线圈盘同轴设置;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所述测温线圈的靠近所述线圈盘的表面与所述线圈盘/磁条的靠近所述测温线圈的表面具有间距H;所述间距H为

5mm≤H≤1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H为0≤H≤5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还包括:托架,连接于所述线圈盘和所述磁条,所述托架设有中心空腔和第一环槽,所述线圈盘设于所述第一环槽中,所述测温支架安装于所述中心空腔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支架上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托架可拆卸连接。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支架设有:第二环槽,所述测温线圈设于所述第二环槽中;若干过线孔,位于所述第二环槽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向阳马志海江太阳罗金柳生刘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