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760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仿真训练室、体感虚拟设备和模拟训练设备以及控制电脑;仿真训练室包括有室外监测器和室内监测器,体感虚拟设备包括有VR眼镜和手部感应器;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有模拟车辆和模拟假人以及模拟标签;控制电脑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室内监测器、VR眼镜、手部感应器、模拟标签、模拟车辆以及模拟假人连接,控制电脑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控制电脑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该救护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提高配合程度。提高配合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意外训练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交通意外,指行车(多指汽车等机动车)时发生的伤亡事故。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因此,车祸的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车祸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害,为城市人口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0003]在交通意外中往往需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工作,所以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实地急救能力,是当前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该救护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
[0006]包括有仿真训练室、设置于仿真训练室内的体感虚拟设备和模拟训练设备以及控制电脑;
[0007]所述仿真训练室包括有室外监测器和室内监测器,所述室外监测器用于监测训练人员抵达场地,所述室内监测器用于监测内部训练人员实况;
[0008]所述体感虚拟设备包括有VR眼镜和安装于训练人员手部的手部感应器;
[0009]所述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有模拟车辆和模拟假人以及用于粘贴于模拟假人上的模拟标签;
[0010]所述控制电脑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室内监测器、VR眼镜、手部感应器、模拟标签、模拟车辆以及模拟假人连接,所述控制电脑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
[0011]所述VR眼镜用于接收场景数据;
[0012]所述模拟标签用于接收标签数据;
[0013]所述控制电脑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
[0014]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包括有场景布置步骤、救援评分步骤以及车祸体验步骤;
[0015]所述场景布置步骤包括有步骤1:输入人数信息、车辆信息、车速信息、场景信息、
仿真难度信息;
[0016]步骤2:生成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受伤信息、标签信息;
[0017]步骤3:将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导入体感虚拟设备中,将标签信息导入模拟标签中,将受伤信息导入气压模拟器中;
[0018]步骤4:摆放模拟车辆位置,摆放模拟假人位置,往假人身上粘贴对应的模拟标签;
[0019]步骤5:等待救援模拟。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通过控制电脑构建车祸数据(意外数据),该意外数据包括有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场景数据又包括了环境信息、主驾的视角信息、副驾的视角信息以及位于主驾和副驾的受伤信息,将各个信息分别传输至对应的设备内,例如将环境信息传输至体感虚拟设备内,由虚拟设备进行VR三维构建,从而使得训练人员通过VR眼镜展现给训练人员。
[0021]将受伤信息传输至模拟标签内,再将模拟标签粘贴与模拟假人的指定位置处,模拟标签上会显示出血信息、是否有骨伤等,训练人员需要根据伤口所处位置和模拟标签上的信息,判断受伤情况,从而进行伤情判断以及急救操作。
[0022]控制电脑根据训练人员的操作过程、操作结果、选择结果、操作速度等条件判断急救的合格度。综上所述,该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2为场景布置步骤的步骤示意图;
[0025]图3为救援模拟步骤的步骤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仿真训练室;11、室外监测器;12、室内监测器;2、体感虚拟设备;21、VR眼镜;22、手部感应器;3、模拟训练设备;31、模拟车辆;32、模拟假人;33、模拟标签;4、控制电脑;41、计时模块;42、流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8]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
[0029]包括有仿真训练室、设置于仿真训练室内的体感虚拟设备和模拟训练设备以及控制电脑;
[0030]仿真训练室包括有室外监测器和室内监测器,室外监测器用于监测训练人员抵达场地,室内监测器用于监测内部训练人员实况;
[0031]体感虚拟设备包括有VR眼镜和安装于训练人员手部的手部感应器;
[0032]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有模拟车辆和模拟假人以及用于粘贴于模拟假人上的模拟标
签;该模拟车辆的设计能够增加实景程度,模拟将患者如何安全的从车内移出。
[0033]控制电脑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室内监测器、VR眼镜、手部感应器、模拟标签、模拟车辆以及模拟假人连接,控制电脑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
[0034]VR眼镜用于接收场景数据;
[0035]模拟标签用于接收标签数据;
[0036]控制电脑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
[0037]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培训者通过控制电脑构建车祸数据(意外数据),该意外数据包括有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场景数据又包括了环境信息、主驾的视角信息、副驾的视角信息以及位于主驾和副驾的受伤信息,将各个信息分别传输至对应的设备内,例如将环境信息传输至体感虚拟设备内,由虚拟设备进行VR三维构建,从而使得训练人员通过VR眼镜展现给训练人员。
[0038]将受伤信息传输至模拟标签内,再将模拟标签粘贴与模拟假人的指定位置处,模拟标签上会显示出血信息、是否有骨伤等,训练人员需要根据伤口所处位置和模拟标签上的信息,判断受伤情况,从而进行伤情判断以及急救操作。
[0039]最终控制电脑根据训练人员的操作过程、操作结果、选择结果、操作速度等条件判断急救的合格度。综上所述,该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0040]该仿真训练室的门口设置有监测器(室外监测器),监测器的设置原理可以为打卡机、或者设置在门上的感应器,当训练人员在外部进行打卡操作或者推门而入时,判断为救护车抵达交通意外现场,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仿真训练室(1)、设置于仿真训练室(1)内的体感虚拟设备(2)和模拟训练设备(3)以及控制电脑(4);所述仿真训练室(1)包括有室外监测器(11)和室内监测器(12),所述室外监测器(11)用于监测训练人员抵达场地,所述室内监测器(12)用于监测内部训练人员实况;所述体感虚拟设备(2)包括有VR眼镜(21)和安装于训练人员手部的手部感应器(22);所述模拟训练设备(3)包括有模拟车辆(31)和模拟假人(32)以及用于粘贴于模拟假人(32)上的模拟标签(33);所述控制电脑(4)分别与室外监测器(11)、室内监测器(12)、VR眼镜(21)、手部感应器(22)、模拟标签(33)、模拟车辆(31)以及模拟假人(32)连接,所述控制电脑(4)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所述VR眼镜(21)用于接收场景数据;所述模拟标签(33)用于接收标签数据;所述控制电脑(4)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脑(4)包括有计时模块(41)和流程模块(42),所述流程模块(42)根据意外数据生成正确的急救流程,并且设置有急救时间阈值;所述计时模块(41)分别与室外监测器(11)和流程模块(42)连接,当室外监测器(11)被触发时计时模块(41)启动计时操作,并且监测每一急救流程中的用时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急救流程包括有放置安全牌、检测伤员状况、判断伤情等级、进行急救操作以及意外情况救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急救操作包括有确认伤者意识、根据受伤情况进行针对性救护、监测生命特征、记录伤者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模拟车辆(31)内设置有多个气压模拟器,所述意外数据包括有主驾视角信息、副驾视角信息、模拟受伤信息;所述体感虚拟设备(2)用于接收主驾视角信息、副驾视角信息;所述气压模拟器用于接收模拟受伤信息。6.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歌心陈奕汝余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