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在制备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753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在制备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涉及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在制备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进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以及患病总体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提前。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0003]有多种因素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根据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完全阐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但血栓的形成被认为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纤维成分相互粘附,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0004]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血栓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其疗效虽然显著,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多不良反应,例如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刺激、过敏性反应、有出血倾向、肝肾功能损害,可能导致局部压迫症状明显,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并且,抗凝药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检测血凝状况,为的是以免引起出血,再就是用药方式复杂。
[0005]中医有治未病的思想,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果能早期预防,或发生后能预防复发,相对于形成严重疾病是更具有意义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脑中风等。中医认为“久病多瘀,慢病多瘀,温热病重症及创伤也多有瘀证”。常见活血化瘀药物包括:三七、川芎、红花、当归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这类药物具有抗凝、抗血小板活性、溶栓等作用。
[0006]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DC.)为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最早记载于公元741年(唐开元二十九年)陈藏器所编著《本草拾遗》,此后宋代刘翰等编著《开宝本草》(公元973—974年)也曾记载。艾纳香以根、嫩枝、叶入药,其性微温,味辛、微苦,具有祛风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外用跌打损伤、疮疖痛肿、湿疹皮炎。另外,艾纳香还具有抗氧化、抗癌和抗病毒的作用。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贵州、广西、广东、云南、台湾等省。在黎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药物。
[0007]本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艾纳香中的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及其类似物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可能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具有广阔前景。艾纳香中的化合物本身药理活性广泛,来自于天然植物,安全可靠,目前未见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及其类似物用于治疗或/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天然安全的抗凝血药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常见的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操作复杂、较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且需反复检测血凝状况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在制备用于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的药物制剂在制备用于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或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或包含其的药物制剂在制备用于预防或/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用途。
[0013]进一步地,该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0014](1)取适量的艾纳香,60%~80%乙醇超声提取或回流提取1至3次,每次1至3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第一水提液;
[0015](2)将该第一水提液添加至大孔树脂,分别以75%~85%乙醇和约95%乙醇进行洗脱,收集约95%乙醇馏分,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第二水提液;以及
[0016](3)在该第二水提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煮沸后放冷,经重结晶得到该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
[0017]进一步地,该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0018](1)取适量的艾纳香,约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第一水提液;
[0019](2)将该第一水提液添加至大孔树脂,分别以约80%乙醇和约95%乙醇进行洗脱,收集约95%乙醇馏分,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第二水提液;以及
[0020](3)在该第二水提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煮沸后放冷,经重结晶得到该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
[0021]进一步地,该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是抗凝血药物和/或抗血小板药物。
[0022]进一步地,该调节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抑制血小板释放ATP和/或延长出血时间。
[0023]进一步地,该血小板聚集是凝血酶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0024]进一步地,该血小板释放ATP是凝血酶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释放ATP。
[0025]进一步地,该出血时间是切除鼠尾所引起的出血时间。
[0026]进一步地,该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通过对血小板致密颗粒释放的抑制实现该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0027]进一步地,该药物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其它抗凝血药物和/或抗血小板药物。
[0028]进一步地,该其它抗凝血药物和/或抗血小板药物选自阿司匹林、水蛭素、波立维、华法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度沙班、达比加群酯和肝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进一步地,该药物制剂进一步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
[0030]进一步地,该药用辅料选自稀释剂、抗氧剂、促溶剂和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在制备用于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2.一种包含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3.一种包含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的药物制剂在制备用于调节凝血功能的药物中的用途。4.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酯、同位素标记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或前药、或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或包含其的药物制剂在制备用于预防或/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用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1)取适量的艾纳香,60%~80%乙醇超声提取或回流提取1至3次,每次1至3小时,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第一水提液;(2)将所述第一水提液添加至大孔树脂,分别以75%~85%乙醇和约95%乙醇进行洗脱,收集约95%乙醇馏分,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得到第二水提液;以及(3)在所述第二水提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煮沸后放冷,经重结晶得到所述2,4

二羟基
‑6‑
甲氧基苯乙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道鹏何芋岐秦琳陆安静鲁艳柳张倩茹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