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DD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以及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95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DMDD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以及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本申请将DMDD与主动靶向配体制备成靶向药物,成功制备得到了DMDD癌症靶向药物。并且本申请使用HA和TN制备脂质体来改善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促进细胞摄取,改善炎症反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增强靶向肿瘤的潜力,最终得到的DMDD癌症靶向药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与此同时,DMDD癌症靶向药物对乳腺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用DMDD癌症靶向药物时具有比DMDD单药治疗更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MDD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以及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
,具体是DMDD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以及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有很多,如手术、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但没有一种方法能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当前,临床上化疗药物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因此,制备一个具有靶向能力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从而在提高药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
[0003]主动靶向脂质体的出现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主动靶向脂质体通常由抗癌药物和主动靶向配体组成脂质体,可以特异性结合在癌细胞中大量表达的肿瘤标志物。理想的主动靶向治疗肿瘤标志物应该是在癌细胞表面过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相对较低的膜蛋白,因而可以使脂质体借助靶向配体将抗癌药物定向转运至靶组织,选择性的杀灭癌细胞,而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
[0004]但是目前并没有将DMDD用于制备抗乳腺癌靶向药物方面的内容,其是由于将药物用于制备抗乳腺癌靶向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本身的性质,比如溶解性,稳定性,PH等等,还需要根据药物本身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靶向制剂,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并针对性进行大量的研究试验。
[0005]因此,在现有DMDD抗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靶向药物研究,将DMDD用于制备抗乳腺癌靶向药物方面,并得到一种用 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DMDD 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以及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DMDD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所述DMDD,是2

十二烷基
‑6‑
甲氧基

2,5

二烯

1,4

环己二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抗乳腺癌药物,是抗乳腺癌靶向药物。
[0009]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是将DMDD与主动靶向配体制备成靶向药物;所述DMDD,是2

十二烷基
‑6‑
甲氧基

2,5

二烯

1, 4

环己二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癌症靶向药物,是乳腺癌靶向药物。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靶向配体,是透明质酸及TAT

NBD复合肽 (TN)。
[0012]进一步的,所述TAT

NBD复合肽(TN),是用TAT多肽和NBD多肽制备成的。进一步的,所述TAT多肽,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因子(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ransactivator,TAT)细胞穿透肽。进一步的,所述NBD多肽,是NEMO结合结构域(NBD)多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4](1)将30mg蛋黄卵磷脂、4.3mg胆固醇、0.3mgDSPE

PEG2000

TN、3mg十八胺和4.3mgDMDD于烧杯中并用5mL无水乙醇溶解作为油相;
[0015](2)在磁力搅拌的作用下,用注射器将油相缓慢匀速的注入到5mL水相PBS液面下逐渐形成脂质体;
[0016](3)继续加热搅拌以除去无水乙醇,得到脂质体悬浮液;
[0017](4)量取5mL1mg/mLHA溶液于烧杯中,在持续搅拌下,用注射器将(3)中得到的脂质体悬浮液缓缓注入HA溶液中,滴加完继续搅拌30min;
[0018](5)将所得溶液冰水浴环境下100w探头超声10min,再经过0.45、0.22μm微孔滤膜各过滤1次,即得到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
[0019]所述水相PBS,是0.01M,pH7.2

7.4的PBS缓冲液。
[0020]DSPE

PEG(2000),是一种磷脂聚乙二醇的胺衍生物,用于合成固体脂质和热敏脂质体纳米颗粒,以递送抗癌剂。将DSPE

PEG(2000)于TN多肽合成DSPE

PEG2000

TN,DSPE

PEG2000

TN的DSPE端可以与脂质膜结合并将TN修饰在脂质体中。
[0021]CD44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在许多生物学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各种实体瘤细胞中表达量显著增高,是许多肿瘤细胞表面重要的表面标志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D44分子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作为CD44分子的天然配体,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与CD44分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当HA作为纳米材料时,可以与抗肿瘤药物形成靶向制剂,通过受体

配体机制到达肿瘤部位,因此常用于肿瘤靶向给药研究。另外多肽作为机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分子质量小、制备容易、免疫原性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因而可作为配体,通过受体的介导作用,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近几年制剂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将细胞穿透肽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脂质体、小分子药物等,并且可以促进细胞对药物的摄取。
[00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因子(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ransactivator,TAT)细胞穿透肽是HIV

1病毒编码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富含碱性氨基酸序列,能够高效介导多种外源生物大分子通过多种膜性结构,例如细胞质膜和血脑屏障等。它是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有效载体,它们在肿瘤的治疗以及肿瘤分子成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TAT多肽与紫杉醇联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克服肿瘤细胞对紫杉醇的耐受,也能减少紫杉醇的毒副作用。
[0023]NEMO结合结构域(NBD)多肽是根据IKKα、IKKβ羧基末端同源结构域

NBD区域设计的一种具有细胞渗透性的多肽,是NF

κB特异性抑制剂,可下调NF

κB通路活性。
[0024]将TAT多肽和NBD多肽制备成TAT

NBD复合肽(TN),并将其渗入到肿瘤分子靶向肽中,不仅可以促进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还能有效的改善肿瘤炎症反应,在抗炎和抗肿瘤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
[0025]用HA和TN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DMDD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MDD,是2

十二烷基
‑6‑
甲氧基

2,5

二烯

1,4

环己二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乳腺癌药物,是抗乳腺癌靶向药物。3.一种用DMDD制备的癌症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是将DMDD与主动靶向配体制备成靶向药物;所述是DMDD,是2

十二烷基
‑6‑
甲氧基

2,5

二烯

1,4

环己二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癌症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癌症靶向药物,是乳腺癌靶向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癌症靶向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靶向配体,是透明质酸及TAT

NBD复合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彬赵永祥张晓琳韦锦斌林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