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18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口服液、片剂、胶囊或注射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遗传物质RNA的复制增殖,减少核酸复制次数,进而起到控制感染,达到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利用单体化合物大黄素预防或治疗抗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或治疗抗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或治疗抗新型冠状病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学
,涉及防治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化学药物,具体地说是大黄素抗奥密克戎毒株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SARS

CoV

2属β

冠状病毒,是一类宿主范围广泛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防治较难。
[0003]新型冠状病毒的RNA聚合酶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抑制其活性的药物可以产生较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目的。诊断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药物,对诸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等都有抗病毒作用。
[0004]目前全球流行的SARS

CoV

2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急需研发一种能有效防治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大黄素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方面的应用,通过抑制RNA聚合酶实现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而实现有效防治冠状病毒感染的目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0008]作为一种限定,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的结构式为:
[0009][0010]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NA聚合酶。
[0011]作为第三种限定,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的分子量为270.237。
[0012]作为第四种限定,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用于制备口服液、片剂、胶囊或注射液。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14]①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体化合物大黄素,来源于天然药食两用绿色植物,安全性好,可口服,提纯后可注射使用;
[0015]②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可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遗传物质RNA的复制增殖,减少核酸复制次数,进而起到控制感染,达到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目的。
[0016]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利用单体化合物大黄素预防或治疗抗新型冠状病毒。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与7BV2活性位点结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1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与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的结合位点
[0021]本实施例提供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与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的结合位点分析实验,该方法为:
[0022]将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与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三维结构7BV2进行分子对接,大黄素与7BV2活性位点结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23]由图1可知,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与7BV2的核苷酸结合位点处,可以较好的阻碍核苷酸进入该活性位点,进而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复制进程;通过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 a可以得到大黄素与7BV2活性位点结合产生的结合能为

7.4kcal/mol,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0024]本实施例中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的结构式为:
[0025][0026]实施例2大黄素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细胞实验
[0027]本实施例为大黄素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细胞实验,在细胞水平评价大黄素抗奥密克戎毒株的效果。
[0028](一)实验材料
[0029]受试药物:浓度为37.004uM、18.502uM、9.251uM的大黄素;
[0030]细胞:VeroE6细胞,由安徽省疾控中心保存;
[0031]病毒:奥密克戎BA.2.2,滴度为105TCID50/mL,由安徽省疾控中心

80℃保存,使用病毒滴度为35TCID50;
[0032]场地:国家BSL

3实验室进行。
[0033](二)实验方法
[0034]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0035]S1.取无菌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100μl浓度为2
×
105cell/mL的Vero E6细胞,于37℃、5%浓度的CO2条件下培养24小时;
[0036]S2.待细胞贴壁达到底面积的95%时,吸出细胞培养板孔内的培养液,每孔以100uL维持培养基洗涤2遍,得DMEM培养液;
[0037]S3.将80uL浓度为35TCID50的奥密克戎BA.2.2病毒加至8mL S2中DMEM培养液中,
感染细胞1.5h;其中奥密克戎BA.2.2病毒的TCID50为10
‑6,每孔染毒体积为 20uL,感染过程中轻轻左右摇匀,保证病毒与细胞充分接触;
[0038]S4.吸去上清,使用维持培养基洗涤2遍,去除未吸附的病毒;
[0039]S5.分别加入含有摩尔浓度为37.004uM、18.502uM、9.251uM受试药物的DMSO 溶液100uL,每个药物浓度3个复孔,48小时后冻融一次收集病毒细胞,进行PCR 定量检测;
[0040]S6.设立细胞空白对照、病毒模型组;
[0041]S61.设立细胞对照:
[0042]取无菌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S2中DMEM培养液200μl(含2%双抗)加入至长成单层的Vero E6细胞96孔培养板中,共3个复孔,每个复孔中加入DMSO溶液 100uL,48小时后冻融一次收集病毒细胞,进行PCR定量检测;
[0043]S62.设立病毒模型:
[0044]a.将80uL浓度为35TCID50的奥密克戎BA.2.2病毒加至8mL S2中DMEM培养液中,感染细胞1.5h;其中奥密克戎BA.2.2病毒的TCID50为10
‑6,每孔染毒体积为 20uL,感染过程中轻轻左右摇匀,保证病毒与细胞充分接触;
[0045]b.吸去上清,使用维持培养基洗涤2遍,去除未吸附的病毒;
[0046]c.共9个复孔,均分为三组,每个复孔中加入DMSO溶液100uL,48小时后冻融一次收集病毒细胞,进行PCR定量检测。
[0047](三)实验结果
[0048]结果说明:病毒核酸复制数越低,则利用life Q5荧光定量测得的CT吸收值越高;
[0049]细胞对照测得CT吸收值:
[0050]32.196、33.780、32.968;
[0051]病毒模型测得CT吸收值:
[0052]14.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的结构式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化合物大黄素,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NA聚合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体化合物大黄素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彦雷孙殿兴许寅聪刘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孙殿兴许寅聪刘建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