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555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和混料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肥料生产技术领域。该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通过在混料箱的两侧设置第二转动杆和凸轮,使得电机在通过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转动轴搅拌的同时,能够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使得凸轮能够对混合好的肥料进行筛选分离,通过在筛框内部设置大孔径过滤网板,可以将颗粒较大的化肥颗粒分离至筛框的内部,避免缓释掺混肥料在施肥过程中因颗粒大小不均匀而造成养分分布不均匀的隐患,通过在出料框的内部设置小孔径过滤网板,使得破碎或者小粒径的化肥颗粒能够从缓释掺混肥料中分离出去,从而达到便于施肥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生产
,具体为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掺混肥料又称BB肥、干混肥料,是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缓释掺混肥料为生产的以氮、磷、钾为基础养分并且在设定时间内缓慢释放的三元或二元掺混肥料。
[0003]现有的缓释掺混肥料在混合生产过程中,不具备分离工序,导致缓释掺混肥料中通常会掺杂一些粒径差异过大的肥料颗粒和一些因机械混合导致结构破损或粉碎的化肥粉末,如果不对大颗粒的缓释掺混肥料进行分离,会导致缓释掺混肥料在施肥过程中因颗粒大小不均匀而造成养分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化肥颗粒易破碎或者粉碎,不便于水稻侧深施肥,同时,现有的缓释掺混肥料混料方式单一,导致缓释掺混肥料在生产混合的过程中用时过长,致使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解决了因缓释掺混肥料颗粒大小差异过大,使肥料养分分布不均匀和混料方式单一,而导致缓释掺混肥料生产效率较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和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混料箱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底端贯穿混料箱并延伸至混料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延伸至混料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混料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扇叶,所述混料箱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蜗杆相适配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转动杆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混料箱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混料箱的两侧且位于第二蜗杆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蜗杆相适配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混料箱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筛框,所述筛框底部的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出料框。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贯穿混料箱并延伸至混料箱的内部,所述第二蜗杆延伸至混料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
搅拌扇叶,所述第二搅拌扇叶设置有若干个。
[0007]优选的,所述筛框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大孔径过滤网板。
[0008]优选的,所述出料框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小孔径过滤网板。
[0009]优选的,所述混料箱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混料箱底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出料管。
[0010]优选的,所述筛框的前部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通过在混料箱的两侧设置第二转动杆和凸轮,使得电机在通过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转动轴搅拌的同时,能够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的配合,使得凸轮能够对混合好的肥料进行筛选分离,通过在筛框内部设置大孔径过滤网板,可以将颗粒较大的化肥颗粒分离至筛框的内部,避免缓释掺混肥料在施肥过程中因颗粒大小不均匀而造成养分分布不均匀的隐患,通过在出料框的内部设置小孔径过滤网板,使得破碎或者粉碎的化肥颗粒能够从缓释掺混肥料中分离出去,从而达到便于施肥的效果。
[0014](2)该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通过在混料箱的内部设置第二转动轴,使得电机在通过第一蜗杆带动第一转动轴纵向混合搅拌的同时,能够联动第二转动轴横向混合搅拌,从而加快缓释掺混肥料生产的过程,提高缓释掺混肥料的混合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混料箱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筛框和出料框结构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筛框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中:1、底座;2、混料箱;3、支撑柱;4、电机;5、第一蜗杆;6、第一转动轴;7、第一搅拌扇叶;8、第一转动杆;9、第一蜗轮;10、第一皮带轮;11、第二蜗杆;12、第二皮带轮;13、皮带;14、第二转动杆;15、第二蜗轮;16、凸轮;17、滑槽;18、滑块;19、筛框;20、出料框;21、第二转动轴;22、第二搅拌扇叶;23、大孔径过滤网板;24、小孔径过滤网板;25、进料管;26、出料管;27、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和混料箱2,混料箱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且支撑柱3
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混料箱2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5,第一蜗杆5的底端贯穿混料箱2并延伸至混料箱2的内部,第一蜗杆5延伸至混料箱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混料箱2内腔的底部,第一转动轴6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扇叶7,混料箱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第一转动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蜗杆5相适配的第一蜗轮9,第一转动杆8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混料箱2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1,第二蜗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一皮带轮10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13,混料箱2的两侧且位于第二蜗杆11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4,第二转动杆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蜗杆11相适配的第二蜗轮15,第二转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凸轮16,混料箱2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8,两个滑块18之间固定连接有筛框19,筛框19底部的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出料框20,第二蜗杆11的一端贯穿混料箱2并延伸至混料箱2的内部,第二蜗杆11延伸至混料箱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1,第二转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侧深施专用缓释掺混肥料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座(1)和混料箱(2),所述混料箱(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且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2)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5),所述第一蜗杆(5)的底端贯穿混料箱(2)并延伸至混料箱(2)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5)延伸至混料箱(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混料箱(2)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轴(6)上部和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扇叶(7),所述混料箱(2)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所述第一转动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蜗杆(5)相适配的第一蜗轮(9),所述第一转动杆(8)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所述混料箱(2)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1),所述第二蜗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一皮带轮(10)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13),所述混料箱(2)的两侧且位于第二蜗杆(11)的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4),所述第二转动杆(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蜗杆(11)相适配的第二蜗轮(15),所述第二转动杆(14)的底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孝根束维正陈勇陈国庆丁茂刘洪滨许焱炜陈骏郑兴来李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