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504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包括:观测机构,包括上套管、设置在所述上套管下端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端的下套管;通过设置的旋转机构,能够在观火孔密封盖板闭合上套管时,能够将透明玻璃旋转至竖直状态,继而使得上套管与锅炉内部连通,从而在炉膛负压下,上套管的上端盖通过大气压严密关闭,当透明玻璃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能够对安装板内部进行密封,使得工作人员通过上套管观察锅炉内部燃烧状况时,避免热量通过上套管排出,降低了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的清理机构,能够对透明玻璃的表面进行清理,避免燃烧时产生的灰尘附着在透明玻璃上,影响工作人员观察,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质量。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质量。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观火孔领域,尤其是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

技术介绍

[0002]燃烧炉种类较多,有燃气式,有烧煤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又研制出电弧燃烧炉,无论哪种燃烧炉均是一种能量装换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一种设备,其中烧煤式的燃烧炉是许多中小型企业较为青睐的,其购买成本低,使用安装较为方便,每个燃烧炉均配有观光孔,通过观察燃烧炉的燃烧情况计算添加燃料的时间,避免燃烧炉熄灭情况的发生。
[0003]现有的锅炉观火孔处一般设有透明玻璃,以避免工作人员打开观火孔密封盖时,热量从套管处排出伤害工作人员,但锅炉内燃烧时产生的灰尘会附着在透明玻璃上,影响工作人员观察锅炉内部的火焰燃烧状况,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观火孔内部的透明玻璃表面容易附着燃烧时产生的灰尘,影响工作人员观察锅炉内部的火焰燃烧状况。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包括:观测机构,包括上套管、设置在所述上套管下端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端的下套管;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以及,清理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圆周表面的移动块、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一侧的石棉橡胶板以及设置在螺纹杆右端的第二旋钮。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安装板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圆周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转轴的右端贯穿安装板的右端并设置有第一旋钮。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螺纹杆、移动块和石棉橡胶板均设置在移动槽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槽设置在透明玻璃的上方,且移动槽的直径大于透明玻璃的直径,所述石棉橡胶板的下端与透明玻璃的上表面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和移动块均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石棉橡胶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块靠近
透明玻璃的一侧相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和两个所述螺纹杆均通过轴承与安装板的内部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套管的上端通过密封盖板合页铰接有观火孔密封盖板。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的表面均套设有防滑套。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套管、安装板和下套管的内部均开设有观察通槽,所述透明玻璃的直径与观察通槽的直径相同。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旋钮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板右端内部开设有螺孔,且螺孔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左端螺纹连接在上端所述螺孔的内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旋转机构,能够在观火孔密封盖板闭合上套管时,能够将透明玻璃旋转至竖直状态,继而使得上套管与锅炉内部连通,从而在炉膛负压下,上套管的上端盖通过大气压严密关闭,当透明玻璃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能够对安装板内部进行密封,使得工作人员通过上套管观察锅炉内部燃烧状况时,避免热量通过上套管排出,降低了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的清理机构,能够对透明玻璃的表面进行清理,避免燃烧时产生的灰尘附着在透明玻璃上,影响工作人员观察,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观察质量。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清理机构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正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俯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
间尺寸。
[0027]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所述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包括观测机构100,包括上套管101、设置在上套管101下端的安装板102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02下端的下套管103;此结构的设置,在下套管103与锅炉内部连通后,工作人员能够在上套管101的上端处观察锅炉内部的燃烧状况,以及,清理机构300,包括螺纹杆301、螺纹连接在螺纹杆301圆周表面的移动块302、设置在移动块302一侧的石棉橡胶板303以及设置在螺纹杆301右端的第二旋钮304,通过转动第二旋钮304,带动螺纹杆301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302和石棉橡胶板303水平移动,继而对旋转机构200进行清理,避免了燃烧时产生的灰尘附着在旋转机构200上,影响工作人员观察锅炉内部状况,安装板102内部开设有移动槽400,螺纹杆301、移动块302和石棉橡胶板303均设置在移动槽400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机构(100),包括上套管(101)、设置在所述上套管(101)下端的安装板(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02)下端的下套管(103);所述安装板(102)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200);以及,清理机构(300),包括螺纹杆(30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301)圆周表面的移动块(302)、设置在所述移动块(302)一侧的石棉橡胶板(303)以及设置在螺纹杆(301)右端的第二旋钮(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00)包括转轴(201),所述转轴(201)活动安装在安装板(102)的内部,所述转轴(201)的圆周表面设置有透明玻璃(202),所述转轴(201)的右端贯穿安装板(102)的右端并设置有第一旋钮(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内部开设有移动槽(400),所述螺纹杆(301)、移动块(302)和石棉橡胶板(303)均设置在移动槽(400)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观火孔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400)设置在透明玻璃(202)的上方,且移动槽(400)的直径大于透明玻璃(202)的直径,所述石棉橡胶板(303)的下端与透明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胜龙张松赖余飞刘定鳌刘小波杨政张光兴马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