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07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焰检测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外套筒水冷组件、贯穿设置于外套筒水冷组件偏心位置的内套筒风冷组件、设置于外套筒水冷组件一端偏心位置的弧形防护套筒、与弧形防护套筒连接的双重调节组件,以及设置于弧形防护套筒上并设置于双重调节组件一侧的双重锁止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通过水冷对外套筒和内套筒进行冷却降温,风冷对内套筒内部冷却降温并除尘,保证合适的工作温度和工作环境,提高检测准确度,并在检测结束后通过双重调节组件调节冷却效率,使装置快速冷却,便于后续拆装。便于后续拆装。便于后续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焰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燃烧检测
,特别是一种火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燃烧监测是实时监视燃煤(油)锅炉内燃烧的重要手段,火检光纤是将炉膛内火焰反馈至信号处理器的必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普遍采用的火检光纤对高温环境耐受力差,极易烧毁。因光纤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轻微堵灰即严重影响其火焰信号的传输效果。现有装置对火检冷却、清灰的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焰检测装置,其能够通过水冷和风冷对整体装置进行降温和除尘,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和环境,并在工作结束后快速冷却便于拆卸更换。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焰检测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外套筒水冷组件、贯穿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偏心位置的内套筒风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一端偏心位置的弧形防护套筒、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连接的双重调节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上并设置于所述双重调节组件一侧的双重锁止组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其两端的前套盖和后套盖、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顶部的接入口、与所述后套盖连接的进水管、贯通设置于所述前套盖顶部的冷却口、设置于所述冷却口上的解封槽,以及贯穿设置于其偏心位置并与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适配的安装口。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包括与其顶部连通的进风嘴、设置于其内部的光纤、分别设置于所述光纤两端的信号处理器和火检镜头、与所述火检镜头连接的固定环,以及阵列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上的多组出风口;
[0009]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两端向所述安装口外伸出,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防护套筒内,所述火检镜头设置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内;
[0010]所述进风嘴与所述接入口适配,并向所述接入口外延伸。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双重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柱、设置于所述调节柱一侧的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解封槽内的密封板、设置于所述调节柱底部的按压板、与所述按压板连接的铰接块、与所述铰接块底部连接的弧形中空导流圆盘、与所述铰接块铰接并两端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内壁连接的铰接柱,以及设置于所述铰接柱上并与所述铰接块和所述弧形防护套筒内壁连接的扭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柱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锁止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的锁止口顶部的弧形挤出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双重锁止组件包括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顶部连接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顶部连接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中部并向其两端延伸的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杆一端连接的锁止块,以及设置于所述调节杆外侧并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止块和所述套筒连接的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止块包括设置于其顶部的弧形触头,以及设置于其底部的卡槽。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的外径大小与所述弧形中空导流圆盘外径大小相同。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中空导流圆盘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一端,其内径与所述所述火检镜头直径相同。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火焰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防护套筒包括设置于其末端的窥视口,以及设置于其顶部的调节口;所述火检镜头水平设置于所述窥视口中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水冷对外套筒和内套筒进行冷却降温,风冷对内套筒内部冷却降温并除尘,保证合适的工作温度和工作环境,提高检测准确度,并在检测结束后通过双重调节组件调节冷却效率,使装置快速冷却,便于后续拆装。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火焰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21]图2为火焰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3为火焰检测装置的拆分图。
[0023]图4为火焰检测装置的双重调节组件结构图。
[0024]图5为火焰检测装置的双重锁止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参照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焰检测装置,其能够通过水冷和风冷对整体装置进行降温和除尘,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和环境,并在工作结束后快速冷却便于拆卸更换。
[0030]具体的,装置主体100,包括外套筒水冷组件101、贯穿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偏心位置的内套筒风冷组件102、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一端偏心位置的弧形防护套筒103、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103连接的双重调节组件104,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103上并设置于所述双重调节组件104一侧的双重锁止组件105。
[0031]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包括分别设置于其两端的前套盖101a和后套盖101b、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顶部的接入口101c、与所述后套盖101b连接的进水管101d、贯通设置于所述前套盖101a顶部的冷却口101e、设置于所述冷却口101e上的解封槽101f,以及贯穿设置于其偏心位置并与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102适配的安装口101g。
[0032]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102包括与其顶部连通的进风嘴102a、设置于其内部的光纤102b、分别设置于所述光纤102b两端的信号处理器102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00),包括外套筒水冷组件(101)、贯穿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偏心位置的内套筒风冷组件(102)、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一端偏心位置的弧形防护套筒(103)、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103)连接的双重调节组件(104),以及设置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103)上并设置于所述双重调节组件(104)一侧的双重锁止组件(1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包括分别设置于其两端的前套盖(101a)和后套盖(101b)、设置于所述外套筒水冷组件(101)顶部的接入口(101c)、与所述后套盖(101b)连接的进水管(101d)、贯通设置于所述前套盖(101a)顶部的冷却口(101e)、设置于所述冷却口(101e)上的解封槽(101f),以及贯穿设置于其偏心位置并与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102)适配的安装口(101g)。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102)包括与其顶部连通的进风嘴(102a)、设置于其内部的光纤(102b)、分别设置于所述光纤(102b)两端的信号处理器(102c)和火检镜头(102d)、与所述火检镜头(102d)连接的固定环(102e),以及阵列设置于所述固定环(102e)上的多组出风口(102f);所述内套筒风冷组件(102)两端向所述安装口(101g)外伸出,其中一端延伸至所述弧形防护套筒(103)内,所述火检镜头(102d)设置于所述弧形防护套筒(103)内;所述进风嘴(102a)与所述接入口(101c)适配,并向所述接入口(101c)外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调节组件(104)包括调节柱(104a)、设置于所述调节柱(104a)一侧的连接板(104b)、与所述连接板(104b)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解封槽(101f)内的密封板(104c)、设置于所述调节柱(104a)底部的按压板(104d)、与所述按压板(104d)连接的铰接块(104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陈杰姚雷高伟骆桂礼王东亚汤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南京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