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伟才专利>正文

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456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涉及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技术领域,主要为了提高低速载重车辆前轮驱动、转向以及制动系统的结构强度和安装连接的稳定性,使其在高强度的运行和使用频率下降低故障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桥壳体(1)下端设置弧形延伸板(401)以及在前桥壳体(1)上端设置固定爪(402)组成的减速器复合支架,对主减速器(3)总成的前后上下分别进行整体固定,提高减速器(3)总成与前桥壳体(1)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振动;另外,采用了二级减振支撑机构,使车辆在不同的载荷都具有较为合理的减振效果和支撑效果,可广泛应用在各种低速载重车辆中,提高低速载重车辆稳定性和承重的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前桥机构是在车辆的主体与前轮之间传递各作用力和力矩的装置,是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各项性能和运行参数往往能决定车辆的行驶和工作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的前桥机构主要包括差速传动总成、前桥壳体、转向节、轮毂、转向转向拉杆等组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车辆特别是低速载重车辆的运行强度和频率大幅增加,作为关键部件的前桥机构出现弯曲变形、断裂等一系列故障的风险不断升高。
[0004]更为重要的是:传统载重车辆的前桥结构是单纯依靠弹簧减振器或液压减振器通过螺栓与车辆底盘进行连接,例如“CN202121821994.5”和“CN202123064122.1”,由于使用强度和频率的增加,该结构容易引起前桥与车辆底盘之间的支撑强度不足、减振效果差等问题,特别是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较大起伏,载重物在惯性作用下会施加超过减振器支撑能力的重量,长期以往,会严重损坏减振器,使其寿命大为缩短;还有,现有的前桥机构直接将减速器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在前桥壳体中,结合强度不足,在长期运行后,前桥壳体与减速器之间经常出现抖动,最终影响动力的传输。
[0005]因此,对前桥的结构进行优化,进而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运转稳定性好,生产装配方便的低速载重车辆前桥机构,有助于低速载重车辆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旨在提高低速载重车辆前轮驱动、转向以及制动系统的结构强度和安装连接的稳定性,使其在高强度的运行和使用频率下降低故障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制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复合支架。
[000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桥壳体1,前桥壳体1横向对称设置,其端部至中点位置的几何尺寸逐步增大,且内部分别穿设有对称的传动轴2,并以中点为圆心开设纵向通孔,纵向通孔的直径与减速器3的外圆直径相匹配,减速器3安装在该纵向通孔中。
[0009]所述减速器复合支架设置在前桥壳体1上,对减速器3进行支撑固定,包括弧形延伸板401和固定爪402。
[0010]在所述纵向通孔前后两侧的下沿处,分别设置弧形延伸板401,弧形延伸板401的上表面与纵向通孔的孔壁以及减速器3的外围处于相同高度且弧度相吻合;其中设置在减速器3后侧的弧形延伸板401的长度为纵向通孔轴长的1/2,设置在前侧的弧形延伸板401的长度与减速器3前轴的锥形外壳相等;所述前侧和后侧的弧形延伸板401的高度一致,均按照纵向通孔圆弧的最低点向上延伸,至下侧半径的1/3高度处;所述弧形延伸板401上设置
若干纵向连接板,将弧形延伸板401与前桥壳体1连接在一起,弧形延伸板401上设置若干螺孔,通过螺栓与减速器3后端外壳相固定。
[0011]另外,在设置纵向通孔的前桥壳体1顶部,通过螺栓将一个正面为等腰梯形形状的固定爪402的上部固定脚安装在前桥壳体1的顶部,固定爪402两个斜边上的固定脚则通过螺栓与减速器3前轴锥形外壳相连。
[0012]前桥壳体1的两端部均固定连接法兰盘,并各自与球笼状的内转向节5外侧固定,外转向节6与内转向节5通过连接销相连,在内转向节5和外转向节6相连构成的内部空间则容纳有传动节7,传动节7的外侧部分与穿过前桥壳体1端部的传动轴2向连,内侧部分的端部则穿过内转向节5与制动鼓8相连;前桥壳体1左右两端的内转向节5和外转向节6相连部位上设置润滑油封盖,在左端润滑油封盖的内侧固定连接主转向臂9,同时在左右两端的润滑油封盖上表面均连接弹簧减振器10,在下表面则连接副转向臂11,并用转向拉杆12活动连接。
[0013]所述复合前桥机构还包括二级减振支撑机构,二级减振支撑机构包括二级减振器13和定位板14;二级减振器13的上端固定在车辆的底架15下端,二级减振器13未工作状态下,其长度小于对应位置上车辆底架15与前桥壳体1之间的距离,在二级减振器13下端正对位置,设置与定位板14,定位板14的中心位置内凹,内凹部分的轮廓与二级减振器13下端相吻合,尺寸大于二级减振器13下端部分,二级减振器13下端和定位板14的外侧设置套筒活动连接。
[0014]车辆在运行时,当车辆空载或载荷较小,二级减振器13下端距离定位板14有一定距离,减振和支撑都依靠前桥壳体1左右两端内转向节5和外转向节6相连部位的润滑油封盖上表面连接的弹簧减振器10起作用;当车辆载荷增加,弹簧减振器10被压缩发生形变,二级减振器13与定位板14之间的距离缩小,当二者相互接触后,弹簧减振器10和二级减振器13共同承担载荷,使车辆在不同的载荷都具有较为合理的减振效果和支撑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二级减振器13采用液压减振器或者弹簧减振器。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前桥壳体1下端设置弧形延伸板401以及在前桥壳体1上端设置固定爪402组成的减速器复合支架,对主减速器3总成的前后上下分别进行整体固定,提高减速器3总成与前桥壳体1之间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振动;另外,本技术还采用了二级减振支撑机构,根据车辆所承受的载荷,单独由弹簧减振器10支撑减振,或者由弹簧减振器10和二级减振器13共同承担载荷,使车辆在不同的载荷都具有较为合理的减振效果和支撑效果,可广泛应用在各种低速载重车辆中,能有效提高低速载重车辆稳定性和承重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复合前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转向节和传动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实施例2中所述复合前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前桥壳体1、传动轴2、减速器3、弧形延伸板401、固定爪402、内转向节5、外转向节6、传动节7、制动鼓8、主转向臂9、弹簧减振器10、副转向臂11、转向拉杆12、二级减振器
13、定位板14、底架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包括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制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复合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桥壳体1,前桥壳体1横向对称设置,其端部至中点位置的几何尺寸逐步增大,且内部分别穿设有对称的传动轴2,并以中点为圆心开设纵向通孔,纵向通孔的直径与减速器3的外圆直径相匹配,减速器3安装在该纵向通孔中;所述减速器复合支架设置在前桥壳体1上,对减速器3进行支撑固定,包括弧形延伸板401和固定爪402。
[0024]在所述纵向通孔前后两侧的下沿处,分别设置弧形延伸板401,弧形延伸板401的上表面与纵向通孔的孔壁以及减速器3的外围处于相同高度且弧度相吻合;其中设置在减速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速载重车辆用的复合前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制动机构,还包括减速器复合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桥壳体(1),前桥壳体(1)横向对称设置,其端部至中点位置的几何尺寸逐步增大,且内部分别穿设有对称的传动轴(2),并以中点为圆心开设纵向通孔,纵向通孔的直径与减速器(3)的外圆直径相匹配,减速器(3)安装在该纵向通孔中;所述减速器复合支架设置在前桥壳体(1)上,对减速器(3)进行支撑固定,包括弧形延伸板(401)和固定爪(402);在所述纵向通孔前后两侧的下沿处,分别设置弧形延伸板(401),弧形延伸板(401)的上表面与纵向通孔的孔壁以及减速器(3)的外围处于相同高度且弧度相吻合;其中设置在减速器(3)后侧的弧形延伸板(401)的长度为纵向通孔轴长的1/2,设置在前侧的弧形延伸板(401)的长度与减速器(3)前轴的锥形外壳相等;所述前侧和后侧的弧形延伸板(401)的高度一致,均按照纵向通孔圆弧的最低点向上延伸,至下侧半径的1/3高度处;所述弧形延伸板(401)上设置若干纵向连接板,将弧形延伸板(401)与前桥壳体(1)连接在一起,弧形延伸板(401)上设置若干螺孔,通过螺栓与减速器(3)后端外壳相固定;另外,在设置纵向通孔的前桥壳体(1)顶部,通过螺栓将一个正面为等腰梯形形状的固定爪(402)的上部固定脚安装在前桥壳体(1)的顶部,固定爪(402)两个斜边上的固定脚则通过螺栓与减速器(3)前轴锥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才
申请(专利权)人:潘伟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