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夯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97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夯锤,包括锤鼻、锤体上部、锤体下部,所述锤鼻为n型结构,其下部连接至锤体上部顶面;所述锤体上部为大圆柱体,该大圆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该锤体上部的下表面设有锤体下部;所述锤体下部为同轴于大圆柱体的小圆柱体,所述锤体下部的直径是所述锤体上部的直径的1/5—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根据夯锤的直径灵活预制,经济实用;有效的提高加固效果的同时解决了夯锤冲击地面产生土石飞溅的安全威胁问题,可以降低强夯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夯锤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夯锤。

技术介绍

[0002]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利用大型履带式强夯机将8

60吨的重锤从6

40米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强夯法不仅能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因此它不仅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杂填土和素填土地基,还常用于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和湿陷性黄土地基。
[0003]夯锤是强夯施工中重要的工作部件,目前常用的夯锤多是有铸造、钢板组合或焊接壳体后内部填充等方式制造而成的圆柱形。夯锤直径过小,夯击时填料向夯锤周边挤压,造成隆起;夯锤直径过大时,会降低夯锤对地压强,达不到预期处理深度。由于夯锤高速下落,在接触地面瞬间,夯锤的冲击会导致其周围土石向四周飞溅,同时,锤底空气被强力压缩后急剧扩散产生气浪,加剧了飞溅的速度和数量,对地面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004]为解决此类问题,技术人员对夯锤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或防护,但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现有的改进或防护都不能从跟不上解决问题。为此,在提高夯实效果的同时,减少砂石飞溅,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夯锤,在提高夯实效果的同时,减少砂石飞溅,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功能夯锤,包括锤鼻、锤体上部、锤体下部,所述锤鼻为n型结构,其下部连接至锤体上部顶面;所述锤体上部为大圆柱体,该大圆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该锤体上部的下表面设有锤体下部;所述锤体下部为同轴于大圆柱体的小圆柱体,所述锤体下部的直径是所述锤体上部的直径的1/5—4/5。
[0008]所述锤体下部的高度为0.1

1.5米。
[0009]所述锤体上部和所述锤体下部一体成型。
[0010]所述锤体上部与所述锤体下部为焊接。
[0011]所述锤鼻与所述锤体上部的顶面焊接。
[0012]所述锤鼻与所述锤体上部的顶面焊接加筋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根据夯锤的直径灵活预制,经济实用;有效的提高加固效果的同时解决了夯锤冲击地面产生土石飞溅的安全威胁问题,可以降低强夯施工现场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夯锤,包括锤鼻1、锤体上部2、锤体下部3,所述锤鼻 1为n型结构,锤鼻1的通过钢丝绳与强夯设备连接,该锤鼻1的下部连接至该锤体上部2的顶面;所述锤体上部2为大圆柱体,该大圆柱体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气孔,该锤体上部2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或焊接有锤体下部3;所述锤体下部3为同轴于大圆柱体的小圆柱体,所述锤体下部3的直径是所述锤体上部2的直径的1/5—4/5。所述锤鼻与所述锤体上部的顶面焊接,所述锤鼻与所述锤体上部的顶面焊接加筋板进行加强。所述锤体下部的高度为0.1

1.5米。
[0018]工作时,由强夯机将夯锤提升至设计高度后脱钩自由下落,夯击时,由锤体下部3先对填料进行冲击,使填料向下及四周挤压,由于锤体下部3直径较小,较大压强的冲击可提高加固深度,强力冲击也会导致部分填料向四周飞溅,此时,锤体上部2对锤体下部3挤向四周的填料进行夯实,在锤体上部2和锤体下部3双重作用下,提高夯实效果;同时,由于锤体上部2直径较大,其下端面可以有效阻挡填料飞溅,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夯锤,其特征在于:包括锤鼻、锤体上部、锤体下部,所述锤鼻为n型结构,其下部连接至锤体上部顶面;所述锤体上部为大圆柱体,该大圆柱体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气孔,该锤体上部的下表面设有锤体下部;所述锤体下部为同轴于大圆柱体的小圆柱体,所述锤体下部的直径是所述锤体上部的直径的1/5—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下部的高度为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万龙郭贵敏刘俊毕邓育荣高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