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28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包括锚固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护面结构,其中所述锚固结构一端锚固在基坑边坡中,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基坑边坡的坡面并与所述框架支撑结构螺栓连接,所述护面结构安装在所述框架支撑结构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可拆卸的拼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装配式结构,易拼接,可以满足基坑开挖后迅速支护的要求,构件尺寸灵活多变,可满足各种尺寸的基坑边坡;支护整体采用螺栓连接,护面采用预制板拼接,所有构件除锚杆外均可回收再次周转使用,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结构简单合理,安拆方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是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坑边坡支护较常采用土钉墙支护,基坑边坡土体通过土钉墙就地加固并与喷射混凝土面板结合,形成抵抗土体压力的挡墙。土钉墙支护因其具有施工简单,不需要单独占用场地等显著优势在各类支护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此类的土钉墙由于需要现场喷射或浇筑混凝土面板,导致施工时间长且容易污染场地;同时由于采用现浇结构无法拆卸,也就无法实现支护构件的回收,不但增加施工成本,也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通过装配式的结构设计,将框架支撑结构和护面结构均设计为预制构件,在施工场地内可迅速地与锚固结构通过螺栓拼装构成支护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并实现绿色施工。
[0004]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5]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护面结构,其中所述锚固结构一端锚固在基坑边坡中,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基坑边坡的坡面并与所述框架支撑结构螺栓连接,所述护面结构安装在所述框架支撑结构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可拆卸的拼装。
[0006]所述锚固结构为可注浆锚固的若干锚杆,若干所述锚杆的一端打入所述基坑边坡一定深度,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支撑结构螺栓连接。
[0007]若干所述锚杆之间设置有斜撑加固钢架,所述斜撑加固钢架与所述锚杆螺栓连接。
[0008]所述锚杆呈梅花型布置。
[0009]所述框架支撑结构包括竖向框架支撑和横向框架支撑,其中所述竖向框架支撑沿所述基坑边坡的顺坡方向间隔布置至少两道,所述横向框架支撑沿所述基坑边坡的横坡方向布置且布置在相邻的所述竖向框架支撑之间,所述竖向框架支撑和所述横向框架支撑与所述锚固结构螺栓连接。
[0010]所述竖向框架支撑和所述横向框架支撑为型钢。
[0011]所述护面结构为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的背面设置有锯齿状凹槽,所述混凝土预制板拼装在所述框架支撑结构上。
[0012]所述混凝土预制板上预留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内插装有泄水管。
[0013]所述泄水管的一端采用土工布封堵。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装配式结构,易拼接,可以满足基坑开挖后迅速支护的要求,构件尺寸灵活多变,可满足各种尺寸的基坑边坡;支护整体采用螺栓连接,护面采用
预制板拼接,所有构件除锚杆外均可回收再次周转使用,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结构简单合理,安拆方便,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混凝土预制板的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9]如图1

3所示,图中标记1

9分别表示为:顶层固定螺母1、底层固定螺母2、锚杆3、竖向框架支撑4、横向框架支撑5、混凝土预制板6、泄水孔7、斜撑加固支架8、钢筋9。
[0020]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用于对具有一定斜率的基坑边坡进行支护,以避免基坑边坡失稳。
[0021]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主体包括锚固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护面结构以及排水及加固结构这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锚固结构作为支护结构与基坑边坡之间的主要连接构件以形成支护结构与基坑边坡之间的连接;框架支撑结构作为支护结构的框架以形成锚固结构与护面结构之间的连接,护面结构则主要用于抵抗基坑边坡土体,而排水及加固结构则用于进一步实现支护结构的排水功能以及对支护结构本身进行加固。
[002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锚固结构为若干锚杆3组成,每根锚杆3的一端打入基坑边坡一定深度并通过注浆锚固,另一端露出于基坑坡面一定高度以与框架支撑结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若干锚杆3呈梅花型布置,以保证锚固结构在基坑边坡上的分布均匀性,进而保证支护结构与基坑边坡间的连接稳定。
[0023]框架支撑结构包括竖向框架支撑4、横向框架支撑5,两者均采用型钢;优选地,竖向框架支撑4采用14型工字钢,横向框架支撑5采用16型工字钢。竖向框架支撑4和横向框架支撑5采用顶层固定螺母1、底层固定螺母2与锚杆3构成螺栓连接,从而实现框架支撑结构与锚固结构之间的连接。
[0024]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框架支撑5沿基坑坡面的顺坡向间隔布置有两道,在两道横向框架支撑5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基坑坡面的横坡向间隔布置的竖向框架支撑4,且竖向框架支撑4的两端可分别焊接在两侧的横向框架支撑5上,从而提高框架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和整体性。与此同时,可竖向框架支撑4主要承担与锚杆3之间的连接作用。但在一些情况中,由于锚杆3布置的点位不同,因此除了竖向框架支撑4之外,横向框架支撑5也可与位置相匹配的点位上的锚杆进行螺栓连接。
[0025]螺栓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在型钢上进行打孔的方式进行,例如,锚杆3的外部具有外螺纹,在型钢的上、下翼板上预留开孔,使锚杆3露出基坑边坡的部分穿设入该开孔,而后在上、下翼板上分别拧入顶层固定螺母1(对应于上翼板)、底层固定螺母2(对应于下翼板),实现锚杆3与型钢之间的固定连接。
[0026]护面结构为工厂预制的混凝土预制板6,该混凝土预制板6优选采用如图3所示的
钢筋9的钢筋混凝土板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在混凝土预制板6的板体正面光滑,背面设置有锯齿状凹槽为增加面板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贴合土体,进而减少混凝土预制板6对于底部工字钢的压力,增加施工寿命。在安装时,混凝土预制板6可插入竖向框架支撑4和横向框架支撑5的工字钢凹槽内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板6的板体合适位置预留有若干孔洞,该孔洞的位置一方面对应于锚杆3的位置以实现锚杆3的穿过,另一方面利用该孔洞实现混凝土预制板6的吊装,便于搬运。
[0027]加固结构采用斜撑加固钢架8与锚杆3露出基坑边坡的部分螺栓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
[0028]排水结构采用泄水管,其一端用土工布封堵以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土体流失,另一端插入混凝土预制板6的板体上所预留的泄水孔7内并进入后方基坑土体,实现排水作用。如图2所示,在混凝土预制板6上可间隔开设两个泄水孔7。
[0029]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若干锚杆3之间间距3m。竖向框架支撑4连接每1.5米一道,横向框架支撑5每一开挖深度一道。混凝土预制板6的板尺寸为1500mm
×
600mm
×
40mm,亦可根据现场要求调整宽度。泄水管可采用50mmPVC管。
[0030]在完成支护后,可依次拆除各个螺栓连接实现竖向框架支撑4、横向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护面结构,其中所述锚固结构一端锚固在基坑边坡中,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基坑边坡的坡面并与所述框架支撑结构螺栓连接,所述护面结构安装在所述框架支撑结构上且两者之间构成可拆卸的拼装;所述护面结构为混凝土预制板,所述混凝土预制板的背面设置有锯齿状凹槽,所述混凝土预制板拼装在所述框架支撑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结构为可注浆锚固的若干锚杆,若干所述锚杆的一端打入所述基坑边坡一定深度,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支撑结构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锚杆之间设置有斜撑加固钢架,所述斜撑加固钢架与所述锚杆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凯张新蕊柴俊虎高斌峰杨洁左骁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