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347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铜网,所述铜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顶盖和底板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底板和顶盖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呈米字形设计的铜网,为降低超薄均温板内部蒸汽和液体流动的阻力,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特设计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即铜网非整张铺在均温板的壳体内侧,相邻两条铜网间为蒸汽通道,铜网为液体通道,两种通道的接触面积较小,可有效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从而使得该均热板的传热更佳,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


[0001]本技术涉及超薄均温板
,具体为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

技术介绍

[0002]超薄均温板是一种超薄的板体,属于平板热管的一种,通过两相蒸发和冷凝将热源表面的热流迅速传递扩散出去,从而达到降低元器件的表温度,常用于电子产品、CPU以及高速硬盘等的散热,但是现有超薄均温板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传统的超薄均温板,因超薄均温板内部铜网整体平铺在均温板的壳体内侧,且均温板的内部空间非常小,同时,蒸汽和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因此,蒸汽和冷凝液的流动阻力较大,从而使得均温板的传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蒸汽和冷凝液的流动阻力较大,均温板的传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铜网,所述铜网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顶盖和底板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底板和顶盖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安装于底板内部的底端,所述加固条的顶端均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与底板内部的底端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柱关于底板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块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块关于支撑柱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均匀设置于顶盖和底板内部的一端,所述凹形槽的表面均匀涂覆有耐高温涂层,所述耐高温涂层的表面均匀涂覆有纳米防腐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凹形槽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凹形槽在顶盖和底板内部的一端呈等间距分布。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0011](1)通过设置有呈米字形设计的铜网,为降低超薄均温板内部蒸汽和液体流动的阻力,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特设计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即铜网非整张铺在均温板的壳体内侧,相邻两条铜网间为蒸汽通道,铜网为液体通道,两种通道的接触面积较小,可有效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从而使得该均热板的传热更佳,使用效果更好;
[0012](2)通过设置有加强结构,该均温板使用的过程中因在顶盖和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可以对该均温板进行一个加强,提高了该均温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使得该均温板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提高了该匀温板的使用寿命;
[0013](3)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凹形槽等间距设置于顶盖和底板内部的一端,并在凹形槽的内部均匀涂覆有耐高温涂层提高了该均温板的耐热性,同时耐高温涂层的表面还均匀涂覆有纳米防腐涂层,使得该均温板的耐腐蚀性大大增强,其内部不易产生磨损,从而使得该匀温板的防护性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顶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铜网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加强结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结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顶盖;2、底板;3、加强结构;301、支撑柱;302、支撑块; 303、加固条;4、铜网;5、防护结构;501、凹形槽;502、耐高温涂层;503、纳米防腐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2,底板2的顶端安装有顶盖1,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铜网4,铜网4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3,顶盖1和底板2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3,底板2和顶盖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5;
[0021]具体地,如图2所示,使用时,铜网4非整张铺在均温板的壳体内侧,相邻两条铜网4间为蒸汽通道,铜网4为液体通道,两种通道的接触面积较小,可有效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
[0022]加强结构3包括加固条303,加固条303安装于底板2内部的底端,加固条303的顶端均安装有支撑块302,支撑块302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301,且支撑柱301的底端与底板2内部的底端固定;
[0023]支撑柱301设置有两组,支撑柱301关于底板2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支撑块302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块302关于支撑柱301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四组分布支撑柱301和支撑块302均对称分布对加固条303进行支撑,使得该均温板的加固效果更好;
[0024]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时,支撑块302和支撑柱301相互配合对加固条303进行支撑,通过加固条303对均温板的整体结构进行加强,使得该均温板不易产生形变;
[0025]防护结构5包括凹形槽501,凹形槽501均匀设置于顶盖1和底板2内部的一端,凹形槽501的表面均匀涂覆有耐高温涂层502,耐高温涂层502的表面均匀涂覆有纳米防腐涂层503;
[0026]凹形槽50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凹形槽501在顶盖1和底板2内部的一端呈等间距分布,等间距设置的凹形槽501使得耐高温涂层502与顶盖1 和底板2的贴附更加牢固;
[0027]具体地,如图4所示,使用时,顶盖1和底板2的内侧壁涂覆有耐高温涂层502和纳米防腐涂层503,使得该均温板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顶盖1和底板2的内壁不易产生磨损。
[0028]工作原理:首先将该均温板安装在带脑子元器件的表面进行热量的传导散热,使用时超薄均温板内部冷媒汽化后,沿相邻两条加强结构3由蒸发端向冷凝端流动,蒸汽在冷凝端冷凝成液体后,沿铜网4由冷凝端回流至蒸发端进行散热;
[0029]其次使用过程中,因在顶盖1和底板2的内侧壁涂覆有耐高温涂层502 和纳米防腐涂层503,使得该均温板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大大增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易产生磨损;
[0030]最后均温板使用的过程中四组支撑柱301对加固条303进行支撑,使得该超薄均温板的结构大大增加,从而使得该均温板使用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形变,提高了该匀温板的使用寿命,最终完成该超薄均温板的使用工作。
[00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顶端安装有顶盖(1),所述底板(2)的内部设置有铜网(4),所述铜网(4)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结构(3),所述顶盖(1)和底板(2)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加强结构(3),所述底板(2)和顶盖(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3)包括加固条(303),所述加固条(303)安装于底板(2)内部的底端,所述加固条(303)的顶端均安装有支撑块(302),所述支撑块(302)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301),且支撑柱(301)的底端与底板(2)内部的底端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液分离式毛细结构的超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01)设置有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振兴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品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