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吹风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98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3
一种高速吹风电机,包括:机壳支座、定子组件和接线组件,定子组件设置在机壳支座内,接线组件与定子组件电连接;机壳支座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连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多个第一叶片;还包括一体式转子组件,一体式转子组件包括:动叶轮、轴承座、轴承、转轴和磁体,动叶轮设置在轴承座一侧,动叶轮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叶片,轴承座外壁与第二筒体内壁配合连接,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转轴一端穿过轴承与动叶轮连接,转轴另一端设置磁体并延伸至定子组件内与定子组件配合。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一体式转子组件,可以在机体外先将转子组件做平衡后装配整机,以减弱装配和加工时产生的精度偏差,使得转子的精度要求可以提到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吹风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吹风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高速吹风机作为一种消费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高转速电机对于工艺的要求与一般电机相比,有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对零部件的加工和生产工艺,都必须严格控制各项装配精度,而传统的高转速电机在加工时和装配会产生精度偏差,只有等整体装配完成后进行检验看是否配平,如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重装或报废,无法有效的降低不良率。
[0003]而且高速轴流风扇作为核心部件,在高速旋转时,会带来较大噪声,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高速轴流风扇需要兼顾高效和低噪。
[0004]再者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热,依靠电机器件本身的热传导传热效率低下会造成热量堆积,会使高转速轴承承受超出允许范围的发热,这对高速电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会显著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吹风电机。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速吹风电机,包括:机壳支座、定子组件和接线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机壳支座内,所述接线组件与定子组件电连接;
[0008]所述机壳支座包括:第一筒体、设置在第一筒体内的第二筒体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并连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多个第一叶片;
[0009]所述高速吹风电机还包括一体式转子组件,所述一体式转子组件包括:动叶轮、轴承座、轴承、转轴和磁体,所述动叶轮设置在轴承座一侧,所述动叶轮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叶片,所述轴承座外壁与第二筒体内壁配合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转轴一端穿过轴承与动叶轮连接,所述转轴另一端设置所述磁体并延伸至定子组件内与定子组件配合。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筒体内壁设置有与轴承座外壁适配的阶梯状凸起。
[0011]可选地,所述轴承座外壁上设置有与阶梯状凸起端部卡接的限位卡环,所述轴承座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限位卡环的限位槽。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筒体的阶梯状凸起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散热通道。
[0013]可选地,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撑套,所述撑套位于轴承与磁体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转轴位于磁体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平衡环。
[0015]可选地,所述轴承座内位于轴承之间设置有止动挡圈、波形弹簧、间隔套、波形垫圈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地,所述轴承座内壁设置有缓冲胶圈,所述缓冲胶圈设置于轴承安装位置的径向方向或靠近轴承座中心的内侧方向。
[0017]可选地,所述轴承座内壁对应轴承的安装位置设置有藏胶槽。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和/或第二叶片呈仿生翼型,厚度和弦长的比为8%,拱度为5%,最大拱度位置位于45%弦长位置。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高速吹风电机采用一体式转子组件,可以在机体外先将转子组件做平衡后装配整机,以减弱电机转子零部件在装配和加工时产生的精度偏差,使得转子的精度要求可以提到更高,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减小离心力,从而有效降低电机的振动与噪音。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仿生翼型设置具有风压高、噪音小的特点,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设置在机壳支座上的散热通道可以提高转子的散热性能,使产品运行可靠,可实现多领域通风设备应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壳支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转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阶梯状凸起、限位卡环、限位槽配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轴承座内设置止动挡圈、波形弹簧、间隔套、缓冲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轴承座内设置波形弹簧、间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轴承座内设置缓冲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轴承座内藏胶槽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叶片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叶片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后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

4所示,一种高速吹风电机,包括:机壳支座1、定子组件2和接线组件3,所述定子组件2设置在机壳支座1内,所述接线组件3与定子组件2电连接;
[0035]所述机壳支座1包括:第一筒体11、设置在第一筒体11内的第二筒体12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之间并连接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的多个第一叶片13,所述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空间,并经由第一叶片13界定为多个允许气流通过的风道;
[0036]所述高速吹风电机还包括一体式转子组件4,所述一体式转子组件4包括:动叶轮41、轴承座42、轴承43、转轴44和磁体45,所述动叶轮41设置在轴承座42一侧,所述动叶轮41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叶片411,所述轴承座42外壁与第二筒体12内壁配合连接,所述轴承43设置在轴承座42内,所述转轴44一端穿过轴承43与动叶轮41连接,所述转轴44另一端
设置所述磁体45并延伸至定子组件2内与定子组件2配合。
[0037]所述轴承座42与第二筒体12内壁之间可通过孔轴配合使两者连接或者通过胶粘的方式让轴承座42固定在第二筒体12内。
[0038]所述一体式转子组件4在装配时,先将装轴承43装入轴承座42内,然后在转轴44上压入磁体45后穿过轴承43与动叶轮41连接。所述一体式转子组件4可以在装机前进行整体平衡处理,在平衡过程中夹持方便,进行平衡校正时的精确度较高,在改良电机振动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把平衡量做到0.5mg内,使得电机用手无法感知振动感,给用户带来舒服的体验。而且一体式转子组件4可以将转子一次加工成形,装入机壳支座1内,降低了零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降低了生产工艺难度,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摒弃生产工艺不稳定造成的大量浪费,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0039]如图1、5所示,为了让第二筒体12可以更好的与轴承座42适配以及为其他部件留出装配空间,所述第二筒体12内壁设置有与轴承座42外壁适配的阶梯状凸起121,所述轴承座42与第二筒体12之间通过孔轴配合使其固定或者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或者所述轴承座42外壁上设置有与阶梯状凸起121端部卡接的限位卡环421,所述轴承座42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限位卡环421的限位槽422,通过限位卡环421将轴承座42固定在所述第二筒体12内。
[0040]如图3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二筒体12的阶梯状凸起12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散热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吹风电机,包括:机壳支座(1)、定子组件(2)和接线组件(3),所述定子组件(2)设置在机壳支座(1)内,所述接线组件(3)与定子组件(2)电连接;所述机壳支座(1)包括:第一筒体(11)、设置在第一筒体(11)内的第二筒体(12)以及设置在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之间并连接第一筒体(11)和第二筒体(12)的多个第一叶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吹风电机还包括一体式转子组件(4),所述一体式转子组件(4)包括:动叶轮(41)、轴承座(42)、轴承(43)、转轴(44)和磁体(45),所述动叶轮(41)设置在轴承座(42)一侧,所述动叶轮(41)的外周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叶片(411),所述轴承座(42)外壁与第二筒体(12)内壁配合连接,所述轴承(43)设置在轴承座(42)内,所述转轴(44)一端穿过轴承(43)与动叶轮(41)连接,所述转轴(44)另一端设置所述磁体(45)并延伸至定子组件(2)内与定子组件(2)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吹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12)内壁设置有与轴承座(42)外壁适配的阶梯状凸起(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吹风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2)外壁上设置有与阶梯状凸起(121)端部卡接的限位卡环(421),所述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得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能博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