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536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包括有相互联动的视觉识别机构、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视觉识别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位置并且能够对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进行监视,第一警示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并且能够在视觉识别机构识别出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有人员通过时进行声光警示,第二警示机构设置在铁道口的值班室并且能够与第一警示机构同步的进行声光警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对擅自进入铁轨区域的人员进行警示,同时还能够对道口的值班人员进行警示,方便值班人员及时对其进行阻止。行阻止。行阻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运输系统中,铁路道口是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现有铁路道口的运行过程是:当值班室的值班人员接收到火车即将经过道口的通知之后,及时的控制栏木机或栅门进行关闭,然后抵达铁路道口现场进行察看,以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当火车顺利通过道口之后,再回到值班室中控制栏木机或栅门打开,以方便车辆和行人经过。
[0003]由于铁轨两侧区域是严厉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的,当栏木机或栅门打开并且道口处于通行状态时,由于值班人员不在现场,一些非工作人员可能会沿道口进入到铁轨区域,容易导致意外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人员沿道口进入铁轨区域时进行警示的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包括有相互联动的视觉识别机构、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视觉识别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位置并且能够对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进行监视,第一警示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并且能够在视觉识别机构识别出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有人员通过时进行声光警示,第二警示机构设置在铁道口的值班室并且能够与第一警示机构同步的进行声光警示。
[0006]进一步地,所述视觉识别机构包括有摄像头支架、与摄像头支架配合连接的摄像头,摄像头支架包括有用于对摄像头的角度、朝向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支架包括有立柱、横梁,横梁一端与立柱连接,横梁的另一端朝侧方延伸,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和摄像头设置在横梁的下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和横梁下端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进行连接,支撑架的一端与摄像头的后端上部转动连接,支撑架的下方转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具有操作部,螺杆的另一端和摄像头的后端下部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螺杆螺接配合的螺接座,连杆的另一端和摄像头的后端下部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警示机构包括有分布设置在铁轨的两侧位置的警示条,警示条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警示条包括有与视觉识别机构相联动的发光模块、发声模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条为长条形的扁平结构,警示条包括有透明的外壳,其外壳沿长度方向的截面轮廓呈梯形,警示条固定在地面上方,所述发光模块、发声模块内置于警示条的内部。
[0011]进一步地,包括有设置在值班室的麦克风和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的扬声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地面绘制有与视觉识别机构配合识别定位的
虚线框。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视觉识别机构识别到有人沿道口擅闯铁轨区域时,由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分别同时向闯入人员以及值班室的值班人员发出声光警示,以方便能够及时对闯入的人员进行制止,从而减少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实施时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摄像头支架和发光条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一种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

4所示:包括有相互联动的视觉识别机构1、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视觉识别机构1设置在道口0沿铁轨3的两侧位置并且能够对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进行监视,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不仅包括有铁轨,也包括铁轨的两侧区域,道口沿铁轨的两侧设置有防护栏2(参见图1),避免车辆、人员进到铁道上,第一警示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并且能够在视觉识别机构识别出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有人员通过时进行声光警示,第二警示机构设置在铁道口的值班室并且能够与第一警示机构同步的进行声光警示,视觉识别机构和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直接的进行连接,或者视觉识别机构和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在同一服务器上,视觉识别机构在识别出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有人员通过时直接发送或通过服务器向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发送发生声光警示的指令,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在接收到指令后产生声光提示,用于分别警示擅闯的人员以及值班人员,方便值班人员及时赶往现场进行处理。视觉识别机构对人员的识别原理可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判断是否有人进入到铁轨区域,同时也可以记录闯入人员的面部信息,也可采用被监控区域的例如标记、图案等被遮挡情况判断是否有人进入到铁轨区域,具体的视觉识别原理属于常规的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0020]如图2所示,所述视觉识别机构1包括有摄像头支架、与摄像头支架配合连接的摄像头11,摄像头支架包括有角度调节机构12。所述摄像头支架包括有立柱13、横梁14,横梁14一端与立柱13连接,横梁14的另一端朝侧方延伸,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和摄像头11设置在横梁14的下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2方便对摄像头11的角度、朝向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将视觉识别机构配置在相对道口不同的远近位置,方便根据具体的道口情况进行调整,减少对装配环境的要求。将摄像头11设置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摄像头支架的横梁14下端,使摄像头11和地面之间保留一定的高度,不容易对铁轨两侧区域进行遮挡,方便工作人员的通行。
[0021]如图3所示,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架121,支撑架121的上端和横梁14下端之间通过转动机构122进行连接,转动机构122能够用于调节摄像头11沿周向的角度,支撑架121的一端与摄像头11的后端上部转动连接,支撑架121的下方转动设置有螺杆123,螺杆123的一端具有操作部1231,螺杆123的另一端和摄像头11的后端下部之间通过连杆124连
接,连杆12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螺杆123螺接配合的螺接座125,连杆124的另一端和摄像头11的后端下部转动连接。通过操作部2131能够驱动螺杆123进行转动,当螺杆123转动时,利用其与螺接座125的螺接配合能够驱动螺接座125沿螺杆123运动,进而通过连杆124能够对摄像头11的朝向进行调节。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警示机构包括有分布设置在铁轨3的两侧位置的警示条4,警示条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警示条4包括有与视觉识别机构1相联动的发光模块41、发声模块。
[0023]如图4所示,警示条4为长条形的扁平结构,警示条4包括有透明的外壳42,其外壳42沿长度方向的截面轮廓呈梯形,警示条4固定在地面上方,所述发光模块41、发声模块均内置于警示条4的内部,发光模块41采用LED灯带,能耗较少,产生的亮度相对较高,并且优选的能够发出红色的光,视觉上比较醒目。采用上述结构的警示条4,结构简单,设置在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联动的视觉识别机构、第一警示机构、第二警示机构,视觉识别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位置并且能够对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进行监视,第一警示机构设置在道口沿铁轨的两侧并且能够在视觉识别机构识别出道口两侧的铁轨区域有人员通过时进行声光警示,第二警示机构设置在铁道口的值班室并且能够与第一警示机构同步的进行声光警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识别机构包括有摄像头支架、与摄像头支架配合连接的摄像头,摄像头支架包括有用于对摄像头的角度、朝向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支架包括有立柱、横梁,横梁一端与立柱连接,横梁的另一端朝侧方延伸,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和摄像头设置在横梁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铁路防人员入侵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和横梁下端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进行连接,支撑架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武姚士彬梅国军吴文鹏王鑫琪朱伟明胡乐焙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