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418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5:10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访问人员信息并生成识别卡;获取建筑物识别信息,当获取到建筑物识别信息后,将建筑物识别信息识别到的识别卡对应到访问人员信息发送至关联责任人;所述关联责任人包括预设负责人及最接近相关人员;当未接收到关联责任人返回的确认信息,且识别到访问人员进入建筑物,则输出报警。本申请通过增加了最接近人员的辅助判断,利用了社区内非物业人员辅助队外来访问人员进行识别和判断,从而在不借助定位的情况下实现了访问人员的管控,且布设成本低廉。且布设成本低廉。且布设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社区安全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社会社区化趋于普及,人们对社区的配套智能化服务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社区安全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当前已公开的技术中,均涉及到了通过人员定位对社区安全进行管控,如部分园区管理系统,通过识别访问人员的实时位置,获取访问人员在社区内的路径。但是,这种实时获取定位信息的方式,其实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定位一般配置在进入社区时配置的访问卡中,访问人员与访问卡是可以分离的,定位信息的被认可度低;又例如,当前社区内布置访客监控系统成本需要考虑的因素过多,所以不会采购价格过高的设备,导致实时采集的定位信息不准确,对系统实用性是一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以实现低成本的手段提高访客系统对社区内访问人员的监控。
[0005]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访问人员信息并生成识别卡;获取建筑物识别信息,当获取到建筑物识别信息后,将建筑物识别信息识别到的识别卡对应到访问人员信息发送至关联责任人;所述关联责任人包括预设负责人及最接近相关人员;当未接收到关联责任人返回的确认信息,且识别到访问人员进入建筑物,则输出报警。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力中,本申请方案还包括:所述建筑物识别信息包括识别卡对应的访问人员信息以及监控图像信息。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力中,本申请方案还包括:当识别到识别卡对应的访问人员信息时,启动监控模块以获取所述监控图像信息。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力中,本申请方案还包括:当获取到所述识别卡对应的访问人员信息时,通过所述监控模块获取所述最接近相关人员。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力中,本申请方案还包括:所述监控模块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监控图像信息以获取所述最接近相关人员。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力中,本申请方案还包括:当获取到建筑物识别信息后,首先识别是否存在最接近相关人员,若是,则将所述识别卡对应到访问人员信息发送至所述最接近相关人员;若否,则将识别卡对应到访问人员信息发送至预设负责人。
[0011]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识别卡,唯一配置于进入小区的访问人员;接收卡,配置在每一建筑物,用于近距离连接识别卡,并接收识别卡发送的访问人员信息;监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卡连接识别卡时对建筑物门周围进行图像采集和识别;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控模块采集和识别的监控图像信息发送至关联责任人,并在访问人员进入建筑物门且关联责任人未返回却恶人信息时生成报警;所述关联责任人包括预设负责人及最接近相关人员。
[0012]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增加了最接近人员的辅助判断,利用了社区内非物业人员辅助队外来访问人员进行识别和判断,从而在不借助定位的情况下实现了访问人员的管控,且布设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申请其实施例的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5]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当前智慧社区的外来访问人员管控一般采用定位系统辅助识别访问人员位置,但定位系统不但需要高昂的成本,同时,在一些信号偏弱的地区也存在着定位不准确或延迟的问题,导致外来访问人员的识别一直不能够被智慧社区业主接受和应用。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拟提供一种利用近距离识别方式实现外来访问人员识别的方法,但是这类方法仅能够起到识别的作用,不能辅助管控访问人员,专利技术人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0018]参照图1,本申请基于以上智慧社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S101:获取访问人员信息并生成识别卡。
[0020]所述识别卡是唯一配置到外来访问人员的近距离识别卡,识别卡优先采用RFID卡。当外来访问人员进入社区时,由社区门口的物业人员记录访问人员信息,并将访问人员信息录入到识别卡中。识别卡是进入园区后进入每一建筑物所必须的物品。
[0021]所述访问人员信息至少包括人员姓名、人员年龄、人员照片和预访问位置。
[0022]步骤S102:获取建筑物识别信息,当获取到建筑物识别信息后,将建筑物识别信息识别到的识别卡对应到访问人员信息发送至关联责任人;所述关联责任人包括预设负责人及最接近相关人员。
[0023]所述建筑物的门位置配置有监控模块和接收卡。
[0024]接收卡是与所述识别卡匹配的RFID识别模块,用于近距离连接识别卡,接收并识别所述识别卡记录的访问人员信息。
[0025]当接收卡连接识别卡时,所述监控模块被触发,并识别相应建筑物门位置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降低本申请方案的布设成本,本申请中的监控模块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但所述的人脸识别功能仅用于识别与存入监控系统中的社区内人员,即临时添加的人员不能识别。这样就降低了监控模块的系统内存冗余,提高了监控模块识别的精度和速度。
[0026]监控模块在获取到监控图像信息时,首先识别监控图像信息中是否有社区内人员,即能够通过人脸识别功能识别到人员详细信息的人员。
[0027]若有,则将该社区内人员标记为最接近相关人员,并将监控图像信息以及识别卡预存的访问人员信息统一发送至所述最接近相关人员的手机。最接近相关人员在接收到监控图像信息以及访问人员信息后,判断监控图像中的访问人员是否与预存的访问人员信息一致,若一致则返回确认信息。
[0028]若无,则将监控图像信息以及识别卡预存的访问人员信息统一发送至所述建筑物匹配的预设负责人手机。预设负责人可以是社区内巡逻人员,也可以是物业管理中心。当预设负责人接收到监控图像信息以及访问人员信息后,判断监控图像中的访问人员是否与预存的访问人员信息一致,若一致则返回确认信息。
[00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接收卡接收到的访问人员信息可以包含人员照片,也可以不包含人员照片。若不包含,则最接近相关人员以及社区内巡逻人员可以通过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访问人员信息并生成识别卡;获取建筑物识别信息,当获取到建筑物识别信息后,将建筑物识别信息识别到的识别卡对应到访问人员信息发送至关联责任人;所述关联责任人包括预设负责人及最接近相关人员;当未接收到关联责任人返回的确认信息,且识别到访问人员进入建筑物,则输出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识别信息包括识别卡对应的访问人员信息以及监控图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到识别卡对应的访问人员信息时,启动监控模块以获取所述监控图像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到所述识别卡对应的访问人员信息时,通过所述监控模块获取所述最接近相关人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慧社区安全防护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宇谢民雄朱立谷翟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商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