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预警方法、预警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804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入侵预警方法、预警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入侵预警方法包括:根据雷达监测信息识别是否有目标物体进入预警防区;其中,所述预警防区为在禁入区域以外的预定范围的区域;当所述雷达监测信息识别到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时,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判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是否满足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当存在满足所述预警条件的所述目标物体时,发出所述目标物体入侵的预警信息。息。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入侵预警方法、预警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入侵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侵预警方法、预警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车站建设的逐渐增多、车站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旅客翻越站台端部围栏入侵股道或从围栏外部翻越进入站台端部的事件时有发生,对行车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各路局陆续出台管理制度,要求各铁路车站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对违规进入站台两端区域的旅客进行劝离以保障正常的车站运营,目前,劝离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巡检和设备防护,其中设备防护主要依靠在站台两端安装雷达探测器实现旅客违规入侵行为的探测。
[0003]但是,不管是人工巡检还是设备防护,在现场的实际应用当中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人工巡检的问题在于巡检效率较低,无法实时关注站台端部入侵情况,且发现入侵后,警情传递较慢,导致无法及时处理,易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而设备防护是通过在站台端部指定区域绘制防区实现入侵报警功能,为减少因旅客正常下车进入预警防区而导致的误报警,报警防区通常设置在列车停车牌后,列车停车牌至站台端部的距离通常不超过8米,如遇到恶意入侵事件时,入侵人员快速穿越防区的时间若不大于两秒,不足以使车站工作人员处理报警事件,且雷达探测器受站台环境影响较大,雨棚立柱等大型阻挡物均会阻挡雷达探测,导致报警区域及报警处理时间受到进一步压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入侵预警方法、预警管理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入侵预警方法,包括:
[0006]根据雷达监测信息识别是否有目标物体进入预警防区;其中,所述预警防区为在禁入区域以外的预定范围的区域;
[0007]当所述雷达监测信息识别到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时,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判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是否满足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
[0008]当存在满足所述预警条件的所述目标物体时,发出所述目标物体入侵的预警信息。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包括在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的视频帧数超过入侵预警阈值且所述目标物体正朝向所述禁入区域移动;所述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判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是否满足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包括:
[0010]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的视频帧数和移动趋势信息;
[0011]根据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判断是否有目标物体正朝向所述禁入区
域移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包括:
[0013]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监测视频的各个视频帧中的位置;
[0014]根据各个视频帧的时间顺序,对各个视频帧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根据所述雷达监测信息识别到多个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6]为每个所述目标物体设置一一对应的识别标识;
[0017]根据所述识别标识,记录与所述识别标识相对应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每隔预定时间间隔,获取一次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
[0020]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趋势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轮廓,所述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监测视频的各个视频帧中的位置包括:
[0021]根据每一次获取的所述监测视频,对所述目标物体的轮廓进行匹配;
[0022]若匹配,则记录所述目标物体当前出现的位置;
[0023]若不匹配,则新增识别标识,并记录与新增的所述识别标识相对应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
[0024]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5]根据每一次获取的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对所有未离开所述预警防区的所述目标物体的轮廓进行匹配;
[0026]若匹配,则将所述目标物体的未出现次数清零;
[0027]若不匹配,则增加所述目标物体的未出现次数;
[0028]当所述目标物体的未出现次数达到预警解除阈值时,确定为所述目标物体已离开所述预警防区。
[002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警管理系统,所述预警管理系统包括:
[0030]雷达,用于监测进入预警防区的目标物体,并将雷达监测信息上报所述预警管理系统,其中,所述预警防区为在禁入区域外围预定范围的区域;
[0031]视频采集设备,用于获取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
[0032]预警管理主机,用于根据雷达监测信息识别是否有目标物体进入预警防区;当所述雷达监测信息识别到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时,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判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是否满足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当存在满足所述预警条件的所述目标物体时,发出所述目标物体入侵的预警信息。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3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35]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
[0036]一个或多个I/O接口,连接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003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
[003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入侵预警方法,将被监测的区域划分为禁入区域和预警防区,通过雷达和视频协同的方式,对趋近预警防区的目标物体进行实时分析,根据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对有入侵意向的目标进行动态预警,解决站台端部防护预警准确率低、报警处理实时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侵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0040]图2是禁入区域和预警防区的示意图。
[004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警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004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4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5]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有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0046]在铁路站台端部违规入侵的探测报警应用中,受站台环境及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侵预警方法,包括:根据雷达监测信息识别是否有目标物体进入预警防区;其中,所述预警防区为在禁入区域外围预定范围的区域;当所述雷达监测信息识别到至少一个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时,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判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是否满足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当存在满足所述预警条件的所述目标物体时,发出所述目标物体入侵的预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其中,所述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包括在预定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的视频帧数超过入侵预警阈值,且所述目标物体正朝向所述禁入区域移动;所述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判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是否满足趋近所述禁入区域的预警条件,包括: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的视频帧数和移动趋势信息;根据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判断是否有目标物体正朝向所述禁入区域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包括: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监测视频的各个视频帧中的位置;根据各个视频帧的时间顺序,对各个视频帧中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位置进行排列,以确定各个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其中,当根据所述雷达监测信息识别到多个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警防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每个所述目标物体设置一一对应的识别标识;根据所述识别标识,记录与所述识别标识相对应的所述目标物体的移动趋势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隔预定时间间隔,获取一次所述预警防区的监测视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侵预警方法,其中,所述移动趋势信息中包括所述目标物体的轮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子聪邹芳庄洪振郭玺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铁华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