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502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车辆基地与设置在其上方的若干盖上建筑之间采用整体盖板的无缝盖板层,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所述车辆基地与所述盖上建筑之间的转换层、嵌固端或过渡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在所述无缝盖板层的覆盖区域内,根据所述车辆基地的区域划分和/或上方的若干盖上建筑的各自形式,在所述盖上建筑的对应区域内的所述盖板层局部设置与相适应匹配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轨道沉降方便控制;降低防水的设计难度,缩减相关维护费用;可优化建筑布局;不仅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还可有效指导后期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建设成本、提升建设质量、实现精品化工程。化工程。化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工程
,尤其是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带上盖物业开发的车辆基地盖下主要功能为地铁停车列检库,盖下结构通常采用大开间、高净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库区柱网较规则,咽喉区的柱网极度不规则。车辆基地单层盖板面积一般超过10万平方,盖上开发业态往往兼顾功能融合及城市景观要求,在高度、形态、使用功能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常规设计时根据盖下、盖上建筑功能、布置及结构体系等情况设置多道抗震缝,将其划分为多个独立单元。目前国内车辆基地带开发工程大多通过设结构缝将其划分为多个独立单元,设缝间距一般不超过150m,也即各独立单元底盘尺寸一般不超过150m*150m。
[0003]当车辆基地置于地下时,仍采用划分单元的方式进行分区块设计,地下结构将因多道缝带来设计、施工、使用方面的诸多问题。如轨道基础因地下结构不同区块差异沉降引起的沉降控制难;由于基坑外围护尤其是地连墙作为整体结构,区块独立单元不利于其地下室结构外墙与围护墙叠合受力;多道缝给建筑布局,尤其是消防单元设置带来不便。由于多道缝的存在,增加了施工难度,甚至可能增加安全隐患。多道缝给地下结构防水带来较大挑战,使用期间可能因漏水增加维护费用,另外多处双柱不利于地下空间使用。
[0004]随着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发展,盖上业态不仅限于保障房,而是住宅、办公、商业、学校多功能交融互补。为适应丰富的业态和天际线变化要求,盖上会出现不同类型、不同高度的建筑,从而出现不同结构体系;而盖下由于库区和咽喉区的柱网差异,两区域的盖下、盖上及盖板层结构设计往往也不同。
[0005]这种超大底盘带多塔复杂结构体系因盖下柱网差异、盖上建筑单体差异增加了结构设计难度,需研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整块盖板的无缝盖板层结构并结合盖上建筑和车辆基地的结构特点,将无缝盖板层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在区域内设置相应功能,实现车辆基地无缝盖板层的构建,同时解决分区块设计的盖板层所存在的轨道差异沉降、防水困难、建筑布局复杂等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基地与设置在其上方的若干盖上建筑之间采用整体盖板的无缝盖板层,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所述车辆基地与所述盖上建筑之间的转换层、嵌固端或过渡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在所述无缝盖板层的覆盖区域内,根据所述车辆基地的区域划分和/或上方的若干盖
上建筑的各自形式,在所述盖上建筑的对应区域内的所述盖板层局部设置与相适应匹配的结构。
[0008]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时,不同转换形式之间设置一定跨度的过渡区域且在所述过渡区域内设置有实现整个所述无缝盖板层的变刚度协调受力的加强措施。
[0009]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时,所述无缝盖板层的转换形式包括梁式转换、厚板转换、隔震转换、箱式转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嵌固端时,在对应的所述盖上建筑的四周一定范围内加高填土,使该盖上建筑的部分位于填土内,形成地下室结构,实现所述盖上建筑的嵌固。
[0011]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盖上建筑对应区域的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嵌固端时,根据各所述盖上建筑的地下室层数的嵌固要求填筑不同高度的填土。
[0012]作为嵌固端的所述无缝盖板层为高位嵌固端时,所述盖上建筑的楼层与所述无缝盖板层之间设置加强连接措施。
[0013]所述车辆基地包括咽喉区和库区,位于所述咽喉区上方的所述无缝盖板层采用隔震转换或厚板转换,位于所述库区上方的所述无缝盖板层采用梁式转换或箱式转换;且在不同转换形式之间设置具有加强措施的过渡区域。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轨道沉降方便控制;降低防水的设计难度,缩减相关维护费用;可优化建筑布局;不仅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还可有效指导后期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建设成本、提升建设质量、实现精品化工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梁式转换形式的盖板层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厚板转换形式的盖板层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隔震转换形式的盖板层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箱式转换形式的盖板层布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盖板分区域采取不同转换形式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转换方式间过渡区域盖板层设计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不同嵌固端的布置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嵌固端时加固措施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连接与过渡方案的布置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层为盖上结构预留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
Ⅰ‑Ⅰ
向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

12所示,图中标记1

20及各字母分别表示为:框架结构盖上建筑1、车辆基地咽喉区2、车辆基地库区3、无缝盖板层板4、无缝盖板层梁5、剪力墙结构盖上建筑6、过渡区域7、过渡区厚板8、暗梁9、嵌固端10、车辆基地11、盖上建筑12、填土13、板撑14、盖板开孔
15、电梯井16、梁内横向加劲板17、内衬板18、梁内水平加劲肋19、梁上立柱20;梁式转换A、厚板转换B、隔震转换C、箱式转换D。
[0017]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用于在车辆基地带上方开发盖上建筑,其中车辆基地包括咽喉区和库区,在车辆基地与盖上建筑之间设置有采用整块盖板的无缝盖板层,结合盖上建筑和车辆基地的结构特点,将无缝盖板层划分为若干区域并在区域内设置相应功能,实现车辆基地无缝盖板层的构建。
[0018]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无缝盖板层可同时兼顾转换层、嵌固端、过渡层的作用,根据盖上建筑的结构需要以及既有车辆基地的结构情况,将无缝盖板层划分为与盖上建筑相对应的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可采用不同的结构使该无缝盖板层的局部作为转换层、嵌固端或过渡层中的一种。
[0019]本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法如下说明:(1)如图1至图6所示,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如图5所示,由于车辆基地库区3内的柱网比较规则,带开发时选择2线跨则柱跨可控制在14m内,当盖上建筑功能和高度接近时,可将盖板作为转换层,受力相对均匀;而车辆基地咽喉区2内因股道密集,柱网极不规则,局部会出现大于24m的柱跨,盖板进行物业开发时,若将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则受力非常不均匀;当整个车辆基地盖板不设缝时,不同区域存在相互影响。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结合盖上建筑的高度及其结构体系特点,当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时,其主要采用四种不同的转换形式,即梁式转换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基地与设置在其上方的若干盖上建筑之间采用整体盖板的无缝盖板层,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所述车辆基地与所述盖上建筑之间的转换层、嵌固端或过渡层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在所述无缝盖板层的覆盖区域内,根据所述车辆基地的区域划分和/或上方的若干盖上建筑的各自形式,在所述盖上建筑的对应区域内的所述盖板层局部设置与相适应匹配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时,不同转换形式之间设置一定跨度的过渡区域且在所述过渡区域内设置有实现整个所述无缝盖板层的变刚度协调受力的加强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缝盖板层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盖板层作为转换层时,所述无缝盖板层的转换形式包括梁式转换、厚板转换、隔震转换、箱式转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基地带开发项目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姝邓季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