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36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过渡块,所述过渡块位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两端,所述过渡块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间设置有沉降缝,所述过渡块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过渡块的第二侧面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两端设置过渡块,既可以使列车在柔性物体向刚性结构的过渡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又可以保证车轮同时压至刚性过渡块上,不至于产生凹凸不平,减少颠簸和侧翻的风险,也减少了日后维修养护的费用。日后维修养护的费用。日后维修养护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列车经过桥梁或者涵洞时,由于桥涵为刚性结构,路基为柔性结构,列车车轮在由柔性变刚性结构时,路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路基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列车通过时会有跳车现象发生,旅客有颠簸的感觉;特别是在斜交桥头处,车轮一边在刚性桥梁上,另一边在柔性路基上,除有颠簸外还有侧翻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避免列车运行至桥头或者涵洞时发生跳车现象,减少颠簸的感觉。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过渡块,所述过渡块位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两端,所述过渡块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间设置有沉降缝,所述过渡块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过渡块的第二侧面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线。
[0005]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块采用混凝土,内部设有钢筋网。混凝土内部设置钢筋网,可以延长过渡块的使用寿命。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最小距离根据路基高度确定,不小于1米。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块的厚度不小于0.5米。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不小于5米。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两端设置过渡块,既可以使列车在柔性物体向刚性结构的过渡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又可以保证车轮同时压至刚性过渡块上,不至于产生凹凸不平,减少颠簸和侧翻的风险,也减少了日后维修养护的费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铁路线路中心线,2

过渡块,3

桥梁或者涵洞结构,4

沉降缝,21

第一侧面,22

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过渡块2。铁路线路铺设在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上,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的侧面与铁路线路中心线1斜交。所述过渡块2位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的两端,所述过渡块2放置在路基上。铁路线路的枕木铺设在过渡块2上。所述过渡块2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间设置有沉降缝4,所述过渡块2的第一侧面21平行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21相对的所述过渡块2的第二侧面22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线1。过渡块2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过渡块2采用混凝土,所述过渡块2的厚度不小于0.5米。过渡块2内部设有钢筋网。考虑到枕木的铺设要求,所述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侧面22的最小距离(即直角梯形的上底的长度)不小于1米,所述第二侧面22的长度(即过渡块2的长度)不小于5米。
[0016]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与铁路线路斜交的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能够避免车轮一边在刚性的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上,另一边在柔性路基上,避免列车发生跳车现象,减少颠簸的感觉,并彻底消除列车侧翻隐患。
[0017]实施例2
[001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过渡块2。铁路线路铺设在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上,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的侧面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线1。所述过渡块2位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的两端。所述过渡块2位于路基上。铁路线路的枕木铺设在过渡块2上。所述过渡块2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间设置有沉降缝4,所述过渡块2的第一侧面21平行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21相对的所述过渡块2的第二侧面22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线1。过渡块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过渡块2采用混凝土,所述过渡块2的厚度不小于0.5米。为延长过渡块2的使用寿命,过渡块2内部设有钢筋网。考虑到枕木的铺设要求,所述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侧面22的最小距离(即过渡块2的宽度)不小于1米;所述第二侧面22的长度不小于5米。
[0019]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块,所述过渡块位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两端,所述过渡块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间设置有沉降缝,所述过渡块的第一侧面平行于桥梁或者涵洞结构的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过渡块的第二侧面垂直于铁路线路中心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铁路桥涵路基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块采用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源施立平汪楠张杰于德洋孙剑刘粟裕吕潇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