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42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桁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包括基础框架,基础框架顶部的两侧均活动卡接有第一滑动机构,两个第一滑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的正面活动卡接有推压机构,推压机构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推压机构,有利于通过辅液压杆与打孔机构的活动连接与夹持机构与打孔机构的一体连接,且与打孔机构的一端与第一转座活动套接,进而通过辅液压杆控制打孔机构和夹持机构的往复切换,实现对汽车加工配件的打孔,涂层一体操作,减少设备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生产速度。加快生产速度。加快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桁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汽车制造工厂对于汽车配件的生产速度以及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节省人力,加快生产速度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配件加工线桁架在工业生产中脱颖而出。
[0003]现有的配件加工线桁架包括单轨式和双轨式,根据流水线型以及生产场地的空间大小,进而选择合适的线桁架,双轨式线桁架因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被汽车配件加工厂广泛应用,其中双轨式线桁架包括基础框架、制动机构、第一滑动机构、第二滑动机构以及推压机构,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在基础框架顶部以及推压机构在第二滑动机构的一侧自由滑动,进一步通过推压机构进行机械夹取,进而可以将汽车配件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轻松快速转运或将其放入染池进行表面抗氧化处理,但是单一移动上下方向难以将汽车配件的表面涂抹均匀,通常需要人工检查后进行手动补漏,这无疑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4]此外,在对配件表面进行上涂层前,需要对配件表面进行预设打孔,这将导致打孔与涂层需要在两个不同车间完成,进而增加了设备的使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与不同车间转运的时间。
[0005]因此亟需新的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包括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顶部的两侧均活动卡接有第一滑动机构,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动机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的正面活动卡接有推压机构,所述推压机构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动机构;
[0008]所述第二制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啮合有第二履带,所述第二履带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板;
[0009]所述推压机构包括第三滑动杆,所述第三滑动杆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三滑动杆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母体,所述升降母体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套接有第二保护套,所述升降母体的一端开设有升降子机构,所述升降母体的两侧与第二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母体的
背面与第二衔接板进行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子机构包括主控器,所述主控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液压杆,所述主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滑动杆,所述第四滑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三缓冲垫,所述主控器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控器,所述辅控器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辅液压杆,所述辅液压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打孔机构,所述打孔机构的一侧一体形成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和打孔机构顶部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座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主控器的一端与第二保护套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母体的一侧开设有与第四滑动杆相适配的滑槽。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臂板,所述第一臂板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滑管,所述第二滑管内壁的两侧均活动卡接有夹持手,所述第二滑管的内壁开设有与夹持手相适配的孔槽,两个所述夹持手底部均固定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活动套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微型电机,所述轴杆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头,所述第一臂板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滑管底面的次级控制器,所述次级控制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次级液压杆,所述次级液压杆的一端与夹持手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臂板,所述第二臂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升降式钻头,所述升降式钻头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座,所述第二转座与辅液压杆的底部进行活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基础框架包括若干个立柱,若干个所述立柱底部和顶部的四周均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两侧的顶面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位于立柱内侧的加强筋,若干个所述立柱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底垫,若干个所述立柱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夹套固定安装有滑梁,所述滑梁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块,若干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渠管。
[0014]优选的,所述底垫顶部的四周螺纹套接有若干个螺栓,所述底垫通过若干个螺栓与地平面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加强筋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螺纹套接有螺栓,所述加强筋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与立柱与横杆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夹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夹套的底部和一侧分别开设有与立柱和滑梁相适配的孔槽。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啮合有第一履带,所述第一履带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衔接板。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顶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管,所述第二滑杆的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套接有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保护套的两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衔接板与第一保护套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滑杆的顶面与第二滑杆的底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与滑梁进行活动卡接,所述第一滑杆与滑梁相互适配,所述第一履带与第一渠管进行活动卡接,所述第一履带与第一渠管相互适配。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动杆与第二滑杆进行活动卡接,所述第三滑动杆与第二滑杆相互适配,所述第二履带与第一滑管进行活动卡接,所述第二履带与第一滑管相互适配。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推压机构,有利于通过微型电机分别带动轴杆转动,进而轴杆带动转头一体转动,进而转头夹持着汽车加工配件一起转动,实现对汽车配件进行夹持转运的同时能够对汽车加工配件进行度的高度翻转,对汽车加工配件进行表面涂层更加均匀。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推压机构,有利于通过辅液压杆与打孔机构的活动连接与夹持机构与打孔机构的一体连接,且与打孔机构的一端与第一转座活动套接,进而通过辅液压杆控制打孔机构和夹持机构的往复切换,实现对汽车加工配件的打孔,涂层一体操作,减少设备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包括基础框架(1),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包括基础框架(1),所述基础框架(1)顶部的两侧均活动卡接有第一滑动机构(2),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机构(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机构(4),所述第二滑动机构(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动机构(3),所述第二滑动机构(4)的正面活动卡接有推压机构(5),所述推压机构(5)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制动机构(6);所述第二制动机构(6)包括第二支撑板(601),所述第二支撑板(60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602),所述第二支撑板(6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603),所述第二电机(602)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604),所述第二齿轮(604)的侧面啮合有第二履带(605),所述第二履带(6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板(606);所述推压机构(5)包括第三滑动杆(501),所述第三滑动杆(501)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缓冲垫(502),所述第三滑动杆(501)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块(503),所述第二固定块(5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母体(504),所述升降母体(504)的两端均通过螺钉固定套接有第二保护套(506),所述升降母体(504)的一端开设有升降子机构(505),所述升降母体(504)的两侧与第二支撑杆(60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母体(504)的背面与第二衔接板(606)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子机构(505)包括主控器(5051),所述主控器(50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液压杆(5054),所述主液压杆(50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0510),所述固定板(50510)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座(5058),所述固定板(505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滑动杆(5052),所述第四滑动杆(5052)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三缓冲垫(5053),所述主控器(505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控器(5055),所述辅控器(5055)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辅液压杆(5056),所述辅液压杆(505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打孔机构(5059),所述打孔机构(5059)的一侧一体形成有夹持机构(5057),所述夹持机构(5057)和打孔机构(5059)顶部的一侧通过转轴与第一转座(5058)进行活动连接,所述主控器(5051)的一端与第二保护套(506)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母体(504)的一侧开设有与第四滑动杆(5052)相适配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离壳机加工线桁架的多自由度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057)包括第一臂板(50571),所述第一臂板(50571)的中部固定套接有第二滑管(50572),所述第二滑管(50572)内壁的两侧均活动卡接有夹持手(50573),所述第二滑管(50572)的内壁开设有与夹持手(50573)相适配的孔槽,两个所述夹持手(50573)底部均固定套接有套管(50578),所述套管(50578)的内壁活动套接有轴杆(50576),所述轴杆(50576)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微型电机(50577),所述轴杆(50576)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转头(50575),所述第一臂板(50571)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滑管(50572)底面的次级控制器(50579),所述次级控制器(5057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次级液压杆(50574),所述次级液压杆(50574)的一端与夹持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锋朱磊张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野智能装备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