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环焊缝脊状变形焊接矫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293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是焊接领域的一种大直径环焊缝脊状变形焊接矫正方法。确认环缝的焊接脊状变形超差位置,标记划线后,采用碳弧气刨方法,将超差侧原焊缝气刨刨槽坡口,深度约为母材板厚的1/2~2/3,宽度与原坡口相同,长度覆盖超差区域,按既定焊接方法和工艺要求进行施焊,施工过程中监测脊状变形恢复量,依据监测结果调整焊接电流、电压、焊速及焊接顺序控制变形量,确保焊缝及两侧超差脊状变形被矫正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焊接矫正区域超差一侧焊缝采用碳弧气刨方法开刨槽坡口,气刨深度为环缝母材板厚的1/2~2/3,解决因火工矫正过热水冷引起矫正区域母材及焊缝产生淬硬组织和强韧性变差问题。适宜作为焊缝脊状变形焊接矫正方法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环焊缝脊状变形焊接矫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领域的变形矫正,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直径环焊缝脊状变形焊接矫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直径钢质压力容器环缝焊接后,焊缝位置易产生脊状变形,特别是多层多道的熔透焊缝,焊后易出现外凸脊状变形,因结构直径大、钢板较厚及曲面形状等原因,难以进行机械外力矫正。工程上多采用火工矫正方法修正脊状变形,即对变形超差部位进行火焰或电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对加热区域浇水,一般进行不超过三次的火工矫正,能使超差脊状变形恢复到规定值范围内。
[0003]上述方法可以满足大直径钢质压力容器环缝焊接脊状变形矫正需求,但该方法使超差位置材料反复高温急冷,易产生淬硬组织,强韧性变化,导致母材及焊缝力学性能下降,且三次矫正后若没有达到矫正效果,将不得再进行火工矫正。火工矫正过程变形量控制困难,易引发其它位置超差,主要靠工人经验保证矫形效果,难以有效保障结构建造精度及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结构焊缝脊状变形矫正时易产生淬硬组织,强韧性变化,导致母材及焊缝力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环焊缝脊状变形焊接矫正方法,其特征是:首先确认环缝(1)的焊接脊状变形(6)超差位置,标记划线后,采用碳弧气刨方法,将超差侧原焊缝气刨刨槽坡口(2),深度约为母材板厚的1/2~2/3,宽度与原坡口相同,长度覆盖超差区域;再按既定焊接方法和工艺要求进行施焊,施工过程中监测脊状变形(6)恢复量,依据监测结果调整焊接电流、电压、焊速及焊接顺序控制变形量,确保环缝(1)及两侧超差脊状变形(6)被矫正合格;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以任意点为起点,在环缝(1)长度方向划分32等分点且编号,按编号确认环缝焊接脊状变形超差位置,在该位置脊状变形(6)超差一侧划出焊接矫正区域(7)的焊缝中心线(3),按焊缝中心线(3)作出检查线(4);划线部位需做好标记;第二步:沿焊缝中心线(3),将焊接矫正区域(7)超差一侧焊缝采用碳弧气刨方法开刨槽坡口(2),气刨深度为环缝母材板厚的1/2~2/3,对脊状变形(6)超差较大的区域,气刨深度按偏下限进行,刨槽长度大于超差长度,且两端相邻焊缝位置脊状变形量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力郑杰李洋赵云海贺鸿飞高峰刘彬吕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