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242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包括:开发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结合专家评价法,确定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临床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基于权重对护士胜任力水平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依据评价结果判断护士胜任力与应急处置任务匹配度;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务,输出适配卫生应急处置任务的人员组建及调整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方案的护士胜任力评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在不同应急任务场景下护士与岗位之间形成适配,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和提高队伍组建速度。急响应时间和提高队伍组建速度。急响应时间和提高队伍组建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爆发,对社会公众健康状况造成重大威胁或严重损害,导致社会公众遭受短期或长期影响。护士队伍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积极响应、服从现场管理和任务调派。护理应急队伍建设仍面临岗位胜任力要求模糊、培养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完备和任务岗位匹配不科学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应急处置效果。
[000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不同,应急处置任务不同,因此对选派的护士队伍胜任力要求也不同。当简单以工作年限、职称高低、教育水平、轮转经历等,去评价护士的应急处置胜任力水平以及是否能高效处理某个应急任务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和主观片面性。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面向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方法,使得不同应急任务场景下护士与岗位之间形成适配,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和提高人员队伍组建速度,进而提升护士的应急处置效率和工作质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5]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在不同应急任务场景下护士与岗位之间形成适配,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和提高队伍组建速度,进而提升护士的应急处置效率和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0、开发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其中,所述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布置在中心平台上,所述中心平台被配置为与终端实时数据交互,以获取应急处置任务信息和评价对象的信息;
[0008]步骤S20、在应急处置生命周期及应对框架下,结合专家评价法,确定临床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0009]步骤S3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和所述指标层的权重;
[0010]步骤S40、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基于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和所述指标层的权重对护士胜任力水平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
[0011]步骤S50、依据评价结果判断护士胜任力与应急处置任务匹配度;
[0012]步骤S60、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务,输出适配卫生应急处置任务的人员组建及调整方案。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处理任务特征资料库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任务环境、多元任务、任务关系、护士角色、任务要求、任务时间、不确定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层为护士应急处置胜任力评估目的;所述准则层为根据所述应急处置生命周期及应对框架确定的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响应能力和复原能力;所述指标层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指标特征;其中,所述预防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分别为应急相关政策与计划,风险减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所述准备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包括身心素质,职业精神,基础知识储备,常态化应急培训;所述响应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指标监测,应急处置;所述复原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复原,患者、家庭和社区的复原,自我复原。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包括:
[0016]步骤S31、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待评价对象的各层指标量化结果;
[0017]步骤S32、依据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以及所述指标层的特征要素构建因素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A:
[0018][0019]其中a
i
,a
j
(i,j=1,2,...,n)表示同一层次内N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a
ij
表示a
i
对a
j
的相对重要程度值;
[0020]步骤S33、利用公式Aω=λmaxω计算所述判断矩阵A的几何平均值;采用最大特征根法,测算λmaxω对应的特征向量ω,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0021]步骤S34、开展一致性检验,根据一致性比例CR=一致性指标CI/随机一致性指标RI,测算CR值;CI=(λmaxω)/(n

1),对所述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进行判断;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成立,并进入步骤S35;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不成立,并结束流程和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0022]步骤S35、进行层次排序,分为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归一化处理后的所述特征向量ω为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以及所述指标层的权重向量,从最高层到最底层依次进行排序。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包括:
[0024]步骤S41、根据公式构建用于评价各待评对象在各权重指标上的标准化矩阵;
[0025]其中,X表示待评对象指标,n表示指标个数,Z
ij
(i=1,2,

,n;j=1,2,

,n)表示待评对象在对应指标上的得分;
[0026]步骤S42、利用公式D
ij
=ω
j
·
Z
ij
以及决策规范矩阵生成加权决策规范矩阵,其中ω
j
(j=1,2,

,m)表示第j个属性的权;
[0027]步骤S43、计算各评价指标与最优及最劣向量之间的差距;
[0028]第i个评价对象与最大值的距离:
[0029][0030]第i个评价对象与最小值的距离:
[0031][0032]步骤S44、依据公式对护士应急处置任务的胜任力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结果;D
+
值相对越小,则说明该研究对象距离最优解越近,则研究对象越好;D

值相对越大,则说明该研究对象距离最劣解越远,则研究对象越好;Ci值越大,越趋向1,表明评价对象越适配,应对应急处置任务的胜任力越好。
[003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0中,胜任力判断等级包括完全适配、比较适配、一般适配、适配不良和无法适配。
[003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0中,人员调整形式包括护士遴选、岗位安排和人员动态调整。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系统,包括:
[0036]中心平台、任务需求端和护士资源端,其中,所述中心平台与所述任务需求端、所述护士资源端进行数据交互;
[0037]所述中心平台包括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评价指标模块、评价模块和分配模块;
[0038]所述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多元任务、任务关系、护士角色、任务要求、任务时间和不确定性;
[0039]所述评价指标模块结合专家评价法,确定临床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应急处置任务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开发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其中,所述应急处置任务特征资料库布置在中心平台上,所述中心平台被配置为与终端实时数据交互,以获取应急处置任务信息和评价对象的信息;步骤S20、在应急处置生命周期及应对框架下,结合专家评价法,已确定临床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步骤S30、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和所述指标层的权重;步骤S40、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基于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和所述指标层的权重对护士胜任力水平进行评价,并生成评价结果;步骤S50、依据评价结果判断护士胜任力与应急处置任务匹配度;步骤S60、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务,输出适配卫生应急处置任务的人员组建及调整方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任务特征资料库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任务环境、多元任务、任务关系、护士角色、任务要求、任务时间、不确定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层为护士应急处置胜任力评估目的;所述准则层为根据所述应急处置生命周期及应对框架确定的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响应能力和复原能力;所述指标层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指标特征;其中,所述预防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分别为应急相关政策与计划,风险减低、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所述准备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包括身心素质,职业精神,基础知识储备,常态化应急培训;所述响应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指标监测,应急处置;所述复原能力对应的所述一级指标和所述二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复原,患者、家庭和社区的复原,自我复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士胜任力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包括:步骤S31、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待评价对象的各层指标量化结果;步骤S32、依据所述目标层、所述准则层以及所述指标层的特征要素构建因素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A:其中a
i
,a
j
(i,j=1,2,...,n)表示同一层次内N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比较,a
ij
表示a
i
对a
j
的相对重要程度值;步骤S33、利用公式Aω=λ maxω计算所述判断矩阵A的几何平均值;采用最大特征根法,测算λ maxω对应的特征向量ω,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步骤S34、开展一致性检验,根据一致性比例CR=一致性指标CI/随机一致性指标RI,测算CR值;CI=(λ maxω)/(n

1),对所述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进行判断;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成立,并进入步骤S35;若CR≥0.1,则所述判断矩阵A不成立,并结束流程和对所述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步骤S35、进行层次排序,分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益胡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