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让机构、电池包组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150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让机构、电池包组件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避让机构用于连接于车身底壁并布置在电池包与副车架之间,避让机构包括避让块,避让块朝向副车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且导向斜面顶端位于导向斜面底端的前方,其中,电池包位于导向斜面的延长面与车身底壁之间。当副车架脱离车身向后纵向移动时,副车架能够沿着导向斜面斜向下运动,而且其后方的电池包位于该导向斜面的延长面与车身底壁之间,也就保证沿着导向斜面斜向下运动的副车架不会撞击到电池包,即滑出碰电池包的碰撞范围,避免电池包因巨大的冲击力而损坏漏电,通过该避让机构,不需要加强电池包框架的结构强度,节省了一定的成本。节省了一定的成本。节省了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让机构、电池包组件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让机构、电池包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明确的发展方向,也成为车企和市场的重要选择。新能源汽车除了要考虑传统汽车关注的结构碰撞变形和乘员生存空间,更要关心高压电池的碰撞风险问题,否则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前机舱压缩变形,尤其是副车架可能脱离车身进行纵向运动,进而可能撞击到后方布置在车身底板下方的高压电池包,巨大的碰撞能量可能引起高压电池包损坏,引起高压电泄漏,导致乘员伤亡的风险。
[0003]目前,高压电池包的传统防碰撞设计策略是,加强高压电池包框架的横梁结构,在碰撞到高压电池包内部模组之前,通过强度足够高的电池包横梁拦截副车架等的碰撞,但是,电池包结构的加强也带来了重量与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因加强高压电池包框架而导致的成本增加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避让机构,用于连接于车身底壁并布置在电池包与副车架之间,所述避让机构包括避让块,所述避让块朝向所述副车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且所述导向斜面顶端位于所述导向斜面底端的前方,其中,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导向斜面的延长面与所述车身底壁之间。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让机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0007]避让机构布置于副车架与电池包之间并连接在车身底壁,避让块朝向副车架的一侧,也就是其前侧具有一个导向斜面,而且导向斜面顶端位于导向斜面底端的前方,如此,当副车架脱离车身向后纵向移动时,副车架能够沿着导向斜面斜向下运动,而且其后方的电池包位于该导向斜面的延长面与车身底壁之间,也就保证沿着导向斜面斜向下运动的副车架不会撞击到电池包,即能够滑出碰电池包的碰撞范围,避免电池包因巨大的冲击力而损坏漏电,通过该避让机构,不需要加强电池包框架的结构强度,节省了一定的成本。而且,由于副车架斜向下运动,相比于水平撞击而言,斜向下运动的副车架的部分撞击能量被卸掉,降低了最终传递至车身的能量,减小了车身受力,也就降低了车身的变形,为乘员舱提供更充足的生存空间。
[0008]进一步地,避让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避让块的顶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用于与所述车身底壁抵接,且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车身底壁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置有竖向贯穿至所述避让块底面的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车身底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块设置有减重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避让块的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圆角结构,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避让块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圆角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块的后端用于与所述电池包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避让块的后端水平延伸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于与所述电池包焊接。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组件,包括电池包以及如前所述的避让机构。
[0015]由于所述电池包组件的技术改进和有益效果与所述避让机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电池包组件做过多赘述。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本体和电池包框架,所述电池包本体设置于所述电池包框架内,所述避让机构的避让块的延伸板与所述电池包框架焊接。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包组件。
[0018]由于所述汽车的技术改进和有益效果与所述电池包组件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汽车做过多赘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避让机构、副车架以及电池包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避让机构安装于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避让机构、副车架以及电池包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避让块;11、导向斜面;12、第一圆角结构;13、第二圆角结构;14、凸起;141、连接孔;15、延伸板;16、减重孔;2、电池包框架;3、电池包本体;4、副车架;41、安装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而且,附图中X轴表示纵向(对应汽车的形式方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 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附图中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左,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右;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 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
[0027]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X轴、Y轴和Z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参见图1

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避让机构,用于连接于车身底壁并布置在电池包与副车架4之间,所述避让机构包括避让块1,所述避让块 1朝向所述副车架4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1,且所述导向斜面11顶端位于所述导向斜面11底端的前方,其中,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导向斜面11的延长面与所述车身底壁之间。
[0029]本实施例中,避让机构布置于副车架4与电池包之间并连接在车身底壁,避让块1朝向副车架4的一侧,也就是其前侧具有一个导向斜面11,而且导向斜面11顶端位于导向斜面11底端的前方,如此,当副车架4脱离车身向后纵向移动时,副车架4能够沿着导向斜面11斜向下运动,而且其后方的电池包位于该导向斜面11的延长面与车身底壁之间,也就保证沿着导向斜面11 斜向下运动的副车架4不会撞击到电池包,即滑出碰电池包的碰撞范围,避免电池包因巨大的冲击力而损坏漏电,通过该避让机构,不需要加强电池包框架2的结构强度,节省了一定的成本。而且,由于副车架4斜向下运动,相比于水平撞击而言,斜向下运动的副车架4的部分撞击能量被卸掉,降低了最终传递至车身的能量,减小了车身受力,也就降低了车身的变形,为乘员舱提供更充足的生存空间。
[0030]参见图1

图3,可选地,避让机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避让块1的顶面设置有凸起14,所述凸起14的顶面用于与所述车身底壁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让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于车身底壁并布置在电池包与副车架(4)之间,所述避让机构包括避让块(1),所述避让块(1)朝向所述副车架(4)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11),且所述导向斜面(11)顶端位于所述导向斜面(11)底端的前方,其中,所述电池包位于所述导向斜面(11)的延长面与所述车身底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避让块(1)的顶面设置有凸起(14),所述凸起(14)的顶面用于与所述车身底壁抵接,且所述凸起(14)用于与所述车身底壁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4)设置有竖向贯穿至所述避让块(1)底面的连接孔(141),所述紧固件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141)并与所述车身底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11)与所述避让块(1)的顶面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孝唐莉王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