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03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曲轴箱和防护框架,所述曲轴箱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本体的底部,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防护框架的顶部,所述防护框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渗油检测装置。通过利用防护框架对发动机进行半包围式的固定防护,利用防护装置能够在曲轴箱的底部部位进行一定的缓冲,并能够及时提醒骑行者查看,通过利用第一渗油检测装置和第二渗油检测装置分别能够利用机油和汽油的不同化学特性进行感应,使机油或汽油渗漏后能够进行提示警报,通过利用防涉水组件能够防止发动机涉深水,能够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部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发动机的部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发动机的部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3]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摩托车由于的骑行结构限定与散热考虑的缘故,与汽车发动机相比通常没有机盖进行防护,裸露安装在摩托车的框架底部。
[0004]因此摩托车的发动机部位通常容易受到损坏,部分发动机会在曲轴箱底部固定安装护板,但护板在受到触及后发动机可能已经受损,导致发动机部位容易损坏渗油,并且大部分车主并没有检查车体的情况,长期使用下,容易使发动机受到更严重的损伤,并且摩托车的发动机进水需要清洗、大修甚至更换,部分使用者使用不规范容易使发动机涉水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本方案通过利用防护框架对发动机进行半包围式的固定防护,利用防护装置能够在曲轴箱的底部部位进行一定的缓冲,并能够及时提醒骑行者查看,通过利用第一渗油检测装置和第二渗油检测装置分别能够利用机油和汽油的不同化学特性进行感应,使机油或汽油渗漏后能够进行提示警报,通过利用防涉水组件能够防止发动机涉深水,综上所述能够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部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便于车主养成良好骑行习惯,使车主用车更加细心,使发动机便于进行维护和保养,有利于延长发动机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6]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曲轴箱和防护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本体的底部,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防护框架的顶部,所述防护框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曲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渗油检测装置,所述曲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渗油检测装置,所述防护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涉水组件,所述防护框架的架体上固定安装有布线组件,所述防护框架的架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反应系统。通过利用防护框架对发动机进行半包围式的固定防护,利用防护装置能够在曲轴箱的底部部位进行一定的缓冲,并能够及时提醒骑行者查看,通过利用第一渗油检测装置和第二渗油检测装置分别能够利用机油和汽油的不同化学特性进行感应,使机油或汽油渗漏后能够进行提示警报,通过利用防涉水组件能够防止发动机涉深水,综上所述能够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部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便于
车主养成良好骑行习惯,使车主用车更加细心,使发动机便于进行维护和保养,有利于延长发动机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侧支板,所述侧支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张紧弹簧,所述侧支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触动开关设置在张紧弹簧的内部,所述张紧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触动条。触动条与张紧弹簧的弹性作用本体能够对石块、土块等块状物起到一定的防护和缓冲的作用,当触动条受到触动使其触动到触动开关时,防护框架必也受到冲击,因此触动开关受到触动后向控制器发出受碰撞的信号,提示人们进行检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渗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框板,所述第一框板固定安装在曲轴箱的底部,所述第一框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收棉条,所述第一吸收棉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机油感应线,所述机油感应线电性连接有机油感应模块,所述机油感应模块固定安装在控制器的内部。通过第一框板对第一吸收棉条进行卡装固定,第一吸收棉能够对渗漏下的机油进行吸附,使机油感应线与机油发生反应转化成电性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中,由控制器作进一步的电性信号处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渗油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框板的框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吸收棉条,所述第二吸收棉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汽油感应线,所述汽油感应线电性连接有汽油感应模块,所述汽油感应模块固定安装在控制器的内部。通过第二框板对第二吸收棉条进行卡装固定,第二吸收棉能够对渗漏下的汽油进行吸附,使汽油感应线与机油发生反应转化成电性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中,由控制器作进一步的电性信号处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涉水组件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安装在防护框架的底部,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深传感器,所述水深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水深传感器能够对水深进行探测,并转化成电性号由控制器进行处理,固定底座能够对水深传感器进行安装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布线组件包括并线卡扣,所述并线卡扣固定安装在防护框架的架体上,所述并线卡扣的内部卡接有防护线管。通过防护线管能够对连接的线束进行套装固定,对线束起到防护作用,并利用并线卡扣将防护线管进行卡装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系统包括主动熄火模块、进气阀控制模块和信号指示模块,所述主动熄火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进气阀控制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指示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在防护装置的触动开关受到触动时,通过控制器对信号指示模块进行相应的亮灯提示,在第一渗油检测装置的机油感应模块和第二渗油检测装置汽油感应模块检测到渗漏时,通过控制器对信号指示模块进行相应的亮灯提示,在防涉水组件的水深传感器感应到水深,并由控制器测算超过阈值时,指示模块进行相应的亮灯提示,并利用主动熄火模块熄灭发动机,向进气阀控制模块下达关闭信号,从而使发动机不会主动涉水,对发动机进行保护。
[0014]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利用防护框架对发动机进行半包围式的固定防护,利用防护装置能够在曲轴箱的底部部位进行一定的缓冲,并能够及时提醒骑行者查看,通过利用第一渗
油检测装置和第二渗油检测装置分别能够利用机油和汽油的不同化学特性进行感应,使机油或汽油渗漏后能够进行提示警报,通过利用防涉水组件能够防止发动机涉深水,综上所述能够对摩托车发动机的部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便于车主养成良好骑行习惯,使车主用车更加细心,使发动机便于进行维护和保养,有利于延长发动机部件的使用寿命。
[0015](2)当触动条受到触动使其触动到触动开关时,防护框架必也受到冲击,因此触动开关受到触动后向控制器发出受碰撞的信号,通过控制器对信号指示模块进行相应的亮灯提示,提示人们进行检查。
[0016](3)通过第一吸收棉能够对渗漏下的机油进行吸附,使机油感应线与机油发生反应转化成电性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中,第二吸收棉能够对渗漏下的汽油进行吸附,使汽油感应线与机油发生反应转化成电性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中,通过控制器对信号指示模块进行相应的亮灯提示,让骑行者能够主动进行观测检修,防止发动机进一步损坏。
[0017](4)通过水深传感器能够对水深进行探测,并转化成电性号由控制器进行处理,并由控制器测算超过阈值时,指示模块进行相应的亮灯提示,并利用主动熄火模块熄灭发动机,向进气阀控制模块下达关闭信号,从而使发动机不会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1)、曲轴箱(2)和防护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2)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本体(1)的底部,所述曲轴箱(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防护框架(3)的顶部,所述防护框架(3)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4),所述曲轴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渗油检测装置(5),所述曲轴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渗油检测装置(6),所述防护框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涉水组件(7),所述防护框架(3)的架体上固定安装有布线组件(8),所述防护框架(3)的架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有反应系统(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4)包括侧支板(401),所述侧支板(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张紧弹簧(402),所述侧支板(4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触动开关(403),所述触动开关(403)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所述触动开关(403)设置在张紧弹簧(402)的内部,所述张紧弹簧(4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触动条(4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渗油检测装置(5)包括第一框板(501),所述第一框板(501)固定安装在曲轴箱(2)的底部,所述第一框板(5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收棉条(502),所述第一吸收棉条(5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机油感应线(503),所述机油感应线(503)电性连接有机油感应模块(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轻骑集团江门光速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