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89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包括操作台、磁芯、机体、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的储线组件,其中,储线组件内设有漆包线;以及安装于操作台上排线机构,包括用于夹持磁芯的装夹组件,该装夹组件一端设有夹持磁芯的装夹部,另一端设有旋转部,其中,旋转部的轴心与磁芯的圆心轴向对齐,同时,磁芯沿其旋转方向包括多个缠绕区域,且多个缠绕区域依次首尾连通,通过旋转部带动磁芯作周向往复运动,且旋转部转动的弧长与缠绕区域的弧长相等,随着磁芯的旋转,储线组件上的漆包线能够缠绕于对应的缠绕区域上,从而实现磁芯上多个缠绕区域的分段式缠绕。本发明专利技术排线精密、可适用多种绕线工艺且自动化程度较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圈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线圈绕线装置的应用较为广泛,比如在电器产品中大多要求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磁线圈,使得线圈绕线装置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设备。
[0003]由于线圈类型的不同,导致线圈绕线装置之间差异较大,其中,环形线圈绕线装置尚存在较多问题,其一,在常见环形线圈绕线装置中,磁芯夹具的传动方式多为万向节和链条传动,此类传动方式存在间隙大的缺陷,绕线过程中需要人工调节,在正反向绕线时尤为明显,使得产品的精度与一致性差;其二,现有环形线圈绕线装置的线圈排线原理为排线轮与磁芯外径作相对运动,此运动过程存在打滑的情况,导致排线位置误差变大;其三,传统绕线夹具对绕线磁芯夹持采用弹簧压紧,该压紧的压力大小通常依靠经验判断,容易出现压紧的压力过大或过小,从而造成排线过程的卡滞或脱落,且排线位置的误差较大;其四,传统环形线圈绕线装置仅适用于闭环铁芯或者圈数较少、精度较低的单层铁芯,其中,在带台阶磁芯、分段绕线磁芯、需要特殊限位的磁芯等设计模型中,无法实现精确绕线;其五,传统绕线装置的控制程序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工艺模型的绕线方式。
[0004]因此,研发一种无间隙传动、排线精密且满足多种绕线工艺的绕线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排线精密、可适用多种绕线工艺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操作台与磁芯,还包括:机体,安装于操作台上;驱动机构,安装于机体上,包括与驱动机构输出端连接的储线组件,其中,储线组件内设有漆包线;排线机构,安装于操作台上,包括用于夹持磁芯的装夹组件,其中,装夹组件一端设有夹持磁芯的装夹部,另一端设有旋转部,其中,旋转部的轴心与磁芯的圆心轴向对齐,同时,磁芯沿其旋转方向包括多个缠绕区域,且多个缠绕区域依次首尾连通,通过旋转部带动磁芯作周向往复运动,且旋转部转动的弧长与缠绕区域的弧长相等,随着磁芯的旋转,漆包线能够缠绕于对应的缠绕区域上,从而实现磁芯上多个缠绕区域的分段式缠绕。
[0007]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旋转轴,以及与旋转轴连接的旋转板,其中,旋转轴外侧设有轴承座,且轴承座沿旋转部转动路径设有至少两个限位件,分别为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磁芯作周向运动时,若第一限位件检测到旋转板进入其预设值的范围内,第一电机反转,驱动磁芯反向周转至
第二限位件,当第二限位件检测到旋转板进入其预设值的范围内,第一电机正转,驱动磁芯正向周转至第一限位件,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旋转部带动磁芯在缠绕区内作周向往复运动。
[0008]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旋转部包括设于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旋转轴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其中,第一传动组件通过单级传动,驱动旋转轴带动旋转板周向旋转,从而带动装夹组件作周向运动,实现磁芯的周向旋转。
[0009]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带传动时,包括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主动轮,以及与旋转轴靠近第一电机一端连接的第一从动轮,且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上套设有第一传动皮带,通过带传动,实现旋转部的单级传动。
[0010]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齿轮传动时,包括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套设于旋转轴靠近第一电机一端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通过齿轮传动,实现旋转部的单级传动。
[0011]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装夹部包括与旋转板连接的支撑杆,设于支撑杆远离旋转板一侧的固定部,其中,固定部靠近储线组件一侧设有与磁芯卡接的凹槽,实现磁芯夹持。
[0012]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装夹部包括设于凹槽开口侧并沿固定部长度方向延伸的压板,其中,压板与固定部活动连接,实现磁芯的固定。
[0013]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装夹部包括设于固定部远离凹槽开口侧的定位杆,其中,定位杆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沿固定部垂直方向延伸并贯穿压板,以实现压板定位。
[0014]在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传动组件,其中,第二传动组件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储线组件连接,以实现储线组件储线与放线。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绕线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步骤:S1:开启电源,进行装置初始化;S2:调节装夹部,将磁芯放置于固定部上,使磁芯与凹槽形成卡接,再次调节装夹部,使磁芯固定;S3:将漆包线线头固定于储线组件上,选择并确认工作程序,完成启动预备工作;S4:启动开关第一次,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储线组件旋转,进行储线;S5:储线完成后,人工切断漆包线,并将漆包线通过边滑器在磁芯上缠绕半周,完成排线预备工作,排线机构准备绕线;S6:启动开关第二次,第一电机启动,通过单级传动驱动旋转轴旋转,使装夹组件作周向运动,并带动磁芯作周向运动,进行绕线;S7:绕线完成后,切断漆包线,取下绕线完成的线圈,准备下一个产品绕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通过在轴承座上设有限位件,对旋转轴的转动范围进行限位,使磁芯可在周向运动轨迹中分区域绕磁芯圆心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分段绕线工艺。
[001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通过在排线机构设置装夹组件,将磁芯夹持于装夹组件之上,通过单级传动使装夹组件作周向运动并带动磁芯作周向运动,该运动原理为绝对运动,避免了传统排线轮与磁芯通过外径作相对运动,导致打滑、排线位置误差变大的问题,提高了排线精密性。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旋转轴与旋转板带动磁芯进行周向运动,实现线圈绕线,其中,通过旋转轴的轴心与磁芯圆心轴向对齐,使得磁芯可绕圆心周向旋转,避免磁芯旋转时与储线圈相撞。
[0019](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装夹部的传动方式,采用单级传动,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002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装夹部通过带传动实现单级无间隙传动,将旋转部采用带传动方式,不仅可应对正反向绕线工艺要求,还提高了绕线精度,并通过设置张紧轮,有效避免传动过程中的运行卡滞或失真。
[002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装夹部还可以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单级传动,将旋转部采用齿轮传动,通过齿轮啮合,实现旋转部的单级传动,有效简化传动结构。
[002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通过在固定部上设置凹槽,与磁芯卡接,通过单点固定进行磁芯夹持,避免相对运动中磁芯在绕线过程中因膨胀而需调节压紧力的大小,也避免了压紧的压力过大或过小造成排线过程的卡滞或脱落,提高了排线的稳定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包括操作台(1)与磁芯(2),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3),安装于操作台(1)上;驱动机构(4),安装于机体(3)上,包括与驱动机构(4)输出端连接的储线组件(420),其中,储线组件(420)内设有漆包线(421);排线机构(5),安装于操作台(1)上,包括用于夹持磁芯(2)的装夹组件(500),其中,装夹组件(500)一端设有夹持磁芯(2)的装夹部(510),另一端设有旋转部(520),其中,旋转部(520)的轴心与磁芯(2)的圆心轴向对齐,同时,磁芯(2)沿其旋转方向包括多个缠绕区域,且多个缠绕区域依次首尾连通,通过旋转部(520)带动磁芯(2)作周向往复运动,且旋转部(520)转动的弧长与缠绕区域的弧长相等,随着磁芯(2)的旋转,漆包线(421)能够缠绕于对应的缠绕区域上,从而实现磁芯(2)上多个缠绕区域的分段式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520)包括第一电机(521),与第一电机(521)输出端连接的旋转轴(523),以及与旋转轴(523)连接的旋转板(524),其中,旋转轴(523)外侧设有轴承座(525),且轴承座(525)沿旋转部(520)转动路径设有至少两个限位件(526),分别为第一限位件(5261)和第二限位件(5262),在磁芯(2)作周向运动时,若第一限位件(5261)检测到旋转板(524)进入其预设值的范围内,第一电机(521)反转,驱动磁芯(2)反向周转至第二限位件(5262),当第二限位件(5262)检测到旋转板(524)进入其预设值的范围内,第一电机(521)正转,驱动磁芯(2)正向周转至第一限位件(5261),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旋转部(520)带动磁芯(2)在缠绕区内作周向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520)包括设于第一电机(521)输出端与旋转轴(523)之间的第一传动组件(522),其中,第一传动组件(522)通过单级传动,驱动旋转轴(523)带动旋转板(524)周向旋转,从而带动装夹组件(500)作周向运动,实现磁芯(2)的周向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522)为带传动时,包括与第一电机(521)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主动轮(5221),以及与旋转轴(523)靠近第一电机(521)一端连接的第一从动轮(5222),且第一主动轮(5221)与第一从动轮(5222)上套设有第一传动皮带(5223),通过带传动,实现旋转部(520)的单级传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朱俊达闫秋菊陈双喜梁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