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5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包括柜体,柜体内设有控制器,柜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和操作键盘,柜体的背面竖直设有若干滑槽,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轨,各滑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且第一支板较第二支板长,第一支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夹持板,安装板、两支板和第一夹持板一起构成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与第一夹持板平行的第二夹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将升级后的设备出料口产出的塑胶瓶转运至输送线上,以较小的代价保证塑胶瓶生产线可继续保持自动化流水式作业,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受影响、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且具有稳定性好,倒瓶率低等优点。倒瓶率低等优点。倒瓶率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塑胶瓶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日益加深,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将逐渐被串联在一起,逐步实现流水化作业,故而各工序加工设备之间,大多采用输送线桥接,以实现连贯的流水化加工。
[0003]塑胶瓶的加工亦是如此,我们将塑胶瓶加工用的各个设备采用输送线串联在一起,以节省人工,较少半成品的周转,提高生产效率。但在设备的更新升级时,我们发现有时升级后的设备其高度较现有的其他设备及输送线高,且由于塑胶瓶在输送时,几乎都必须保持直立状态,故而输送线无法倾斜设置,那样会导致倒瓶率大幅提升,不利于生产;若是升高现有的其他设备和输送线,或是降低该升级的设备,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受车间环境限制,有时也无法达到要求;故而必须于该升级后的设备与输送线之间设置一桥接装置,使其能够于二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以继续满足生产线的流水化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款桥接装置,使其能够于升级后的设备与输送线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以继续满足生产线的流水化作业。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控制器,柜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和操作键盘,所述柜体的背面竖直设有若干滑槽,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轨,各滑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且第一支板较第二支板长,第一支板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夹持板,安装板、两支板和第一夹持板一起构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与第一夹持板平行的第二夹持板,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上于矩形框架内均固定有第一气缸,两第一气缸的推杆均与第二夹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板上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有光电开关;本装置还包括连接板和若干第二气缸,各滑轨的下端均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各第二气缸的推杆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操作键盘、第一气缸的开关和第二气缸的开关均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滑竿,各滑竿上均套设有安装座,各安装座上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板上于矩形框架外侧设有若干第三气缸。
[0008]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若干调节脚。
[000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
[0010]本桥接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较高设备与较矮的输送线先之间的桥接,能自动将升级后的设备出料口产出的塑胶瓶转运至输送线上,以较小的代价保证塑胶瓶生产线可继
续保持自动化流水式作业,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操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操作台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操作台中灯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柜体;11、滑槽;12、调节脚;2、显示屏;3、操作键盘;4、滑轨;41、安装板;42、第一支板;43、第二支板;44、第一夹持板;45、第二夹持板;46、第一气缸;47、光电开关;48、第三气缸;5、连接板;6、第二气缸;7、支撑板;71、滑竿;72、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有控制器,柜体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2和操作键盘3,柜体1的背面竖直设有若干滑槽11,各滑槽1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轨4,各滑轨4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的两端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板42和第二支板43,且第一支板42较第二支板43长,第一支板42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夹持板44,安装板41、两支板和第一夹持板44一起构成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与第一夹持板44平行的第二夹持板45,第一支板42和第二支板43上于矩形框架内均固定有第一气缸46,两第一气缸46的推杆均与第二夹持板45固定连接;第一支板42上于第一夹持板44和第二夹持板45之间设有光电开关47;本装置还包括连接板5和若干第二气缸6,各滑轨4的下端均与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各第二气缸6的推杆均与连接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显示屏2、操作键盘3、第一气缸46的开关和第二气缸6的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7]目前,该桥接装置一般用于旋转式吹瓶机和输送线之间的桥接,其矩形框架位于旋转式吹瓶机出料口和输送线之间。初始状态下,该桥接装置上的第二气缸6处于外伸状态,第一气缸46处于内缩状态,矩形框架位于最高点,旋转吹瓶机的出料机械手翻转后,其内的塑胶瓶恰好位于第一夹持板44和第二夹持板45之间;尔后,光电开关47检测到塑胶瓶已就位,控制中心控制两第一气缸46同步外伸,驱使第二夹持板45不断向第一夹持板44靠近,进而实现对塑胶瓶的夹持;接着第二气缸6回缩,带动已夹持住的塑胶瓶下行至输送线上;最后,两第一气缸46再次回缩,放开塑胶瓶,使其随输送线运行至下一设备进行加工;如此反复,该桥接装置即可自动将吹瓶机产出的塑胶瓶转运至输送线上,保证塑胶瓶生产线可继续保持自动化流水式作业,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受影响。
[0018]矩形框架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滑竿71,各滑竿71上均套设有安装座72,各安装座72上均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我们可将安装座72固定于输送线一侧,其上的连接孔可用于安装固定螺栓。而安装座72内滑动连接有滑竿71,故其可使得矩形框架的上下运行更为平稳,能有效降低塑胶瓶的倒瓶率。
[0019]第二支板43上于矩形框架外侧设有若干第三气缸48,柜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调节脚12。各第三气缸48的推杆在外伸时,可作为塑胶瓶的放行杆,毕竟吹瓶机每次出料的塑胶瓶为多个,第一夹持板44和第二夹持板45在放开塑胶瓶时很难完全同步,故第三气缸48的
推杆可于放开过程中实现对塑胶瓶的阻挡,待其被完全放开后再回缩,实现对塑胶瓶的放行。本桥接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较高设备与较矮的输送线先之间的桥接,能自动将设备出料口产出的塑胶瓶转运至输送线上,以较小的代价保证塑胶瓶生产线可继续保持自动化流水式作业,确保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受影响。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瓶输送线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控制器,柜体(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2)和操作键盘(3),所述柜体(1)的背面竖直设有若干滑槽(11),各滑槽(11)内均滑动连接有滑轨(4),各滑轨(4)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的两端分别水平固定有第一支板(42)和第二支板(43),且第一支板(42)较第二支板(43)长,第一支板(42)的端部固定有第一夹持板(44),安装板(41)、两支板和第一夹持板(44)一起构成一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与第一夹持板(44)平行的第二夹持板(45),第一支板(42)和第二支板(43)上于矩形框架内均固定有第一气缸(46),两第一气缸(46)的推杆均与第二夹持板(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板(42)上于第一夹持板(44)和第二夹持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铭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