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吹塑加工,涉及一种吹塑加工用的上水口裁切线。
技术介绍
1、塑胶容器的吹塑加工,先由挤出装置挤出半熔融状态的管坯,当管坯达到一定长度后,模具移动至机头位置将管坯的下方闭合,并抱住管坯,环切刀将管坯切段,随后模具移动至吹塑工位,吹气杆进入管坯内对其内部充气,使管坯膨胀至紧贴模具内壁而成型,由此形成具有上水口和下水口的半成品,下水口常采用掰断的方式与瓶体分离,而上水口则需要在打开模具后进行在线裁切,现有的上水口裁切方式中,常见的方式是将瓶体上线,控制瓶体在平移的过程中自转,从而使瓶体与移动路径中设置的切刀接触而将上水口切除。
2、吹塑工艺中上水口的裁切方式裁切精度较低,甚至会出现划伤瓶身的情况,裁切位置也存在不平整的情况,这是因为控制工件在输送带上平移的过程中,驱使工件自转的是位于输送带一侧的小皮带,该小皮带的线速度与输送带存在差异,进而使工件在输送带上平移的过程中能够缓慢自转,与输送带侧部的刀片接触的过程中完成上水口的环切,上述的上水口裁切过程不难看出,环切刀的位置是固定的,只有完全确保工件紧压输送带且保持竖直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塑加工用的上水口裁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切割工位和二次切割工位,一次切割工位包括输送带(11)、一次裁切刀(12)、转动带(13)和打倒杆(14),所述转动带(13)位于输送带(11)一侧,所述转动带(13)的内侧与瓶身接触,所述一次裁切刀(12)固定在用于安装转动带(13)的安装块上,所述一次裁切工位将上水口部分裁切,二次裁切工位包括安装架、位于输送带(11)出口下方的转辊(21)、两个分别位于转辊(21)两侧的夹持件(22)、前推板(23)、后推板(24)和二次裁切刀(25),前推板(23)和后推板(24)均通过一气缸(26)控制,所述夹持件(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塑加工用的上水口裁切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切割工位和二次切割工位,一次切割工位包括输送带(11)、一次裁切刀(12)、转动带(13)和打倒杆(14),所述转动带(13)位于输送带(11)一侧,所述转动带(13)的内侧与瓶身接触,所述一次裁切刀(12)固定在用于安装转动带(13)的安装块上,所述一次裁切工位将上水口部分裁切,二次裁切工位包括安装架、位于输送带(11)出口下方的转辊(21)、两个分别位于转辊(21)两侧的夹持件(22)、前推板(23)、后推板(24)和二次裁切刀(25),前推板(23)和后推板(24)均通过一气缸(26)控制,所述夹持件(22)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主辊(221)和位于主辊(221)一侧的次辊(222),主辊(221)与次辊(222)之间通过两个连接臂连接,所述主辊(221)和次辊(222)均转动连接在连接臂上,两根主辊(221)、两根次辊(222)和一根转辊(21)形成能够夹持瓶身的定位结构,所述主辊(221)和转辊(21)均为中空辊,所述前推板(23)上固定设置有两根分别插设在两根主辊(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铭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