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94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包括凹模、顶杆和挤压冲头,凹模的模腔贯穿凹模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为两个相对的面,挤压冲头能从第一面进入模腔,锻件能从第一面脱模;顶杆的一端具有顶出接头,顶出接头正对第二面,顶出接头能从第二面伸入模腔内,顶出接头的外侧壁上具有台阶面,顶出接头在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中,与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模腔所形成的锻件的内壁的宽度,台阶面在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中,与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模腔所形成的锻件的内壁的宽度;第一面上具有两个挡块,挡块通过转轴与第一面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降低了冲头与锻件的分离难度,提高了实际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实际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实际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尤其用于直径大、长度长的大型空心轴类锻件的冲头模具与锻件的分离。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型空心轴类锻件的挤压冲头和锻件,在锻造完成后需要将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并将冲头利用吊具取出,锻件从凹模内取出。目前,现有技术中由于挤压冲头长度较大,在锻件锻造结束后,挤压冲头被锻件紧紧包裹,致使冲头与锻件不能顺利分离。而顶出机构向上运动时很容易将锻件与冲头一起顶出,吊取难度增大。导致后续单独分离冲头锻件难度大,影响锻件的质量和实际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包括凹模、挤压冲头和顶杆,所述凹模的模腔贯穿所述凹模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两个相对的面,所述挤压冲头能从所述第一面进入所述模腔,所述锻件能从所述第一面脱模;
[0005]所述顶杆的一端具有顶出接头,所述顶出接头正对所述第二面,所述顶出接头能从所述第二面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顶出接头的外侧壁上具有台阶面,所述顶出接头在所述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中,与所述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模腔所形成的锻件的内壁的宽度,所述台阶面在所述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中,与所述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模腔所形成的锻件的内壁的宽度;
[0006]所述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面可转动连接,所述挡块的一端可转动至所述模腔位于所述第一面处,此时,所述挡块的一端与所述模腔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模腔的内壁与所述模腔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挤压冲头外壁与所述模腔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0007]可选的,所述挡块绕所述模腔的纵向轴线均布与所述第一面上。
[0008]可选的,所述挡块上具有限制所述挡块转动的锁紧件。
[0009]可选的,所述锁紧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能与所述第一面抵触。
[0010]可选的,所述顶出接头包括顶块和垫块,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顶块的侧壁上,所述顶杆的杆体在所述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在与所述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垫块在该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垫块与所述杆体的端面螺栓连接,所述垫块与所述顶块的端面螺栓连接。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模具下方设置顶出机构向上顶出冲头和锻件,实现了冲头和锻件的分离,锻件与凹模的分离,同时起到了冲头和
锻件的支撑作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了冲头和锻件的吊取难度;2、本技术通过凹模两侧的挡块对锻件进行阻挡,实现了挤压冲头与锻件之间的顺利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冲头与锻件的分离难度,提高了实际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顶杆将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顶杆将锻件顶出凹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顶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中:1

挤压冲头;2

挡块;3

锻件;4

凹模;5

工作台;6

顶块;7

垫块;8

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包括凹模4、挤压冲头1和顶杆8,凹模4的模腔贯穿凹模4的顶面和底面,挤压冲头1能从凹模4的顶面进入模腔,锻件3能从凹模4的顶面脱模;
[0019]凹模4放置于工作台5上,工作台5上具有与模腔贯通的通孔,顶杆8设置于工作台5的下方,正对通孔,顶杆8能穿过通孔伸入模腔内,顶杆8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向上顶出,一个步骤可同时完成锻件3与挤压冲头1的分离和锻件3脱模两个动作。
[0020]其中顶杆8包括杆体、顶块6和垫块7,台阶面位于顶块6的侧壁上,杆体的外径小于台阶面和垫块7的外径,垫块7与杆体的端面螺栓连接,垫块7与顶块6的端面螺栓连接。
[0021]凹模4的顶面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挡块2,挡块2位于凹模4顶面上靠近模腔处,挡块2通过转轴与凹模4的顶面可转动连接,挡块2可转动至不妨碍锻件3脱模的位置,也可转动至一端位于模腔的上方,此时,挡块2可在不影响挤压冲头1通过凹模4的顶面的情况下,阻止锻件3从凹模4中脱出。
[0022]挡块2上具有限制挡块2转动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端部能与凹模4的顶面抵触。
[0023]本技术中的顶出装置的工作过程如图2、3所示,脱模前先将挡块2转动至阻挡锻件3从模腔中脱出的位置,并用紧固螺栓将其固定,此时顶杆8向上顶出,顶块6首先与挤压冲头1接触,挤压冲头1在顶块6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锻件3包覆于挤压冲头1上,随之一同
向上移动,直到锻件3的上表面移动至模腔出口处时,锻件3与挡块2抵触,挡块2限制了锻件3继续上行,在顶块6上的台阶面与锻件3的底部接触前,顶杆9可带动挤压冲头1继续上行,在此期间挤压冲头1和锻件3之间发生了相对的位移,使锻件3与挤压冲头1完全分离,此时将挤压冲1从凹模4中取出不会受到来自锻件3的约束力,而后松开紧固螺栓,将挡块2转动至不影响锻件3脱模的位置,顶杆8继续上行,此时顶块6上的台阶面将锻件3从凹模中顶出,顺利实现一个步骤同时完成挤压冲头1与锻件3、锻件3与凹模4的两个分离动作。
[0024]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挤压冲头与锻件分离的顶出装置,包括凹模和挤压冲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所述凹模的模腔贯穿所述凹模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两个相对的面,所述挤压冲头能从所述第一面进入所述模腔,所述锻件能从所述第一面脱模;所述顶杆的一端具有顶出接头,所述顶出接头正对所述第二面,所述顶出接头能从所述第二面伸入所述模腔内,所述顶出接头的外侧壁上具有台阶面,所述顶出接头在所述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中,与所述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模腔所形成的锻件的内壁的宽度,所述台阶面在所述顶杆纵向截面上的投影中,与所述顶杆轴线垂直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模腔所形成的锻件的内壁的宽度;所述第一面上具有至少两个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面可转动连接,所述挡块的一端可转动至所述模腔位于所述第一面处,此时,所述挡块的一端与所述模腔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模腔的内壁与所述模腔纵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传蔡玉俊于青侯深圳吕龙龙张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