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6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属于沥青卷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架及多根水冷辊,水冷辊分多层布置,每层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N根水冷辊及其左右两侧的供水总管和集水管;水冷辊包括转轴、筒体和多块支撑板,转轴的两端转动设于机架上;筒体左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封板,其右端为缩颈结构;封板与转轴之间具有环形的间隙,供水总管和集水管均沿前后向设于机架上,供水总管上设有N根供水支管,供水支管的内端向内穿过间隙至封板与最左侧的支撑板之间;缩颈结构的右侧形成与筒体同轴的环形端面,集水管的上侧设有N个缺口,环形端面的下部伸入缺口中;所有集水管的水汇总在一起;支撑板上且环绕转轴设有多个让水流过的镂空孔。镂空孔。镂空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沥青卷材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理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水卷材为附着有沥青的胎基布卷制而成。现有的卷材生产过程通常包括:放卷、胎基布烘干、预浸、涂油、覆膜、水冷和收卷等,冷却工序在冷却装置上实现,现有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及其上上下交错设置的多根水冷辊,水冷辊沿左右向设置且同步驱动,卷材以特定路线以蛇形绕过多根水冷辊。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82016916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防水卷材挤压成型后的冷却辊组,所述冷却辊组包括六组,分别为1号

6号冷却辊组,所述冷却辊包括外部与防水卷材接触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设有内筒体,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设有环形间隙,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四组,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夹角为90度,支撑板将环形间隙分割为四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其中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上设有贯穿支撑上下表面的斜孔,所述斜孔的中轴线与支撑板面板成45
ꢀ°
角设置,所述腔室内通有流动冷却液,所述防水卷材与冷却辊接触相切的位置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两个端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两组冷却液入口和两组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交替呈环形布置在端盖上,所述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接有管道。
[0004]前述冷却辊的结构复杂且不便于集中输入与输出冷却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本装置中的水冷辊的结构简单,同一层的N根水冷辊集中输入与输出冷却水,使整个设备结构简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及其上上下交错设置的多根水冷辊2,所述水冷辊2沿左右向设置且同步驱动;所述水冷辊2分多层布置,每层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N根水冷辊2及其左右两侧的1根供水总管3和1根集水管4;所述水冷辊2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转轴5、同轴设于转轴5外的筒体6和筒体6内左右并排设置且设于转轴5与筒体6内壁之间的多块支撑板7,所述转轴5的左右两端转动设于机架1上;所述筒体6左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封板8,其右端为缩颈结构9;所述封板8与转轴5之间具有环形的间隙,所述供水总管3和集水管4均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上,所述供水总管3上设有N根供水支管10,每根水冷辊2对应设置一根供水支管10,所述供水支管10的内端向内穿过间隙至封板8与最左侧的支撑板7之间;所述缩颈结构9的右侧形成与筒体6同轴的环形端面11,
所述集水管4的上侧设有N个缺口,每根水冷辊2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缺口,所述环形端面11的下部伸入缺口中;所有集水管4的水汇总在一起以外排或冷却后让供水总管3循环利用;所述支撑板7上且环绕转轴5设有多个让水流过的镂空孔12,所述封板8的内侧与转轴5的距离为L1,所述缩颈结构9的内壁与转轴5的距离为L2,所述镂空孔12的外侧与转轴5的距离为L3,L3>L2>L1。
[0007]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集水管4为矩形管,所述缺口为沿前后向设置的条形口。
[0008]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架1上且位于最下层的水冷辊2的下方设有集水箱;多根集水管4的一端均封闭,其另一端均通过竖向设置的导管与集水箱连通;所述集水箱通过管路与凉水塔连接,所述凉水塔通过管路与冷水槽连接,所述冷水槽通过管路与多根供水总管3连接。
[0009]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供水支管10包括沿竖直方向设于供水总管3上侧的硬管和硬管上端且向右弯折的不锈钢波纹管,所述硬管上设有阀门,所述不锈钢波纹管的右端穿过间隙至封板8与最左侧的支撑板7之间。
[0010]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封板8为与筒体6同轴设置的圆环,其外缘与筒体6左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板7的数量为两块,一块支撑板7位于筒体6的左侧且其位于封板8的右侧,另一块支撑板7位于缩颈结构9处。
[001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板7为与筒体6配合的圆形板,其与转轴5同轴设置;多个镂空孔12围绕转轴5均匀分布且其均为圆孔。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本装置中的水冷辊的结构简单,同一层的N根水冷辊集中输入与输出冷却水,使整个设备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冷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冷辊的左视图。
[0016]图中:1机架、2水冷辊、3供水总管、4集水管、5转轴、6筒体、7支撑板、8封板、9缩颈结构、10供水支管、11环形端面、12镂空孔、13冷却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8]参见图1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及其上上下交错设置的多根水冷辊2等,水冷辊2沿左右向设置且同步驱动(通过链条与链轮)。水冷辊2分多层(通常为2

3层)布置,每层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N根水冷辊2及其左右两侧的1根供水总管3(用于集中供水)和1根集水管4(用于集中排水)。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每层的水冷辊2的数量相等或不等。多层的集水管4上下并排设置。其中,水冷辊2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转轴5(其上且位于筒体6外侧同轴设有链轮)、同轴设于转轴5外的筒体6和筒体
6内左右并排设置且设于转轴5与筒体6内壁之间的多块支撑板7等,转轴5的左右两端转动(具体可以通过轴承座)设于机架1上。筒体6左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封板8以避免水从该端流出,其右端为缩颈结构9(为与筒体6同轴的环槽)以让环形端面11伸入缺口中。封板8与转轴5之间具有环形的间隙以供供水支管10穿过。供水总管3和集水管4均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上。供水总管3上前后并排设有N根供水支管10,每根水冷辊2对应设置一根供水支管10,供水支管10的内端向内穿过间隙(要求不能影响水冷辊2旋转)至封板8与最左侧的支撑板7之间。缩颈结构9的右侧形成与筒体6同轴的环形端面11,集水管4的上侧前后并排设有N个缺口,每根水冷辊2的环形端面11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缺口,环形端面11的下部伸入缺口中以避免水溅出。具体地,集水管4的左侧边位于滑槽中且其位于环形端面11的左侧。所有集水管4的水汇总在一起以外排或冷却(具体通过凉水塔)后让供水总管3循环利用。支撑板7上且环绕转轴5设有多个让水流过的镂空孔12。封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卷材的冷却装置,包括机架(1)及其上上下交错设置的多根水冷辊(2),所述水冷辊(2)沿左右向设置且同步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辊(2)分多层布置,每层包括前后并排设置的N根水冷辊(2)及其左右两侧的1根供水总管(3)和1根集水管(4);所述水冷辊(2)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转轴(5)、同轴设于转轴(5)外的筒体(6)和筒体(6)内左右并排设置且设于转轴(5)与筒体(6)内壁之间的多块支撑板(7),所述转轴(5)的左右两端转动设于机架(1)上;所述筒体(6)左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封板(8),其右端为缩颈结构(9);所述封板(8)与转轴(5)之间具有环形的间隙,所述供水总管(3)和集水管(4)均沿前后向设于机架(1)上,所述供水总管(3)上设有N根供水支管(10),每根水冷辊(2)对应设置一根供水支管(10),所述供水支管(10)的内端向内穿过间隙至封板(8)与最左侧的支撑板(7)之间;所述缩颈结构(9)的右侧形成与筒体(6)同轴的环形端面(11),所述集水管(4)的上侧设有N个缺口,每根水冷辊(2)的正下方对应设置一个缺口,所述环形端面(11)的下部伸入缺口中;所有集水管(4)的水汇总在一起以外排或冷却后让供水总管(3)循环利用;所述支撑板(7)上且环绕转轴(5)设有多个让水流过的镂空孔(12),所述封板(8)的内侧与转轴(5)的距离为L1,所述缩颈结构(9)的内壁与转轴(5)的距离为L2,所述镂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骋金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