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角模具及护角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81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角模具及护角生产装置,包括:上模、上加热管、上模板、下模、下加热管、下模板和顶杆,所述上模板下方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管位于上模和上模板之间并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上方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下加热管穿入下模内部并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上模位于下模上方,所述上模和下模一一对应,所述顶杆与下模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使上模和下模都能保持高温,使原料受热均匀,解决了木塑护角成型时受热不均的问题;只需向原料箱投料一次,通过开关阀门就可完成对下模的投料,操作简单便捷,解决了人工投料操作繁琐的问题。作繁琐的问题。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角模具及护角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护角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护角模具及护角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护角是保护角或墙角用的。现有的木塑护角是将木质限位和树脂胶水混合后进行热压而成。同时相对纸护角,木塑护角的纤维长度和数量保留更多,能提供更高强度的产品性能及恶劣气候中的物理稳定性。
[0003]现有的生产护角的装置的原理是:一个下模内部安装有加热管,一端投料,另一端切割;下模上方有多个辊子,辊子挤压原料并驱动原料箱切割端运动,直至原料形成护角后被切割装置分段切割。
[0004]这种生产装置虽然可以连续生产木塑护角,但是由于上方是转动的辊子,所以难以安装加热装置,导致了木塑护角只有下表面受热,影响木塑护角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护角模具及护角生产装置,解决了木塑护角成型时受热不均的问题,解决了需要人工投料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6]一种护角模具,包括:上模、上加热管、上模板、下模、下加热管、下模板和顶杆,所述上模板下方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管位于上模和上模板之间并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上方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下加热管穿入下模内部并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上模位于下模上方,所述上模和下模一一对应,所述顶杆与下模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两个下加热管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管与上模接触,所述下加热管与下模接触。
[0009]一种使用护角模具的护角生产装置,还包括压力机、顶板、气缸、安装板、支架、轨道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力机与上模连接并驱动上模相对下模上下移动,所述下模板下方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下方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位于下模板下方并与下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气缸驱动顶板相对下模上下移动,所述顶板上方与顶杆固定连接,所述轨道位于安装板下方,所述安装板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板沿轨道移动。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阀门、连接管和原料箱,所述阀门位于轨道上方且阀门不位于上模板下方,所述原料箱相对轨道位置固定,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原料箱固定连接且相连通,另一端与阀门固定连接且相连通。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板、搅拌叶片、转动轴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加热板位于原料箱内部并与原料箱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位于原料箱内部,所述搅拌叶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轴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外侧缠绕有加热丝。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使上模和下模都能保持高温,使原料受热均匀,解决了木塑护角成型时受热不均的问题;只需向原料箱投料一次,通过开关阀门就可完成对下模的投料,操作简单便捷,解决了人工投料操作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图1:护角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0017]图2:护角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0018]图3:护角模具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护角生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开模时);
[0020]图5:护角生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顶出护角时);
[0021]图6:护角生产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装料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护角模具,包括:上模1、上加热管11、上模板12、下模2、下加热管21、下模板22和顶杆4,所述上模板12下方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管11位于上模1和上模板12之间并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22上方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下加热管21穿入下模2内部并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1位于下模2上方,所述上模1和下模2一一对应,所述顶杆4与下模2滑动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下模2形成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位于两个下加热管21之间。其中,顶杆4的上表面和凹槽20的槽底相适配。
[0028]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管11与上模1接触,所述下加热管21与下模2接触。
[0029]一种使用护角模具的护角生产装置,还包括压力机3、顶板41、气缸42、安装板5、支架51、轨道6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力机3与上模1连接并驱动上模1相对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下模板22下方与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1下方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1位于下模板22下方并与下模板22滑动连接,所述气缸42驱动顶板41相对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顶板41上方与顶杆4固定连接,所述轨道6位于安装板5下方,所述安装板5与轨道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板5沿轨道6移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等现有的直线驱动装置。
[0030]进一步地,还包括阀门7、连接管71和原料箱8,所述阀门7位于轨道6上方且阀门7不位于上模板12下方,所述原料箱8相对轨道6位置固定,所述连接管71一端与原料箱8固定连接且相连通,另一端与阀门7固定连接且相连通。阀门7可以使用现有技术的专利技术,如隔膜阀。
[0031]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板81、搅拌叶片82、转动轴83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加热板81位于原料箱8内部并与原料箱8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82位于原料箱8内部,所述搅拌叶片82与转动轴8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上加热管(11)、上模板(12)、下模(2)、下加热管(21)、下模板(22)和顶杆(4),所述上模板(12)下方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上加热管(11)位于上模(1)和上模板(12)之间并与上模(1)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22)上方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下加热管(21)穿入下模(2)内部并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1)位于下模(2)上方,所述上模(1)和下模(2)一一对应,所述顶杆(4)与下模(2)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形成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位于两个下加热管(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管(11)与上模(1)接触,所述下加热管(21)与下模(2)接触。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到3任意一项所述的护角模具的护角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机(3)、顶板(41)、气缸(42)、安装板(5)、支架(51)、轨道(6)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压力机(3)与上模(1)连接并驱动上模(1)相对下模(2)上下移动,所述下模板(22)下方与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1)下方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1)位于下模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光费菲薛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雷森托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